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少林秘传功力拳

南少林秘传功力拳【南少林秘传功力拳】功力拳是南少林拳秘传的一种 , 属南方派系 , 传说源自福建南少林寺 , 由南少林的崇功禅师综合各家拳功精髓所创 。崇功禅师当年凭藉其深厚功力击败过许多高手 , 雄冠一时 。后南少林被焚 , 功力拳流入民间 , 历经多代 , 传至陈家鼎师傅 。“功力拳”也叫“功力法” 。福建当地常称“拳”为“法” , 如鹤拳被叫做“鹤法”、狗拳被叫做“地术犬法”等 。功力拳注重功力 , 练功求力 , 故名“功力拳” 。所谓“练功求力” , 即练三功、求三力 。
基本介绍中文名:南少林秘传功力拳
源自:福建南少林
隶属:南方派系
又名:功力法

南少林秘传功力拳

文章插图
南少林秘传功力拳笔者经多次努力终于见到了陈师傅 , 陈师傅亲自下场演示 , 笔者立即被其硬实的功夫和独特的招势深深吸引了 。陈师讲:此拳过去在南少林中系单线秘传 , 选拔天赋资质极其优秀者方才授以真诀 , 并且每代仅传一人 , 在传承方面非常保守 , 在长久的传习历史中保持了非常完整的功技系统 。笔者根据陈师的口述记录 , 在隐龙三武挖整组的协助下完成本篇 , 以供南拳爱好者参考 。为了便于读者学练 , 笔者对拳谱中的一些方言做了部分更改 , 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使用了通用术语 , 特此说明 。【拳纲总要】三功三力树门梁 , 节住力聚练势强 。铁桥金门无人进 , 豹拳虎爪制恶狼 。短腿暗脚断下路 , 硬马软步有攻防 。多下功夫上大力 , 雄冠南北美名扬 。——南少林功力拳秘传歌诀【注释】1.三功“三功”即马功、桥功、手功 。“马功”也叫“硬马功” , 有“高马功”和“四平蹲马功”两种 , 以四平蹲马功为重 。“桥功”也叫“铁桥功” , 如我们常说的“铁臂功”等 。“手功” , 南少林功力拳不用掌法 , 所以其手功主要是“豹拳功”和“虎爪功” , 以豹拳功为重 。2.三力“三力”即打力、擒力、抗力 。“打力”也叫“打击力” , 即单一或连续打击敌方的力量 , 这是技击的主导力量 , 要能突破敌方防守并伤害敌身 。如果没有足够的打击力 , 就失去了功力拳应有的作用 。打力主要表现在人体的拳、肘、脚、膝等主要发力节点上 。“擒力”也叫“擒制力” , 即抓擒控制敌方的力量 , 是擒打法、擒拿法、擒摔法的母力 。擒力主要表现在爪上 。爪虽然也可直接对敌造成伤害 , 如进攻敌人咽喉、裆部等要害部位 , 但其重要作用还是在于控制 , 或因此抢占先机 , 或因此造势创机 。擒力的联合运用或混合相应打力 , 就是致人分筋错骨的擒拿 , 或致人近倒远跌的擒摔 , 或致人击之难逃的擒打 。“抗力” , 也叫“抵抗力” , 即抵抗敌方来力的承受能力 , 可分为主动抵抗力和被动抵抗力 。“主动抵抗力”指防守破招中身体必备的抗击承受能力 , 其主要表现在四肢 , 南少林功力拳中注重上肢的抗力并多用“桥”力;“被动抵抗力”指失势挨打时 , 身体在一定程度上的承受能力 , 主要表现在躯干部位 , 如头部、心门、肋部等 。这些抵抗力都属于人体综合实力的範畴 , 也是对练习功力拳者的一种考验 , 如果功力拳练好了 , 便可以抵抗一些拳打腿踢 , 绝不至于一触即溃 。武谚讲“一力降十会” , 只要练上了大力 , 在与人交手时自然可以硬接硬上 , 自然能够占上风 。正是:“练到功力上 , 虎豹下鸡场 。举爪不能逃 , 出拳把人伤!”3.节住力聚“节”指人体发力的各大力节 , 即手、脚、肘、膝等 。“节住力聚 , 功实力巨” , 这是功力拳的特别之处 , 也是其练拳要窍 , 要求在完成发力后稍停几秒紧住肌筋 , 然后再做下一动作 , 但发力时要快 。这种练法 , 从技击上讲既能增强打击力 , 又可增大抵抗力 , 可增加耐久力 。从健身上讲 , 这种练法可增肌实肉、强筋硬骨、益气提神、健壮体质 。陈师说:把拳当功练才能出功夫 , 练的才是真正的功力拳 。功力拳以独特的方法把拳功有机地结合起来 , 练拳即是练功 , 强调功力 , 追求强大的功力 。4.铁桥金门“铁桥” , 一指功力拳注重“铁桥功” , 桥功位列三功之一;二指功力拳技击的招术特点 , 其注重桥功就要付之实用 , 所以临敌时多用桥法 。桥法主要用于防守的封闭与破力 。