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科 女权主义哲学( 二 )

(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with Strictures on Political and Moral Subjects) , 是18世纪的英国女权主义者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着作 , 是女权主义哲学最早的一批作品之一 。在这本书中 , 沃斯通克拉夫特对18世纪的那些试图否认女性教育的教育和政治理论家进行了回击 。她认为女性的教育程度应当相称于她们的社会地位 。她主张国家必须要有女性 , 因为女性教育了她们的子女 , 且因为她们能够成为丈夫们的“伴侣” , 而不仅仅是妻子 。沃斯通克拉夫特还主张:作为人类的女性应当享有与男性相同的基本权利 , 而不应被视作是社会的装饰品或是婚姻交易中的财产 。《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Gender Trouble: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是女性主义理论和性别研究的重要着作 , 一经出版即引来讚誉和争议无数 , 并被奉为开创“酷儿理论”的经典文本:巴特勒因此书而一举成为当代思想界最闪耀的学术明星之一 。巴特勒在《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开篇 , 首先对“女性”作为女性主义的主体提出了质疑 。她对波伏瓦、克利斯特娃、维蒂格、伊里格瑞等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的主要观点分别进行了梳理 , 并追溯到她们各自所依据或所反对的阳具逻格斯中心主义理论源头 。她借用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的分析框架 , 通过对史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福柯的管控性生产、拉康的原初禁制理论和弗洛伊德的性抑郁的解读 , 从哲学本体论层面重新追问语言、主体、性别身份等关键性概念 , 深刻阐述了异性恋框架下的性别身份和欲望关係是如何形成的 , 从而颠覆了霸权话语对性、性别、性慾的强制性规定 。分支女性主义认知论女性主义的认识论是对男性中心(androcentric)认识论的批判 。其批判矛头指向客观性(objectivity) , 理性(rationality) , 伦理的中立性 (ethical neutrality)以及价值中立(value-free)的神话 。当女性主义者讨论到理性问题时 , 总要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理性观念 , 他把奴隶和女人视为理性不健全者 , 认为根本不值得对她们做出评论;他倒是曾讲到过理性和感情如何共同造就了身心健康的个人 , 可惜理性的概念一直是性别化的:理性化的男人和感情化的女人 。女性主义认识论指出 , 西方哲学中所谓的理性和客观性排斥了女性和下层阶级的经验与特点 , 其中包括情感 , 事物间的联繫 , 实践的感受和特殊性 。它是系统地排斥他者(otherness)的产物 。女性主义主张权力的分散 , 她们认为 , 过去认知主体(男性)的主体地位的丧失 , 使他们对文化少数派感到恐惧 , 他们拚命反对后现代主义 , 为自己特权化的认知地位辩护;他们拚命排斥女性、有色人种、下层阶级和同性恋 。女性主义认识论因此特别提出 , 应当将以下五种因素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加进认识的主体中去 , 它们是:性别、种族、民族、阶级和性倾向 。女性主义认识论批评过去那些被公认的客观的科学对女性生活和身体的描述中的许多错误 。女性主义方法论由于女性主义方法论是基于女性主义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来建构的 , 因而女性主义方法论本身便是女性主义哲学方法论 。女性主义哲学方法论主要有三个基本问题和三个关键字 。这三个基本问题是:在什幺程度上哲学方法假设或者与其实践者文化的主宰政治意识形态纠缠在一起;在什幺程度上哲学方法忽视、模糊或者否定了女性的体验;是否或者在什幺程度上哲学方法能够与女性主义理论方法或者女性主义和谐一致 。女性主义哲学方法论的三个关键字是:观念、现实和体验 。