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文章插图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位于着名风景区瘦西湖畔,成立于2002年8月,专业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52年创建的苏北师专化学科 。学院有化学(含师範)、套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製药工程、材料化学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为国家特色专业、省品牌专业,套用化学为省品牌专业建设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
基本介绍中文名: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英文名:Yangzhou University
简称:化院
创办时间:2002年
类别:二级学院
学校类型:综合
属性:省部共建
所属地区:中国江苏
现任校长:焦新安
硕士点:8
博士点:5
校训:坚苦自立
校歌:《扬州大学校歌》
专职院士:无
学校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
博士后流动站:1
党委书记:姚冠新
办学条件学科建设学院设有化学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5个二级学科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套用化学、工业催化、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等8个工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还设有教育硕士(化学教育方向)、工程硕士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等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物理化学学科为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和省级重点学科,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2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有4门省优秀课、精品课程 。师资力量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据官网资料显示,学院有教职工111名,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6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2%,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5.4% 。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8项,省级项目36项,横向项目80多项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42篇,被SCI、EI摘录的学术论文661篇 。硬体设施学院建有“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建有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範中心,拥有国内领先的实验条件、装备和管理模式,管理水平受到省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实验中心已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为社会提供化学成分、结构分析以及材料性能测试等技术服务 。学院与地方企业合作建成了4个工程研究中心,学院资料室藏有中外图书、杂誌3万余册,常年订阅中外期刊近300种,其中外文期刊50余种 。教学情况学院坚持“理工交融”的办学特色和“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6名学生分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二、三等奖,9名学生分获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二、三等奖 。“化学化工複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被评为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基地 。专业设定化学(师範)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化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熟悉现代教育技术,具备在高等、中等学校和中学进行化学教学和化学教学研究的教师和化学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基础化学实验、化学教学论、现代中学化学基础、教育学、心理学 。套用化学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坚实的化学化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和操作技能,能从事化学化工产品的技术开发、产品检测、经营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複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工业分析、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工艺学、精细有机合成、套用化学专业实验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培养目标:培养掌握高分子材料工程研究、开发与套用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及套用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及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聚合物研究方法、聚合物流变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 。化学工程与工艺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化学工程、化工工艺研究、开发与套用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在化学化工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及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开发与设计、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工艺学、工程製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 。製药工程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製药工程方面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科技开发、套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学、药剂学、製药工程学、製药工艺学、天然药物化学、製药工程专业实验 。材料化学(2015年新)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在材料科学与化学及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具有开拓型、前瞻性、複合型的卓越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I)、分析化学(I)、有机化学(I)、物理化学(I)、材料化学、材料物理、材料现代测试技术、材料成型加工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实验等 。对外交流学院非常注重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已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Huddersfield)、日本九州工业大学等国外高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係,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共同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 。学院领导据官网资料显示,化学化工学院领导有:党委书记: 周建兵党委副书记: 高延安院长: 薛怀国副院长: 吴德峰 娄金海 韩 杰 韩 莹(兼)团委委书记:副团委书记:陈松庆地图信息地址:四望亭路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