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大肌


臀大肌

文章插图
臀大肌【臀大肌】臀大肌是系髋肌后群肌之一 。呈宽厚四边形 , 位于臀皮下 , 起自髋骨外面和骶骨背面 , 纤维斜向外下 , 覆盖大转子 , 止于股骨的臀肌粗隆 。此肌可使大腿后伸并外旋 , 下肢固定时伸直躯干并防止躯干前倾以维持身体平衡 。受臀下神经(腰5、骶1~2)支配 。由于该肌肥厚 , 因此臀部为最常用的肌肉注射部位 。
基本介绍中文名:臀大肌
外文名:gluteus maximus
作用:后伸并外旋大腿
神经支配:臀下神经支配
概述臀上动脉:臀上动脉同髂内动脉 , 与坐骨神经及阴部内动脉相偕出骨盆 。臀下动脉有89.6%自梨状肌下孔穿出进入臀部 。10.4%缺如 , 由臀上动脉浅支跨越梨状肌表面下方代替臀下动脉 , 由臀下动脉分出总臀大肌的肌支 , 从梨状肌下孔至入肌点长42mm , 供应臀大肌下部3/4及该区皮肤 。臀下动脉出梨状肌下孔的管径平均为3.52±0.74mm , 臀下动脉另分出一些大的皮支 , 而称肌间隙直接皮动脉 , 在臀大肌与髋关节外族小肌群之间走行 , 在臀大肌下缘线上进入皮肤 。皮支有2~3条分支 , 升支分布于臀部皮肤 , 降支伴随股后皮神经达腘窝上部 , 沿途有许多细小分支进入皮肤 。臀下动脉的体表位置相当于坐骨结节至大转子连线内中1/3交点内侧 , 距此线约1cm左右 。臀下动脉的伴行静脉 , 在臀大肌的深面 , 臀下动脉分支供给附近的肌肉及髋关节 , 臀下动脉供应皮肤範围上自臀部中下1/3交界处 , 下至腘窝上缘 。臀:为背面腰部下方 , 大腿上方的隆起部分 。臀的上界为髂嵴 , 下界为臀沟 , 外侧为阔筋膜张肌 , 内侧为骶骨和尾骨的外侧缘 。臀的外形为大量的脂肪和肥厚的臀肌所造成 。臀部皮肤较厚 , 浅筋膜发达 , 后下部形成脂肪垫 , 承託身体坐时的压力 。臀肌分三层:浅层有臀大肌和阔筋膜张肌;中层有臀中肌、梨状肌、孖肌、闭孔内肌和股方肌;深层有臀小肌和闭孔外肌 。臀部的血管和神经有臀上、下动脉与静脉 , 坐骨神经和臀下神经等 。解剖结构:臀大肌位于臀部皮下 , 为一四方形肥厚的扁肌 。起自臀后线以后的髂骨背面、骶骨与尾骨的背面、腰背筋膜和骶结节韧带 。肌纤维向外下方斜行 , 上部肌纤维越过大转子 , 以腱膜移行于髂胫束的深面 , 下部肌纤维以肥厚的腱板止于股骨臀肌粗隆 。此肌的作用 , 近固定时 , 主要使大腿后伸 , 其次为内收和外旋 。远固定时 , 使骨盆后倾 , 躯干伸 , 维持人体直立姿势此肌在跑跳时伸大腿起重要作用 。採用后踢腿、后蹬跑、俯卧背腿等练习可发展臀大肌的力量 。臀大肌受臀下神经(骶丛L5~S2)支配 。臀大肌(gluteus maximus)部位:在骨盆后外侧面臀部皮下 。起点:髂骨翼外面 , 骶、尾骨背面及骶结节韧带 。止点: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支配神经:发自脊神经骶丛的臀下神经 。机能:近固定使大腿在髋关节处伸和旋外;肌肉的上半部收缩可使大腿外展、下半部收缩可使大腿内收 。远固定一侧收缩 , 使骨盆转向对侧 。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 。并使躯干后伸 , 维持身体站立的平衡 。发展臀大肌肌力的辅助练习举例(一)俯卧“背腿”、跪撑后伸和后蹬跑练习 。发展臀大肌肌力的辅助练习举例(二)负槓铃上台阶、立定跳远、负槓铃深蹲起和负重腿屈伸 。与臀大肌相关的疾病臀肌挛缩症又名臀肌纤维化、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儿童髋关节外展挛缩症 。是由于臀部肌肉及其筋膜纤维变性 , 引起该部位组织挛缩 , 导致髋关节外展、外旋畸形、屈曲障碍 。病因尚未清楚 。好发于儿童 , 多有反覆臀肌注射药物史 。患者均表现有异常姿势及特殊步态 。双侧病变者 , 站立或行走时呈“外八字”步态 , 跑步、上楼时更为明显 。坐凳时两腿分开不能合拢 , 下蹲过程中双膝必须分开向外作“划圈”动作 , 呈典型“蛙式位” 。中立位屈髋小于40° , 只有外展、外旋才能完成屈髋动作 。臀部皮下可摸到坚韧的条索物 , 向下外延至股骨大转子 。屈伸髋关节时 , 该条索物在大转子表面滑动并有弹响声 , 有时伴有疼痛 。多数是由于肌肉注射引起的臀部肌肉挛缩所引起 。常发生于儿童时期:主要临床表现是步态异常及下蹲时双膝不能併拢或髋部弹响 , 臀部可能触及与肌纤维方向一致的挛缩束带 。本病主要在于预防 , 对臀肌挛缩已形成 , 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 可採用手术臀大肌挛缩带部分切除术或臀大肌上点部分切除术 。臀肌挛缩症又称儿童臀肌挛缩症、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臀肌筋膜挛缩症、臀肌纤维化、儿童髋关节外展挛缩等 。是一种臀肌及其筋膜的纤维变性挛缩 , 继发髋关节内收、内旋功能障碍 , 进而表现为特有的步态、姿势及体徵异常的临床病症 。临床上多有臀部反覆多次肌肉注射药物史 。X线检查多无异常 , 少数可有继发性改变 , 如髋臼指数增加 , CE角增大 , 颈乾角增大 , 骨盆轻度外旋前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