观念主要指政治和哲学价值观 , 现实主要指社会和历史现实 , 而体验主要指社会不同群体以及构成这些群体的个体所具有的不同体验 。事实上 , 女性主义哲学方法论是以女性主义视角把这三者联繫起来的一种独特的哲学方法论 。应当看到 , 在女性主义哲学发展中 , 方法论问题始终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未决问题 , 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面对着一个複杂、混乱和冲突的世界 , 因而不可能想像以一种方法论来回应各种问题;古往今来的哲学本身就无法拥有一种人们普遍赞同的方法论 , 不同哲学学说之间的差异本质上是方法论的差异;女性主义哲学既要针对传统哲学进行方法论方面的革命又要借鉴传统哲学 , 既要与后现代主义哲学一道批评传统白人男性哲学的“宏大叙事”又要以现代主义哲学的稳定主体、自我和性别来争取自身的合法地位 , 因而自身也充满矛盾;女性主义哲学本身是多元和差异的存在 , 会提出不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主张 , 并以此为準则生产知识和证明这些知识的合理性;女性主义哲学方法论也必须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得到促进和发展 。主要特点弥散性西方女性主义派别的划分 , 主要依据是其思想背景和行动取向 , 如被称为“三大派”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存在主义女性主义 , 还有近 年有较大影响的生态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第三世界女性主义等 。而中国是按照学科来划分的 , 如女性主义文学、女性主义社会学、女性主义政治学、女性主义哲学等 , 与西方有较大的区别 。因此 , 对西方女性主义哲学的探讨须广泛涉及西方女性主义的各个派别 , 即在各个派别之中来研究其哲学 。由此 , 形成了女性主义哲学的弥散性特点 。差异性女性主义哲学的弥散性决定了西方女性主义哲学绝不是一个统一体 , 也没有完全一致的理论观点 , 而是各有不同的背景 , 甚至有很大的差异 。在女性主义哲学 , 特别是女性主义认识论内部 , 就有女性主义的立场认识论、女性主义经验论等区别 。因为与后现代哲学的关係有所不同 , 女性主义哲学对传统的“主-客二分”哲学的批判及背离程度也有区别 。生态女性主义主要可理解为是从女性主义立场处理人与自然关係的一种伦理学 , 但是又有激进的生态女性主义、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等区别 , 它们不仅有各自的文化渊源 , 而且哲学基础、伦理学原则不尽相同 。但是在差异之中 , 女性主义仍然保留着一些重要的共同点 。如生态女性主义的各个派别的共同点 , 就是把自然与妇女联繫起来 , 把父权制、男性中心主义对自然的压迫与对妇女的压迫联繫起来 , 认为生态问题也是妇女问题 , 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是相互关联的 , 不可脱离 。“社会性别”也是各不同派别都认同的、最基本、最核心的理论範畴 。非体系性女性主义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与挑战是全面而深刻的 , 具有很强的冲击力 , 也有人称之为具有“颠覆性” , 即这一哲学要改变那些习以为常的、或近乎天经地义的观点与习见 , 走出传统哲学理性主义和逻辑中心主义的藩篱 。因此 , 这也就决定了女性主义哲学绝不是一种“体系”哲学 , 而是针对问题的、反传统的女性主义哲学言说 。这也表明 , 以传统哲学的标準来衡量女性主义哲学是无效、无益的 。总结女性主义哲学的以上特点 , 往往致使女性主义遭到不公正的学术评价和待遇 , 如常有人认为 , 女性主义哲学“不像哲学” , “不是哲学”等等 , 这主要是囿于传统哲学标準衡量所造成的 。随着女性主义哲学影响的扩大 , 这些成见、偏见正在逐步消退 。学科意义发展意义第一 , 对哲学学科发展的意义 。在世界範围内 , 20世纪哲学发生了几次意义重大的转向 , 如“语言学转向”、“后现代转向”、“荒野转向”(也称生态哲学转向) 。“转向”表明的是 , “哲学模式”的改变 , 即哲学在研究方式、方法、理论构架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也可称为“话语系统”的改变或者“问题式”的改变 。