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颂

荔枝颂【荔枝颂】脍炙人口、享誉海内外的粤曲《荔枝颂》,始唱者是粤剧艺术家红线女 。1957年,她到莫斯科参加第6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在其中“东方古典歌曲比赛”中,她凭藉《荔枝颂》、《昭君出塞》,为广东粤剧界捧回第一枚金质奖章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荔枝颂
歌曲原唱:红线女
填词:陈冠卿
谱曲:陈冠卿
翻唱:郭凤女等众多粤剧名家
介绍脍炙人口、享誉海内外的粤曲《荔枝颂》,始唱者是粤剧艺术家红线女 。1957年,她到莫斯科参加第6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在其中“东方古典歌曲比赛”中,她凭藉《荔枝颂》、《昭君出塞》,为广东粤剧界捧回第一枚金质奖章 。由二十多个国家组成的评审,讚叹她音色丰富、清脆,徐疾有致 。最后一句“卖荔枝”,她借鉴花腔女高音,把“枝”字无限延伸,由强至弱,欲断还连,兀地翻起一个高腔滑音,随即戛然而止,余音袅袅,曲终韵味仍存 。让人们闭着眼睛也体会到曲中卖荔姑娘是那幺天真、活泼,她对岭南佳果———荔枝那份自豪,那份讚赏,尽在一腔一板之中 。说起《荔枝颂》作者,人们都忘不了,戏行中人暱称的“卿叔”———着名编剧家陈冠卿 。“卿叔”从上世纪40年代为粤剧红伶何非凡撰写的第一出粤剧《断雨残云》,至今与戏文相伴五十多度春秋 。由于他谙熟戏曲箇中三昧和“棚面”音乐,且具深厚诗词、古文功底,因此他的作品都兼备文学性、音乐性 。他撰写的粤剧(曲)过百,唱红了几代老倌 。“卿叔”对《红楼梦》尤为钟爱,40年代的《情僧偷到潇湘馆》一槌锣鼓,在广州海珠大戏院连续爆满数百场,捧红了何非凡 。及后的《宝玉哭晴雯》、《怡红公子悼金钏》,捧红了陈笑风、罗家宝、林锦屏 。谈起当年撰写《荔枝颂》往事,“卿叔”笑道是奉戏剧家、广东剧协主席李门之命执笔的 。幸好少时生性好动,每逢荔枝丰收季节,便结伴徜徉于荔海攀树摘食,对荔枝的品种、特色、味道知之甚详,因而只花了几天时间,尝试糅合七字清、梆黄、小调写就此曲 。卿叔说,《荔枝颂》影响之大、覆盖面之广、流传时间之长,是始料不及的 。歌词卖荔枝,身外是张花红被,轻纱薄锦玉团儿,入口甘美,齿颊留香世上稀,什幺呀,可是弄把戏,请尝个鲜,我告诉你 。这是岭南佳果靓荔枝,果中之王,人皆合意 。说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早替荔枝写颂词,东坡被贬岭南地,日啖荔枝三百余 。好佳果,品种各异,爽口桂味,肥浓糯米糍,荔枝早熟早上市,三月红有名气,增城挂绿美名驰,黑叶荔枝甜又脆 。乡村姑娘,带着一班小伙子,成群结队摘果去,珠江两岸歌声起,万艇千帆,载荔枝 。说荔枝,一果一木来非易,多少园丁挥汗雨,换来万紫与千红 。枝垂锦弹含春意,隔山隔水,心连心,献给四海五洲兄弟,万般情意 。情如荔蜜甜,心比荔枝果核更细緻,荔枝花开香万里,荔枝,听我来为荔枝唱颂词 。卖荔枝!演唱者红线女,粤剧表演艺术家、粤剧红派表演艺术创始人,广东开平人,红线女从艺60多年来,演过近百个粤剧,拍过90多部电影,成功地塑造了古今中外各类妇女的艺术形象 。她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在继承粤剧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京剧、崑剧、话剧、歌剧、电影以及西洋歌唱技巧,加以融合创造,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红腔 。代表作《荔枝颂》、《珠江礼讚》、《昭君出塞》更被视为粤剧唱腔的经典 。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红豆” 。2009年10月11日荣获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