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

文章插图
象形文字【象形文字】象形文字(Hieroglyphic)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 , 是一种最古老的字型 。与表音文字不同 , 象形文字属于表意文字 。学习和使用难度较表音文字大 , 但信息密集度高于单纯的表音文字 。埃及的象形文字、西台象形文、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 , 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 。约5000年前 , 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这种早期象形文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 。随着时光的流逝 , 最终连埃及人自己也忘记了如何释译 。后来随着罗塞塔石碑的出土 , 今天的我们才得以辩认这种文字 。由于象形文字複杂与学习难度高的固有属性 , 在大部分地区渐渐被更容易学习和初步掌握的拼音文字取代 。(但拼音文字由于地域性及历史性的口音差别 , 其传承难度反而更大) 。
基本介绍中文名:象形文字
外文名:Hieroglyphic
分类1:埃及的象形文字 , 苏美尔文
分类2:古代中国的甲骨文
起源:图画文字
基本介绍象形文字(Hieroglyphic) , 又称表意文字 , 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 , 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 。约5000年前 , 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 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 。中国的象形文字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 - 是老祖宗们从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 , 也是最形象 , 演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文字 。象形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 , 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 , 在形状上很相像 。一般而言 , 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 。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 , 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徵 , 具体地勾画出来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 , 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 图画性质减弱 , 象徵性质增强 。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石刻文 , 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 。
象形文字

文章插图
中国甲骨文的象形字“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 , “龟”(特别是繁体的[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 , “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 , “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 , “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 , “门”(繁体的[门]更像)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 。“酒”字去掉三点水是酉 , 就像是没有了酒的酒瓶了 , 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 , 中间有一点 , 很像人们在直视太阳时 , 所看到的形态 。值得一说的是  , 中国最初的文字就属于象形文字 , 汉字虽然还保留象形文字的特徵 , 但经过数千年的演变 , 已跟原来的形象相去甚远 , 所以不属于象形文字 , 而属于属于表意体系的语素文字 。此外 , 玛雅文字的“头字型”和“几何体”亦是 。局限性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 它的局限性很大 。因此 , 以象形字为基础后 , 汉字发展成意音文字 , 增加了其他的造字方法 , 例如六书中的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然而 , 这些新的造字方法 , 仍须建基在原有的象形字上 , 以象形字作基础 , 拼合、减省或增删象徵性符号而成 。地域性各国(地区)象形文字象形文字都是从原始的图画发展而来 , 古埃及的原始岩画虽然没有欧洲岩画古老 , 但却比大洋洲岩画流传得长久 , 时间在一万年以上 , 是世界上岩画延续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 。根据风格艺术、石垢的色泽、所表现的动物种类、服饰及武器等差别 , 可分为四期:(1)古代水牛时期(约公元前9000一前3500年) 。(2)牧养公牛时期(约公元前3500一前1500年) 。(3)马时期(约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2世纪) 。(4)骆驼时期(约始于2世纪) 。非洲的撒哈拉岩画 , 位于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边界不远的撒哈拉中部阿尔杰尔高原 , 是世界各国学者公认的“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史前艺术博物馆” 。古印度的象形文字同样来源于图画发展 , 主要分布于印度中部文迪亚山脉的丘陵地带 。最古的岩画可追溯到距今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 。根据风格 , 印度岩画大致分为:自然主义的岩画 , 以描绘单独的野生动物为主 , 造型古朴写实 。风格化的岩画 , 开始从色块中提炼出线条 , 用简略粗重的线条勾勒人和动物的轮廓 。或者是剪影式的平涂与粗线条的浅描并用 。动物比较写实 , 人物则是图案化的 , 几何形的 。折衷的岩画 , 多描绘骑马、骑象或步行和金属使用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重要的遗存之一 , 因首先发现于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遗址而得名 , 其分布範围北濒渤海、南抵苏皖、西进河南 , 始自公元前4300年 , 到公元前2500左右发展成山东龙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的陶器特徵明显 , 居民盛行青春期拔牙的风俗 , 这是中国东南沿海古代先民拔牙习俗的发源地 。大汶口文化的社会经济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已发现的许多刻划符号被认为是象形文字的前身 。从后来出土的兽骨和陶器、石器上的图案可以判定 , 万年以前 , 中国就出现了半图象的图画、花纹符号 。甲骨文根据语言学家研究:中国近代大量出土的曾在商代(公元前一千八百年至公元前一千二百年)广泛、成熟使用的“甲骨文” 。期间中国的陶器製作、居室建造、壁画艺术、丝织生产等 , 各种高级文化陆续发明、使用 。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 , 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 。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 , 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 , 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500多字 。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27% , 可见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 。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 , 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记载汉语的文字型系了 。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 , 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000左右 。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 , 也有很多形声字 。这些文字和我们如今使用的文字 , 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 。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 , 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国际语言学界公认殷商甲骨文所记录的语言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 , 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瑞典汉学家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在其着作《汉语的本质和历史》一书里面就详细研究过殷商甲骨文 , 以甲骨文【麦/来】同字 , 【扣/口】同【口(ku)】字根等事实依据 , 证明殷商甲骨文是汉藏语系汉语族的早期形式 , 而非其他语系语言的早期形式 。专家研究发现 , 8000年前河南裴李岗文化的贾湖契刻与比它晚四、五千年的殷墟甲骨文有着惊人的相似 , 一是书写工具相同 , 皆以利器为工具把符号刻在龟甲、骨器上;二是作用相同 , 商代甲骨文是用来记载占卜内容的 , 而贾湖契刻也与占卜相关;三是造字原理相同 , 贾湖契刻是事理符号 , 而甲骨文的事理文字很多 。专家认为“贾湖契刻的发现 , 为商代甲骨文的历史源头探索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贾湖刻符和后来的甲骨文、金文和现代的汉字一样 , 从书写特徵看也有3个结构层次 , 贾湖契刻与商代甲骨文是一致的 , 因为同样刻在坚硬甲骨等物体上 , 笔划遒劲 , 撇折有矩 。古埃及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