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中心( 二 )


早教中心

文章插图
细节1:路途远近是基本的考虑点不要为了好学校而捨近求远,这样做将带来接送孩子的难题,也会使得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不得不早起,以至于对他(她)的健康有负面影响 。细节2:不要盲目追求早教中心的品牌和规模,有些早教中心因受场地限制无法达到你心中的标準,但办学严谨、教师工作踏实、服务意识强,最终孩子的家长满意率高 。这样的早教中心是最值得选择的 。细节3:根据经济条件量力而行早教中心每月的管理费收费标準存在较大的差异,收费标準的高低与教育质量的优劣并不一定成正比,所以家长不必为此背上沉重的包袱 。细节4:选“特色”早教中心须慎重幼儿阶段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诸多方面的关键期,孩子需要通过广泛接触周围的环境,促进语言、认知、社会交往、运动、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 。如果在此阶段花大量的时间用于练习某一技能,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会受到影响 。细节5:给宝宝送早教中心后,也要注重亲子情感的交流 。学龄前儿童处于感情发展的关键期,非常渴求家人的关爱,如果此时送进早教中心,平时如果孩子缺乏与亲人亲昵的接触,无法体验常人的感情,长此以往,他们会失去安全感、信任感 。细节6:儘量不要进比孩子实际年龄高一级的班级 。理由一:正常的孩子智力年龄随生理年龄同步增长,一个聪明的3岁孩子进入4岁年龄段的班级,他的能力显得平平,还有可能事事不如别人,这对孩子自信心、好胜心的培养十分不利 。理由之二:当孩子大班毕业该进国小时,由于年龄的问题无法入学 。孩子将面临“留级”的打击 。早教误区误区一、目标太高在家长们的心中,都给孩子设计了美好的未来,许多家长们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孩子要是晚认了几天字,少学了几个单词是天大的失误 。更有一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并不出色,以后也不会有“大出息” 。其实人生的起跑线不止一条,人生随时都有不同的起跑点 。误区二、盼“神童”调查发现,希望孩子“正常发展”的只有三成,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是“超常”的,最好是位神童 。其实,超常和低智力的儿童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少,90%以上的儿童都是正常孩子 。如果家长非要给正常的孩子定一个超常的标準,那结果只能等于拔苗助长 。误区三、过分知识灌输有些家长把教育片面地理解为传授书本知识,他们不顾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硬性地给孩子规定学习任务,让婴幼儿像学生那样坐下来学习,剥夺了他们玩耍的时间,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很不利 。误区四、用成人的标準去要求孩子孩子毕竟是孩子,具有孩子的天性,办事不可能像大人那样考虑周全,犯错误时有发生 。如用成人的标準要求孩子,孩子就会觉得事事办不好,事事都难办,从而失去前进的信心,长期这样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
早教中心

文章插图
误区五、忽略亲职教育孩子的价值观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父母在早期教育中的地位,旁人不可替代,父母的身教对于孩子性格、习惯、价值观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误区六、早教等同于学习不少家长把早期教育视同于早期学科教育,孩子1岁以内学认字,3岁以内学外语 。夏先生认为,会识字、会背诗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 。0至3岁的孩子正处于情绪情感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早教的重点是把握好语言、智慧型、体能、感官等七个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和规律,採取鼓励性学习,创造快乐环境,开发其本身已有的潜能 。误区七、幼儿只适于学习单一母语每个幼儿都具有多语言功能 。为给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全部採取全英文授课 。教师来自于11个不同国籍,而其在国内招聘的教师则要求专业外语八级以上、有爱心,而且要经过4至7个月的培训才能上岗 。误区八、说说说,不停地说注意!我们可不是鼓励你成为絮絮叨叨的唐僧 。你需要做的,是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通过清晰準确、生动形象的表达告诉给孩子 。当孩子坐在澡盆里洗澡的时候,你可以不停地对孩子讲:“小肚皮上是不是觉得温温的?”“好了现在该出水了 。看看小手指的指肚,泡在水里的时间长了,都起了小皱褶 。”总之,运用你的经验和所有感官,帮助孩子增加体验,并且学会如何描述 。误区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从多早开始都不算早 。而孩子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今后的学习习惯 。所以,只要有可能,从孩子很小就开始带着他一起读书吧 。你们可以先从一张、两张卡片开始,然后过渡到配有很多插图的彩绘本,最终慢慢进入以文字为主的阅读 。一起听歌唱歌歌曲是孩子们接受和掌握语言的最佳形式,他们在学会旋律的同时,自然而然就记住了歌词 。所以,每天安排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听歌、唱歌 。唱的过程中,你可以配合上相应的手势,帮助孩子理解歌词的意思 。误区十、不要小看讲故事经典的儿童故事,不单能够教给孩子勇敢、诚实、勤劳和爱,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语言学习课堂 。不过,父母还是要提前做一些功课的 。首先,挑选那些比较精緻的译本,无论翻译还是插图,都应该和一流的故事内容相般配 。其次,自己先浏览一遍,不要边讲边看,那样会严重破坏孩子的收听兴趣和故事的价值 。误区十一、迎合孩子的兴趣平时多观察孩子的兴趣点,抓住要害才能强化效果 。如果孩子对F1感兴趣,可以给他提供更多、更详细的有关赛车的图片和知识 。如果孩子沉迷于烹饪,多带他去超市转转,告诉他每种食物的来源、口味和营养 。同样是看书,如果孩子对于故事情节没有兴趣,而是纠缠于画面上的七星瓢虫的话,你不妨就把话题转到这种小昆虫上 。总之,有兴趣才有效果,做父母的需要见机行事,灵活处理 。误区十二、不要指责孩子的发音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肯定有吐字不清晰,甚至沾染了其他口音和错误发音的地方 。这个时候不要模仿、更不要嘲笑他,你只要用正确的发音重複一遍他的话就可以了 。敏感有聪慧的小家伙并不需要很长时间,就可以在你若无其事的影响下,学习到正确的吐字发音 。误区十三、有节制使用电视和教育软体父母不要因为孩子能够重複某个电视广告词而心花怒放,其实这是对孩子强大的语言模仿能力的一种浪费 。按照美国儿科学会的观点,2岁以内的孩子是不应该看电视的,而2岁以后,也仅限于每天40分钟以内的教学片 。因为电视里充斥了大量的不规範语言,而且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电脑学习软体,都很难做到与孩子之间的互动表达,所以它们对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 。误区十四、保护好小耳朵孩子们很容易患上一些和耳朵有关的疾病,特别是那些已经上了幼稚园的孩子,很容易成为交叉感染的受害者 。而一旦孩子的听力受到影响,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势必受到影响 。所以,平时多留意孩子的小动作,随时捕捉孩子耳朵方面的不适 。误区十十五、多带孩子出去玩动物园、海洋馆、博物馆不仅仅是帮助孩子多认识些动物、植物和星星那幺简单,他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进而激发孩子的求知慾 。能够让孩子从心底里好学的关键,就是激发出孩子的求职潜能,所以多带孩子接触外界,多见世面,绝对是有好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