女性主义哲学本身就发端于这样一个“转向”的时代 , 同时也直接参与了“转向” , 如“后现代转向”、“荒野转向” , 这显示了其鲜明的时代性和推进哲学学科发展的作用 。推进意义第二 , 对“后现代哲学”的推进意义 。女性主义哲学在“社会性别”背景上开展了对“话语权”的探讨 , 特别是作为哲学上长期排斥的“他者” , 女性主义的探讨的立场与角度是男性研究者无法替代的 。在探讨中 , 女性主义哲学借鉴了后现代哲学家福科“权力话语”的理论 , 结合女性特有视角和感受 , 阐发和推进了这方面研究的深入 。而“话语权”研究 , 从哲学角度揭示了社会与人、人与人、知识与权利的深度关係 , 对“后现代哲学”有所推进 。有评价认为 , 女性主义哲学与后现代哲学有许多共同点 , 但是女性主义哲学对后现代哲学的最重要的意义 , 是使后现代哲学从“美学的性质”转向了实践与行动 。推进作用第三 ,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 , 特别是唯物史观、劳动价值论的推进作用 。女性主义哲学的一些派别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背景 , 有的研究者也明确表明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但是 , 她们并不是简单照搬、盲目继承 , 而是非常注重联繫当代社会实际 , 并根据新的社会状况提出新的理论 。历史唯物论分析社会的基本框架 , 是以阶级为基础的等级结构 。女性主义哲学依据这点 , 把性别也纳入了社会等级结构的系列之中 。这使种族、地域、阶级与性别一起 , 成为阐明社会等级结构的一个完整的系列 。这对于唯物史观是一个有益补充 。批判改革第四 , 对“启蒙”以来的哲学进行了批判 , 对于改变陈规、突破传统的束缚具有推进意义 。在这方面 , 美国的桑德拉·哈丁对科学与理性的研究十分引人注目 , 也在西方引起了很大反响 。她的研究以新的方式和角度说明 , “科学”其实是在欧洲文化背景上形成的 , “科学”一旦出现 , 其他的知识就被当作是“非科学”的 , 被压抑、排斥和遗忘 。所以 , 科学实际上并不是“价值中立”的 , 也不是仅仅遵循客观性的 。影响发展主流哲学在主流哲学围绕着“女性主义哲学是否具有作为一门学科的合法性地位” , 或者“女性主义哲学是否成立” , “女性主义哲学是否哲学”等问题争论不休时 , 女性主义哲学已经以其愈发丰厚的成果及其影响开始为自身的学科建设而努力 。巴特勒曾对于“女性主义哲学是否哲学”等问题这样回应道:“我的观点是 , 我们不应该接受这样的问题 , 因为它是错误的 。如果非要提出一个正确的问题 , 那幺这个问题就应该是:‘哲学’这个词的複製何以成为可能 , 使得我们在这样古怪的同义反覆中来探询哲学是否为哲学的问题 。可能我们应当简单地说 , 从它的制度和话语发展历程来看 , 哲学即使曾经等同过自身 , 现在也不再是这个样子了 , 而且它的複製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克服的问题 。”或许对于巴特勒来说 , 当代哲学已经不可避免地呈现一种“非制度化”倾向 , 因为它已经不再受控于那些希望定义并保护其领地的人们 , 而面对着一种被称为“哲学”的事物 , 出现了一种“非哲学”——它并不遵守那些哲学学科原有的、看似明了的学科规则 , 以及那些关于逻辑性和清晰性的标準 。因而 , 女性主义哲学的发展动摇且颠覆了人们对于“哲学”的理解 。这意味着有一种被称为“女性主义哲学”的理论已超出原有的哲学话语机制而存在 , 但这并不等于它能够自成体系 , 或者与自己得以产生的哲学“母体”完全脱离 , 而是表明当代哲学正在通过“非哲学”的方式迅速发展 。女性主义何以会成为当代文明的一种必须行动 , 女性主义者荒林在对谈中对原因娓娓道来:“女性主义哲学强调女性生命本体的意义 , 也强调社会是一切人当然地包括男人和女人共同的关係的总和 , 所以对于现存男权体制製造的不平等不平衡社会关係进行改造 。于是我们就可以说 , 女性主义要改造现存不合理社会有其哲学依据 。”没有女性的主体就没有女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故而作为性别组成一端的女性主体 , 理应对不合理的性别历史抱有清醒的态度和清理的冲动 。学科发展为了呈现发展女性主义哲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一些学者首先探讨了女性主义哲学对于哲学学科的发展意义 。在2006—2011年间 , 中国学者也试图澄清女性主义哲学的研究範围、历史使命 , 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困境 , 旨在为女性主义哲学学科建设提供思考空间 。