宰相韩瑗遭陷害原因:言辞直接不怕得罪皇帝

在韩瑗简介中提到,韩瑗606年出生于南朝,是南朝刑部尚书韩仲良的儿子 。他年轻的时候德行非常出众,博览群书,并且对政治历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贞观年间,他被调派为兵部侍郎 。
图片来源于网络
652年,他因出色的表现被升为黄门侍郎 。第二年,他得到了唐高宗的赏识,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的三品*员,并让他监督修改国史 。他在自己的职位上表现出色,又被追加为银青光禄大夫 。永微六年,韩瑗被提升为侍中,并兼任太子的宾客 。后来,唐高宗要废黜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他曾两次上书进谏,都没有成功 。显庆元年,韩瑗为潭洲都督进谏讼冤,因为言词太过直接,高宗没有理会,韩瑗对此感到忧愤难忍,便上书请求辞*归隐 。高宗念在他早年对朝廷的贡献,没有批准 。
显庆二年,武则天暗中指示许敬宗、李义府上奏诬陷韩瑗勾结诸遂良,企图祸害朝廷 。唐高宗听信了他们的话,将韩瑗贬为振州刺史,并命令他终身不能回京城 。显庆四年,韩瑗在振州生**了,年仅五十四岁 。他*后,许敬宗又污蔑长孙无忌企图谋反,并上奏说长孙无忌谋反是受了韩瑗等人的挑拨 。于是,唐高宗派御史前往振州押韩瑗回京审问,并让当地的县令抄了韩瑗的家产 。御史到达振州后得知韩瑗已*,便将他的家人降为奴籍,流放到岭南为奴 。直到神龙元年,韩瑗才被赦免,并恢复了*爵 。
韩瑗的故事
韩瑗(606——659)字伯玉,京兆三原人,是唐朝的宰相 。韩瑗年轻时品行出众,博学多才,才富五车且通晓吏治 。高宗初期*至宰相,永徽中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拜侍中兼太子宾客,为许敬宗、李义府所谮,左授振州刺史 。显庆四年被处*,*的时候五十四岁 。神龙元年,武后遗制复其*爵 。韩瑗的故事要从武则天说起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武则天得到高宗宠爱,威胁到王皇后在后宫的地位 。永徽三年七月,王皇后的娘舅、中书令柳奭和长孙无忌、韩瑗等一起上疏,奏请高宗立陈王李忠为皇太子 。永徽六年秋,高宗提出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受到韩瑗等一致反对 。韩瑗为此上书泪奏,他举出“妲己倾覆殷王”和“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的历史故事,断言高宗如果宠武则天,必会重蹈历史悲剧 。高宗大怒,将他斥退 。
十月,武则天被立为皇后,韩瑗又上疏替褚遂良辩冤,他说:“陛下无故弃逐旧臣,恐非国家之福 。”但高宗并不理睬他的意见 。韩瑗见疏奏无效,便又上奏要求解职归乡 。显庆二年武则天指使许敬宗诬陷韩瑗与褚遂良同谋不轨,借口是说他和来济等人将褚遂良改调为桂州刺史 。因为桂州向来是用武之地,把褚安插在桂州目的是搞里应外合 。当年八月韩瑗被贬为振州刺史,“终身不许朝觐”,使他无望再调入京 。
显庆四年,韩瑗*逝,又被抄没家产 。
韩瑗的评价
韩瑗年轻的时候,因为自身的才华,被任命为兵部侍郎,后来又得到了唐高宗的赏识,*拜宰相 。中年的时候,因为遭人诬陷,被贬,直到*后好几年,冤情才得以洗刷 。那么人们对韩瑗的评价是怎样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韩瑗,初唐时期的大臣,家乡在京兆三原,位于今天的陕西三原 。他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早年因为自身的才华,对政治的敏锐直觉,*至宰相 。永徽年间,唐朝内部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韩瑗所在的派系被武则天一派打压的十分严重,最后因为遭人诬陷,韩瑗被贬到了振州 。直到*后,才被唐高宗恢复了*爵,并将他的画像挂在了凌烟阁 。韩瑗在历史上最经典的事就是他曾多次上奏,请求皇帝不要立武则天为宸妃,说历史上没有宸妃这一封号,并且言辞直接,不怕得罪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