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景点 碧潭


台北景点 碧潭

文章插图
碧潭(台北景点)碧潭风景区一般指本词条
【台北景点 碧潭】碧潭(官方英译Bitan,根据新店市志记载,原名又称为赤壁潭、石壁潭、狮山边大潭)是台湾台北县新店市境内的知名观光点,是新店溪从山区流入新店市区时,因为河面变得较为宽阔而形成类似水潭状的河段 。由于河面水色澄碧因此被称为碧潭,并因为其景色优美且拥有台北周围地区少见的吊桥建筑,是早年台北郊区很受欢迎的风景名胜之一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碧潭
地理位置:台湾台北县
着名景点:石壁潭
别名:赤壁潭
地理位置
台北景点 碧潭

文章插图
碧潭碧潭『碧山环绕,潭澈拥抱』位于台北县新店市中心位置,处于新店溪的中游,区域从渡船头至碧潭大桥面积为27公顷,为台湾昔日八景之一,是历史悠久的游览胜地,岸壁陡峭又称赤壁潭 。碧潭因河岸宽广,水色橙碧,平静如潭而得名,适宜划船、游泳、钓鱼等活动,东岸设有游艇码头,可提供游客泛舟游潭的乐趣,西岸悬崖千仞,山岩绝峙,因此碧潭有『小赤壁』之美誉 。历史风采碧潭早年是城市与乡镇的分界,新店溪蜿蜒的河道,将涂潭、湾潭、青潭、直潭分隔成四个地区,因此在日据时代碧潭居民往返皆以渡船为主,早期是以接近湾潭的渡船摆渡如遇大风雨,交通就有中断之虞,日据时期始有造桥衔接两岸的提议,但是碧潭今日成为人们休闲旅游观光之胜地;碧潭是民国59年省府公告10处省定风景区之一,于民国67年交由台北县政府管理,碧潭风景区範围自青潭堰下游至碧潭大桥,然而它却曾经带动新店市早期的繁荣,至今碧潭风景区对于新店市旅游发展还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碧潭旅游碧潭风景区成为大台北地区旅游的知名景点,非常适合全家大小、情侣约会、朋友谈心漫步的旅游胜地,搭配周围的碧潭风景区旅馆饭店业者、餐厅、咖啡屋等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一股碧潭旅游另一波高潮;另外,新兴的小碧潭景观广场也是到碧潭地区旅游应该前往参访的旅游景点喔!碧潭风景区的观光人潮,使得碧潭风景区成为国外人士旅游落脚处之一,因此碧潭住宿、碧潭饭店、碧潭旅馆等提供您住宿的选择,更方便的是已有多家使用饭店线上即时订房系统,透过安全的线上交易,即可预先指定想要住的旅馆、饭店,让来到碧潭旅游、住宿的您,能留下丰富且精彩的回忆 。命名由来碧潭最早的命名由来源自新店当地的诗人乡绅蔡玉麟在与友人聚会吟诗时,以新店的青山碧水创作并且命题为《碧潭》,后来这首诗被收录于诗刊之中,再加上当时新店风景入选“台湾八景十二胜”行列,因此广为流传而成名 。关于台湾八景十二胜,是1927年台湾日治时期,台湾北部的主要报社《台湾日日新报》根据清朝时官订八景的作法,以民众票选方式选出新版的台湾八景,并且在同时另外选出二别格与十二胜作为补充 。其中当时的十二胜包括了草山、乌来、大溪、角板山、五指山、雪山、八卦山、雾社、北港、虎头埤、狮头山、旗山,但有说法指出当时十二胜中的乌来其实实际上是意指以碧潭为中心的新店风景,也就是上面提及碧潭之名被广为宣传的原因 。国民政府副主席孙科曾来台游历参观碧潭的景色,并且称讚碧潭的美景因此在吊桥头西岸旁的大岩碧上提上“碧潭”两字留念,至今孙科的提字仍然可以在岸边石壁上看见 。碧潭吊桥除了美丽的潭面外,河岸被暱称为“小赤壁”的巨大石壁与碧潭吊桥是碧潭另外两个重要的景点 。在19世纪初之前,新店溪今日被称为大坪林与安坑的东西两岸间原本是没有任何的交通路线可行走,最早年的原住民通常仅靠游泳渡河,直到清乾隆年间,因琉公圳的修筑而在两岸间架设了竹蛇笼之后,就被当作便桥在使用 。1881年开始新店溪两岸间开始有了渡船的经营,从新店溪上游到中游共有广兴渡、小坑渡、矿窑渡、涂潭渡、湾潭渡、小粗坑渡、直潭渡、新店渡、挖仔渡等九个渡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