“一般来说 , 对于女性主义哲学 , 我们也可以给出一个简单的定义 , 即以女性主义思维方法论所从事的哲学批评、重建和创新研究 , 以及由此建构起来的哲学理论 。”而“作为一个新生的学术领域 , 其宗旨在于揭露和批评哲学传中的性别偏见 , 追求哲学中的性别平等与人类的解放 。对于一种哲学是否具有女性主义属性 , 也可以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準:如果它能够以女性主义视角关注到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和压迫现象 , 以及哲学传统中的性别偏见 , 并能够以女性主义哲学方法论从事哲学批评、重建和创新 , 这种哲学就可以被称之为女性主义哲学 。”这些学者还认为 , 女性主义哲学拥有广阔的研究天地 , 因为它不仅仅是一股哲学思潮或者不同的流派 , 而是以一种新视角全方位地介入哲学学科对其进行批评、改造、重建与创新 。同时 , 一些学者也在探讨当代女性主义哲学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 指出我们首先要关注女性哲学家的缺失 , 然后便是对传统哲学进行彻底的批判 , 包括对科学哲学、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等方面的批判 , 紧接着是建构和发展女性主义哲学 。女性主义哲学家在确立女性主义哲学价值的同时 , 也要尝试探索女性哲学发言的环境 , 改变女性主义哲学研究边缘化的现状 。毫无疑问 , 中国女性主义哲学学科建设需要调动和整合全国相关研究者的群体力量 , 开展宣传和交流对话工作 。同以往分散的、各自为政的研究方式不同 , 在2006—2011年间 , 国内学术界陆续举办了几次全国性的以女性主义哲学、性别哲学为主题的专业论坛 。例如 , 2007年7月14日 , “性别与哲学对话平台”首届论坛会议在清华大学举行 。来自国内18所着名大学、学术机构 , 以及一些学术刊物的专家学者共3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2010年9月17—18日 , 由妇女/社会性别学科发展网路主办 , 东北师範大学女性研究中心、东北师範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清华大学哲学系承办的“关于性别研究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观念论坛”在东北师範大学召开 。大会发言学者中有10位是男性 , 他们的加入改变了女性主义哲学研讨中女学者自说白话的困境 。在全国第八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一个分论坛上 , 与会者提出 ,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背景上展开对于性别哲学的研究 , 不仅有助于对传统哲学精华的辨析和汲取 , 也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世界向度”的构建 。不仅如此 , 有学者也以对话的方式 , 探讨了一系列困扰我们这个时代的性别问题 , 例如《撩开你的面纱:女性主义与哲学的对话》一书的出版 。此外 , 学者们纷纷阐释对于国内女性主义哲学学科建设的构想和方案 , 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08年11月28—30日 , 中国妇女研究会与其他单位联合组织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妇女/性别研究”会议 , 集中讨论了“中国妇女/性别学科建设进展”问题 。我国学者还积极地参与国际对话 。2008年7月 , 国际女哲学家协会第十三届专题研讨会在韩国首尔举行 。与会者从哲学角度探讨了女性主义和多元文化之间的複杂关係 , 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角度分析了“女性”、“女性主义”和“多元文化”等概念 , 探讨了一系列重要议题 。