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基调( 三 )


色彩基调

文章插图
色彩基调照片色彩基调的和谐统一 色彩的和谐是指整个画面的色彩配置,不但要统一、协调,还要完整、悦目 。这是通过色与色之间的合理配置,颜色与颜色之间的相互关係的安排来完成的 。色彩的和谐主要有这样几点要求:基调统一色彩调和在安排色彩时,要根据画面上色彩的饱和度、亮度、明暗关係以及色彩的数量、面积来适当配置,使整个画面具有统一、和谐的效果 。
色彩基调

文章插图
色彩基调同种色相具有不同明度的色彩,容易调和,而两种饱和度较高的色彩搭配时,由于色彩跳跃幅度较大就不容易调和 。遇到这种情况时,应把其中一种颜色的纯度减淡或加浓,也可把两种颜色的被摄物拉开距离加以区分 。近距离颜色浓,远距离颜色淡,这样才符合应有的透视关係 。在两种颜色之间,可以利用间色来缓冲过渡,也可以利用白、灰、黑等消色来加以分割 。色彩由于明度和饱和度的不同,形成了从明到暗、从浓到淡的多种色阶的变化,利用多种变化的色阶,也可以调和色彩,在色彩的搭配上,明度小、浓重鲜艳的颜色要与明度大、轻柔浅淡的颜色交错使用,淡色彩中有浓色彩,浓色彩中有淡色彩,使色彩之间浓淡相宜,既协调又有变化 。在色彩的安排上,不要就安排色彩而安排色彩,还应考虑到色彩的全面关係;在色彩的布局上,要在色彩的数量和面积的分配上有变化也有均衡,要避免等量安排,色彩要分主次,要以一种色彩为主,其它色彩只能起辅助作用 。如果整幅画面偏蓝色基调,色彩显得淡雅,如果只是这一种色调,画面就会显得单调,如在画面中有一两点小面积黄色或红色点缀物,就能让整个画面活跃起来,显得有生气,如果黄色或红色的面积过大,就会破坏整个画面色调的完整性,因此要掌握好色彩的数量和面积,既要起到调和作用,又要使整个画面达到平衡稳定的效果 。色彩照应色彩的照应就是在一幅作品中,为了求得色彩的全面和谐,还要照顾色彩之间的比较与照应关係 。色彩的性质是不稳定的和互相依赖的,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範围内,会因为受到邻色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在绿颜色旁适当搭配一块红色,颜色明显;在淡红色旁搭配一块红色,颜色和谐;在阳光下,红色鲜明;在灯光下,红色晦暗 。如将绿纱罩在红色物体上,呈现出的颜色显冷色调;如将黑纱罩在红色物体上,呈现出的颜色则显暖色调,这些都说明了颜色是受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化的 。
色彩基调

文章插图
色彩基调在配置色彩时,要考虑色彩之间的关係,当各种色彩互相搭配时,不应有明显的冲突,灰暗的色彩可以衬托鲜明的色彩,如果没有灰暗的色彩衬托,鲜明色彩的特徵也显现不出来 。在配置色彩时,应将亮的色彩和暗的色彩、暖的色彩和冷的色彩、强烈的色彩和柔和的色彩的色量和比例关係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只有这样,才能在配置上既有差别,又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和谐效果 。基调效应色彩富于表情,具有强烈的情感性 。色彩的六个基本色相(红、桔黄、黄、绿、蓝、紫)的心理效应是色彩情感性表现的重要基础,它们的心理情感表现特徵在很多着作中都有所论述,并且在某些方面已经成为人类心理的共识,这里就不赘述了 。
色彩基调

文章插图
色彩基调在现实生活中,单一的色相环境是少见的 。同时,一个色相的基本心理效应并不总是单向的,有时甚至具有正、逆不同方向的心理效应,只有在一定关係中,才会有较为主要的、明确的心理效应 。这就涉及到一个色相基调的问题 。色相基调是指以一种色相为主要倾向的色彩组合 。由于色相具备较强烈的心理效应,因此具有明确的色相基调,可以大大加强画面的心理效应,有助于产生强有力的印象 。专题片画面色调和全片色彩基调电视片小至一个段落,大至全片,都有其总的色彩倾向 。它不是单一色的效果,而是几种或多种色彩关係的总体特徵,我们称之为色调 。起绝对优势和主宰作用的色调为主色调,又叫基调 。在摄製党员教育电视片时,要根据内容确定镜头、段落和全片的基调,因为基调对表现画面主题和全片思想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 。绘画色彩基调全片色彩基调往往是通过能够概括故事内容的某一关键镜头作为主镜头色调确定的,因为画面、场景、段落中主体形象的表现,故事情节的发展,色彩情绪的变化,都是通过主镜头色调来实现的 。比如反映煤矿工人的工作场面,一张张染满煤灰而又坚毅的面庞就是全片最关键、最具代表性的镜头,这个镜头的色彩-灰黑色,代表着全片的色彩,自然成为全片的色彩基调 。于是,黑色闪亮的煤层、高速运转的採煤机器、一个个身着深色工作服的身影、一双双粗黑的手就成为典型画面 。灰黑色基调代表了这个产业的特徵,更说明了煤矿工人所肩负的重担和工作的辛苦 。值得一提的是,夸张法的主观色调在电视片中的运用可以使观众身临其境 。比如,在战争题材的电视片中,我方头部受伤的战士,由于鲜血从而头流下挡住了视线,眼睛所看到的战场就成了红色的一片 。拍摄中就可以利用红色的滤色镜把画面色调调整为红色,用展示的主观印象色调突出战斗的惨烈 。当然,主观色调不能作任意纯主观的想像,必须能使观众在情绪上产生色彩共鸣 。不同场景的色彩基调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会在观众的意识中形成一定的色彩结构,连续起来就形成全片的色彩气氛,继而形成观众的某种色彩情绪或感受 。比如在反映济南市优秀刑警刘克的英雄事迹片中,片头安排了警车急驶、警灯闪烁、案发现场、血迹斑斑等夜色下红色基调的一系列镜头,营造出一种紧张氛围,暗示了警察这个职业需要付出的勇气和牺牲 。片中,一系列案件侦破情节的再现,镜头多是凝重的灰色或深色 。而主人公难得的与双胞胎女儿和妻子团聚时,镜头色彩则又是生日烛光、毛绒玩具、檯灯下女儿安详的脸庞等温馨色调,有力的展现出人民警察铁骨铮铮的英雄本色 。在片尾,以刘克创作的一幅油画为画面背景,穿插展现刘克的工作镜头,向们讲述一位曾一度停止呼吸数十分钟、最后从死亡线上被抢救过来的英雄刑警人的动人故事 。通过全片色彩基调的有效配置,使观众在色彩情绪不断调节的情况下达到思想认识上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