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头鲸


座头鲸

文章插图
座头鲸座头鲸(学名:Megaptera novaeangliae,又名humpback whale),其“座头”之名源于日文“座头”,意为“琵琶”,指鲸背部的形状 。为热带暖海性鲸类 。身体较短而宽,一般长达13~15米 。座头鲸以其跃出水面姿势、超长的前翅与複杂的叫声而闻名 。活动时多一双一对活动,性情温顺,有洄游习性,惟游泳速度较慢 。主食为小甲壳类和群游性小型鱼类 。
【座头鲸】座头鲸栖息于世界各大洋,中国分布于黄海、东海、南海,黄海北部较少,台湾南部海区较多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座头鲸
拉丁学名:Megaptera novaeangliae
别称:大翅鲸、驼背鲸、巨臂鲸、锯臂鲸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哺乳纲
亚纲:兽亚纲
目:鲸目
亚目:鬚鲸亚目
科:鬚鲸科
属:座头鲸属
种:座头鲸
分布区域:世界主要海洋
命名人及年代:Borowski,1781年
英文名:Humpback whale
外型特徵座头鲸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鲸类,但也是海洋中当之无愧的庞然大物,体型肥大而臃肿,座头鲸成体平均体长雄性为12.9米,雌性为13.7米,最大记录雌性18米 。体重25~30吨 。它的头相对较小,扁而平,吻宽,嘴大,嘴边有20~30个肿瘤状的突起,有趣的是每个突起的上面都长出一根毛,而身体的其他部位却全都没有毛 。鲸鬚短而宽,每侧都在200条以上 。背鳍较低,短而小,背部不像其他鲸类那样平直,而是向上弓起,形成一条优美的曲线,故得名“座头鲸”,也叫“弓背鲸”或者“驼背鲸” 。胸鳍极为窄薄而狭长,约为550厘米左右,为鲸类中最大者,几乎达体长的三分之一,鳍肢上具有4趾,前缘具不规则的瘤状锯齿,其后缘有波浪状的缺刻,呈鸟翼状,所以又被称为“长鳍鲸”、“巨臂鲸”、“大翼鲸”等 。尾鳍宽大,外缘呈不规则钳齿状 。脸面褶沟较少,约14~35条很宽的平行纵沟或棱纹,由下颌延伸达脐部 。腹部具褶沟 。通常身体的背面和胸鳍呈黑色,有斑纹,腹面呈白色,但也有的背面和胸鳍也呈白色 。体包个体变异较大,鳍肢上方白色,尾鳍腹面白色,边缘黑色 。口大,进食时上下颌间特殊韧带结构可使口张开90度的角度 。鲸鬚每侧有270~400片,须板和鬚毛皆黑灰色 。雌兽体后的下侧长有一条细长的裂口,终止在肛门附近,据说在繁殖的时候,雌兽就是用它包裹住雄兽的生殖器,来完成交配动作的 。
座头鲸

文章插图
座头鲸生活习性洄游多成对活动,性情温顺,同伴间眷恋性很强 。每年进行有规律的南北洄游:夏季洄游到冷水海域索饵,冬季到温暖海域繁殖,洄游期不进食 。游泳速度较慢 。每小时约为8~15公里,常发出类似“唱歌”的繁杂声音 。捕食这种庞然大物以鳞虾这种体长还不到1厘米的小型甲壳动物为主要食物的,此外还有鳞鱼、毛鳞鱼、玉筋鱼和其他小型鱼类等 。它的嘴张开时,其特殊的弹性韧带能够使下齶暂时脱落,形成超过90度的角度,口的横径可达到4.5米,可以一口吞下大量的磷虾或较小的鱼类,但其食道的直径则显得大小,不能吞下较大的食物,这可能就是它只能吃小动物的原因之一 。由于越冬期间好几个月都不进食,为了维持那硕大无朋的身躯所需要的体能,在夏季里便要吃大量的食物,常常可以连续吃上18个小时 。由于日照充足,北方冰川地带的海湾里浮游生物大量滋生,养育了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鳞虾,数量巨大,常常数百万只群集在一起,因此为座头鲸提供了极为丰盛的食物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