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龙属( 四 )

:由法兰兹·诺普乔(Franz Nopcsa)于1911年描述,后来成为勒苏维斯龙属(Lexovisaurus)的异名,被建立为铠甲龙(Loricatosaurus) 。
特徵剑龙属是剑龙下目之中体型最大的一类,身长最长可达12米,其重量最高可能约5,000公斤;较为普遍的尺寸则大约是7到9米 。马许在剑龙发现之后不久,就根据其较短的前肢,提出了它们可能以两脚站立的想法 。不过到了1891年,马许又因为考虑到剑龙的沉重身体,而改变了他的理论 。关于剑龙的四脚步态已经没有疑义;不过对于它们是否能够以后脚支撑,并且与尾部形成一个三角架状态,进而将身体抬高,以较高的植被为食,则仍然在讨论当中 。罗伯特·巴克尔曾经提出上述的想法,并遭到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的反对 。与后肢相较之下剑龙的前肢非常地短,由腓骨(fibula)与胫骨(tibia)所组成的小腿,比股骨(femur;大腿的部分)更短 。这显示它们并不能非常快速地行走,因为后肢的脚步会受到前肢的限制,最快大约每小时是6到7公里 。第二大脑狭脸剑龙的脑腔(红)马许在描述、命名剑龙不久之后,曾经指出其臀部区域的脊髓,拥有较大的通道,能够提供空间容纳一个比脑部大20倍的构造 。这是一种相当着名的理论,认为如剑龙一般的恐龙,在尾部拥有一个“第二大脑”,而且可能用来控制身体的后半部动作 。同时这颗“脑”也可能在剑龙遭受掠食动物攻击时,暂时性地反应、帮助它们抬高身体 。21世纪则出现另一种想法,认为这个也出现在蜥脚类的空间,事实上是肝糖体(glycogen body;或糖原体)的容纳处 。这种构造也出现在现存鸟类身上,其详细功能还不明了,可能是用来帮助神经系统的肝糖供给 。板状结构纽约美国自然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所陈列的剑龙标本与模型 。剑龙身上最容易辨认的特徵之一,是由17块分离的平坦骨板所排列而成的背部板状构造 。这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皮内成骨(osteoderms),与现今鳄鱼与蜥蜴身上的一些鳞甲构造相似 。这类骨板不与剑龙的身体骨骼直接相连,而是连线至皮肤上 。最大的板状物位在剑龙的臀部上方,高度与宽度皆为约60厘米 。过去的一些古生物学家,例如罗伯特·巴克尔(Robert Bakker),推测这些板状物能够改变角度,不过其他人反对这样的想法 。巴克尔认为这些骨板的内部为骨质,外部由角质覆盖,这些尖锐骨板与尾刺能左右挥动,能够有效地吓阻掠食动物接近 。在一般状态下,这些骨板下垂至身体的两侧,横躺的骨板,使剑龙的身体看起来较宽 。巴克尔认为骨板包覆者角质的原因是,骨板化石的表面应该类似某些现今的动物,而这些动物也是由角质包覆者骨质核心 。而巴克尔认为这些骨板若是具视觉上的性炫耀功能,将没有足够的肌肉将这些骨板直立,所以应是防卫用途 。板状物的排列方式仍有争议,但是大多数的古生物学家都同意,它们是以互相交错的方式平行排列于剑龙背部的中线上 。异特龙猎食剑龙 - 丹佛自然历史博物馆这些板状物的作用,长期以来经历更多的争论 。一开始人们认为这是某种装甲,但是却又太过易脆,且所在位置也脱离了身体的两侧,真正需要防卫的地方 。后来的研究者指出,这些板状物能够帮助剑龙的身体调节体温 。就如同棘龙(Spinosaurus)、盘龙目异齿龙(Dimetrodon)的类似构造,或是类似大象与兔子的耳朵,这些构造上含有一些血管会经过的凹槽,当空气从周围留过时,便能使血液的温度降低 。另有研究人员比较剑龙的骨板、短吻鳄的鳞甲结构,认为剑龙的骨板具有协助调节体温的功能 。此理论遭到一些质疑,因为以近亲肯氏龙为例,有一些板状物是以表面积较小的尖刺所取代,显示了散热对于这类构造来说,并不是非常重要的功能 。板状物的巨大尺寸,则显示这些构造可能使剑龙看起来更加地高大,以威胁它的敌人、或是具有某种性夸耀(或称展示、炫耀;类似雄孔雀的尾羽)的视觉功能,以吸引它们的同类,虽然不论是雄性或雌性标本都拥有这种构造 。另有理论认为,骨板除了让剑龙看起来更大,还可以在遭到威胁时,将血液流通骨板上的血管,藉由骨板上的图案,在视觉上显得更有威胁;这项功能也可能用来吸引异性 。2005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这些构造可以用来作为辨识种类的依据,研究者认为其他许多类恐龙的特殊生理构造,可能也具有相同作用 。而且在狭脸剑龙的臀部上方,也有平板状的板状物 。针对剑龙作探讨的各种书籍与论文,最主要的主题是在其板状结构的排列方式上 。共有四种可能的排列方式:剑龙的早期重建图,甲板水平覆盖在背部,尖刺散布于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