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三光经历:不畏权势三次被贬谪( 二 )


后来李元昊称帝谋反,他平定叛乱,驻守边陲立功,国家却因边防开支过于庞大而元气大伤 。他就认真总结提出改革,还得到了皇帝的允许 。但改革损害了贵族*僚的利益,他们勾结在一起在皇帝面前说傅作义的坏话,致使范仲淹被贬为知州 。被贬期间的范仲淹应滕子京邀约写下《岳阳楼记》 。
而范仲淹的故事中最令人感动的是那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两句话是他一生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 。公元1050年,范仲淹在徐州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范仲淹的故事至此终了 。他一生忧国忧民,值得后世的人们尊敬与学习 。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是北宋时期欧阳修特意为范仲淹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出自《宋名臣言行录》,讲述了范仲淹的励志故事 。
欧阳修画像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中主要讲述范仲淹在年轻的时候就胸有大志,把治理国家当作自己的责任 。范仲淹在两岁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母亲后来改嫁,此后家里非常贫困而没有依靠 。他勤奋苦读,不分昼夜,晚上学习困了,就用凉水洗脸冲头,五年中,甚至没有脱过一次衣服便上床休息睡觉 。他白天苦读甚至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直到太阳快下山才吃一点,仅仅吃粥以维持生活坚持读书 。通过勤奋学习,他领悟到六经的深层含义,便立志造福于天下 。在他做*以后,经常激动地谈论国事天下事,从而使人趁机说坏话以致被贬* 。
他艰苦磨练自己,从来不多吃肉,妻儿的吃穿总是自给自足 。他经常讲道“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而快乐”,这句话出自于他写的《岳阳楼记》,抒发了范仲淹伟大的爱国精神,成为了范仲淹的名言,一直为后人缅怀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简要记录了范仲淹勤学苦读、逆境成才的经历,这也造就了他做*清廉、关心民意、刚正不阿的形象,成为后人品学言行优秀的榜样,这篇文章被广泛运用到中学课本中,深得广大学生的感悟,使之成为中学生的楷模 。
范仲淹哪里人
【范仲淹的三光经历:不畏权势三次被贬谪】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文人,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那么,范仲淹哪里人呢?
范仲淹画像
对于范仲淹哪里人这一问题,社会上存在三个版本 。一版本说范仲淹是今江苏苏州人,主要依据是在今苏州还保存原来的范氏祖居遗跡 。在古代的中国,家族是构成社会组织的重要部分,而且同一姓氏大都是同一族人,也大都居住在一起 。比如山东曲阜的孔氏一族,孔子之后两千余年孔家世代祖居与此 。所以根据这一特点就有了范仲淹是今苏州人这一版本 。关于范仲淹哪里人的第二个版本则是说范仲淹是今河北正定县人 。首先,范仲淹的父亲范墉曾在真定府为* 。而且范仲淹在《移苏州谢两府启》中自述:某生于唐虞 。而唐虞在古代泛指河北 。这些依据都指明范仲淹与河北正定有撇不清的关系,所以说范仲淹是河北正定县人仿佛也合乎情理 。
人们在查阅大量历史资料的过程中,无意中就范仲淹哪里人这一问题,发现了第三个版本,即范仲淹是陕西人,这个版本始于上海辞海《唐宋词鉴赏辞典》,书中认为范仲淹先祖是陕西人 。当然中国汉语中关于“哪里人”的问题,其实是个很多元的问题 。既可问家族所居,亦可询自身所在,即可问出生地,也可指长期生活的地方 。汉语的万千变化,仅从此问中就可略见一斑 。因此,以古书上不同场景的只言片语来证明或证伪,都难以成为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