2009年12月14—15日 , 国内一些学者参加了联合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总部召开的“妇女哲学国际网路第一次集会” , 与数十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女性哲学家一同讨论网路本身的组织策略、基础和未来发展 , 围绕着“男性哲学家如何看待女性哲学家” , “谁是妇女 , 谁是男人 , 如何不强加任何标準地对他们进行确定” , “女性与哲学:联结的含义何在”以及“当妇女哲学家正确提问时”等问题进行了辩论 。英国女性主义哲学家米兰达·弗里克等人认为 , 人们“没有必要去判断哲学中的女性主义是否仍处于襁褓之中” , 因为正是这种看起来内部的不统一和参差不齐 , 才更能体现女性主义哲学的多元性、异质性、差异性、包容性和开放性 。同样的 ,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 , 作为当代哲学研究中最有活力和生机的新领域 , 女性主义哲学将在应对这些连同更多的挑战中为自身发展及其方法论的完善创造更多的契机和可能性 。”当代女性主义哲学把“女性问题”从经验层面提升到哲学形而上的意义上来考察 , 不仅对人类哲学思维和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 也积极推动了女性和女性主义学术的发展 。2006—2011年间 , 中国学者紧跟当代国际女性主义哲学的研究步伐 , 为使女性主义哲学研究本土化做了大量的尝试和努力 , 其研究成果也愈发引起哲学领域和社会的关注 。这期间国内女性主义哲学研究呈现出五个特点:一是出版的译着、专着和论文数量的增加 , 以及学术研究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是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 , 主题的不断增加 。当人文社会科学对女性主义学术研究深入到学科本质之后 , 几乎不约而同地要回归到哲学研究上来 , 这正如伊丽格瑞所言:“一个人必须质疑和困扰的实际上是哲学话语 , 因为它为所有其他话语制定了规则 , 因为它构成话语的话语 。”三是本土化的尝试 。随着女性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入 , 中国不断有新着问世 。四是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并关注对话 。这包括与主流哲学的对话 , 与非女性主义哲学的对话 , 中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 , 历史、现 在与未来的对话 , 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不同性别之间的对话 , 女性与自我的对话、不同代际女性主义哲学研究者之间的对话、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 , 以及与国际社会的对话等等 。五是研究队伍不断扩大 , 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哲学创新众所周知 , 在人类思维发展中 , 哲学既是最基础、最坚固和最保守的父权制堡垒 , 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思维空间 。它不时地在思维中创造着各种可能性 , 实现自身从主流到边缘、从边缘到前沿的转换 。在女性主义哲学家哈丁看来 , 女性主义不是一种身份 , 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可以被视为从对于社会关係 , 以及对于这些关係思考方式的变化中开闢出来的思索空间 。在这一空间里 , 我们可以表达和争论各种新的、未来的可能性 。如今 , 国内女性主义哲学研究正在奋力地突破传统哲学思维的框架 , 突破自我原有思维的边界 , 为开启哲学的新时代 , 创造更为公正、理想和和谐的社会而努力 。她——依旧还在路上 。涉及高校开设有女权主义学术课程的相关高校:随着女性学课程数量的增加 , 强调“赋权”、经验分享、参与式学习、批判性思考以及开放性思维等教学理念的女性主义教学论 , 也被不少女性主义教师在大学课堂中套用 。在高等教育中推展出来的女性学的课程和教学实践 , 显示出它不同于传统教学论的种种特点 , 其批判矛头直接指向传统男权制度下的学术体系 。其中最为着名的有蒙特霍利约克学院、瓦萨学院、韦尔斯利学院、史密斯学院、布赖恩莫尔学院等女子学院 。在中国大陆 , 目前有中华女子学院、湖南女子学院、山东女子学院开设了本科阶段的女性学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