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率已经被算到了第62.8万亿位,为什么科学家对它这样执着? 关于圆周率有哪些世界之最( 二 )


又比如在现代科学中,十几位小数的圆周率也足够我们进行各种各样的精确的计算了,如果用39位的圆周率来算现阶段人类可以观测到的宇宙大小,那么其中的误差远比一颗原子的体积还要小 。
这样看来,我们似乎根本没有必要将圆周率继续精确计算下去,实际的收益几乎没有 。然而为什么科学家们就偏偏要跟圆周率杠上了呢?
其一是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用圆周率来测算超级计算机的性能,观察其每秒可以进行多少运算,监测该计算机的先进程度,甚至还能通过计算圆周率来发现计算机是否出现了错误或者故障 。
比如在英特尔公司就曾在推出奔腾处理器的之前,就是在计算圆周率的时候发现出了错,才在发行该处理器以前就进行了改正 。
如果发现的时间太晚,这一疏漏将会对英特尔公司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降低用户的信任度 。
其二则是人类对于打破不可能的挑战之心,这是人类不断打破现有“枷锁”的表现 。比如在以前,人们还没有发明出具有高超计算能力的计算机,科学家们是通过“手动”的方式来将圆周率不断地细化、拓深的 。
比如出生于1540年1月28日的鲁道夫·范·科伊伦,他根据古希腊时期阿基米德所使用的方法,几乎用了一生的时间来计算圆周率的更加精确的数值 。
后来他用2的62次方边形的周长,成功计算出了圆周率小数点以后的第35位数字,为此而感到自豪的鲁道夫甚至在去世之前留下了遗言,要求后人们将他所计算出来的圆周率数值刻在他的墓碑上面 。
无独有偶,一位叫做威廉·谢克思的数学爱好者也在19世纪花了大概15年的时间来计算圆周率,终于在1874年里得到了其小数点后707位的数字 。
威廉对此感到非常高兴且骄傲,并把该数值结论也同样刻在了自己的墓碑上,以展现自己生前所留下的贡献和荣誉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他花费了15年才算出的707位小数点后数字,却其实在第528位开始就已经算错了 。
在后来计算机被发明以后,人类更是陷入了对圆周率的狂热,圆周率小数点后的数字也在以疯狂的速度不断向后扩展,比如在1949年,圆周率的小数点数字才到了第2037位,到1973年就已经到了第100万的位置,2002年就达到了1万亿,更别提现在,足足有62.8万亿左右 。
其三则是科学家们试图研究圆周率中更多的秘密,从而发现宇宙的奥秘 。因为在宇宙中,几乎随处可以见到圆的元素,比如恒星、行星、卫星等等,几乎都是以圆的形态存在于世界 。
虽然已经有科学家表示了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但是圆周率一日没有终结,那么科学家们也就一日不会停止对它的质疑和研究 。
假如有一天终于有一位科学家将圆周率算到了尽头,那么这也就表示着圆其实根本就不是“圆”,而是一个N变形,只是因为它的边实在是太多了,人类才一直没有将其算透 。
同时,人类现有的数学和物理体系框架也都会因此而崩溃,几千年来我们关于圆的理论都是错误的 。
并且如果圆周率被算到最后一位了,这也表明了世界上不存在无限不循环的数字,同样也不会有所谓的随机性和巧合性,宇宙的万事万物都有规律,都是能够被模拟计算出来的 。
除此之外,科学家们还希望能发现越来越多的圆周率小数点后的数值,来证明一些数学猜想 。
比如数学家弗格森就曾经提出一种猜想,认为当圆周率达到了足够的精确度后,我们就可以发现在圆周率中从0到9的数字出现的概率其实都是一致的,只是因为现阶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数字还不够多,所以我们才没有发现这些概率的相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