功力拳常用的桥法有:定势时 , 双臂并中或左右翘起或前后拉开 , 封门闭户;破力时 , 上、下、左、右、前、后、内、外 , 格挡阻拦敌方来节 。另外 , 功力拳的桥中包含肘的用法 , 如直捣肘、横摆肘、下砸肘、上挑肘等 。“金门” , 即固若金汤的门户 , 敌打不进攻不破 , 比喻功力拳防守严密 。5.豹拳虎爪功力拳拳形称作“豹拳” , 寓意拳力刚强;功力拳爪形称作“虎爪” , 寓意爪力兇猛 。功力拳基本的拳法有直冲拳、上掏拳、下盖拳、里兜拳、反砸拳等 , 其拳发力注重中、短势 , 不尚长手 , 学者千万不可忽视这一要点 。功力拳基本的爪法有擒锁爪、缠拧爪等 。陈师所传功力拳的手法中 , 只有拳、爪两种 , 没有掌、钩、指等其他手型 。6.短腿暗脚功力拳多是伸屈型踢法 , 仅利用膝节开合 , 注重寸力 , 收发便捷 , 运用自如 , 并多用低腿 , 高不过腹 , 专踢下盘 , 奇袭突击 , 不易防範 。若用高腿、长腿 , 虽然势猛力足、攻击面广 , 但因其动作较大 , 蓄髮明显 , 往往速度缓慢 , 难以连续变化 , 且易被发觉 , 并且身桩不稳、漏洞较多、自护力差 , 易为敌所乘 。其脚法主要有长铲脚、侧踹脚、直蹬脚、下踩脚、正撩脚、里盘脚等 。膝法在功力拳中属短腿範畴 , 主要有下跪膝、上顶膝、前撞膝、外摆膝、里合膝等 。7.硬马软步“马”是南方惯称 , 指桩势 , 即腿步的瞬间定型 。“硬马软步”概括了功力拳的桩步特点 。南拳来自中国南方 , 为了适应船上、山间、丛林、水地等区域打斗 , 就要注重硬马 。“硬” , 指坚强有力 , 要求马桩坚定 , 落地生根 。只有这样才能攻则力点稳、发力整 , 防则周身合一、抗力充足 。陈师讲 , “马”不硬 , 就用不上“桥”;下盘不稳 , 力就没根 。功力拳主要有蹲马桩、弓马桩、跪马桩、吊马桩、盘马桩等 。“软步”是相对于硬马来说的 , 一指要适时适机地变化步法 , 主动调节 , 不能硬守死马 , 二指动步要迅捷 , 进退要软活自如、顺畅伶俐 。硬马软步中包含了筋肉的鬆紧控制和力量的变动移换等技击要素 , 要想战胜强劲并且移动的敌方 , 硬马与软步都是不可或缺的 , 否则虽有一身功力也会处于被动挨打地位 。8.交手三法功力拳交手法主要有抢力法、破力法、反力法 。“抢力法” , 也叫“抢先发力法” , 指抢先出招、抢占先机、先发制人的主攻技法 , 其中包含踢打法、擒製法 。“破力法” , 也叫“以力破力法” , 指破解来招、破除危险、迟滞抵抗的防卫技法 。“反力法” , 也叫“反击还力法” , 即我们常说的防守反击法 , 指先防再攻、后发制人、攻防合一的高级技法 。9.功力四拳南少林功力拳共有入力拳、抢力拳、破力拳、反力拳四种拳法 。入力拳主练基本力法 , 抢力拳主练进攻发力 , 破力拳主练防守技法 , 反力拳主练混合招势 。笔者将陆续将功力四拳介绍给大家 。10.功力三兵功力拳中有短刀、短棍、三股叉三种器械 , 简称“功力三兵” 。功力拳法不尚花架 , 也不複杂 , 主要目的在于练力 。初练时一定要慢 , 每一动用力后稍停几秒 , 练熟了再渐次加快 。但要想真正把拳法用于实战 , 单靠固定的套路还不行 , 还需拆开散操 , 使之变成技击招势 。功力拳中除靠练拳增强功力外 , 还有一些特别的功法即“三功” , 专门修炼马功、桥功、手功 。一、马功马功 , 也叫“硬马功” , 以“四平蹲马功”为重 。1.高马功高马功是马功的基本功 。所谓高马即马桩採取高势 。初练者因功力不足 , 猝然使用低势难以坚持 , 不易久练长功 , 若强而为之又会损伤身体 , 所以要由高而低循序渐进 。①蹲马法主要採用正蹲马势 。身形正向 , 两腿适度弯曲 , 膝盖同时向前 , 两腿高低相同 , 全脚掌着地 , 双脚尖自然外分 。双臂弯曲 , 两手收至左右胸侧 , 若是拳形则拳心向上拳面向前 , 若是爪形则爪心向上虎口向外 。站好马势静止不动 , 提起精神调节呼吸 , 先高后低 , 儘量坚持久则为功 。为了同时练习桥功 , 可将手臂正前伸开 。②弓马法两腿左右伸开 , 一腿适度屈膝 , 全脚掌着地 , 脚尖向前;另一腿在后 , 膝节伸开 , 全腿蹬直 。双臂弯曲 , 两手收至左右胸侧 , 若是拳形则拳心向上拳面向前 , 若是爪形则爪心向上虎口向外 。提起精神 , 调节呼吸 , 静耗增功 。左右势互相变换练习 。为了同时练习桥功 , 可将手臂左右伸开 。③吊马法一腿屈膝提起 , 另一腿伸直单桩独立 。双臂弯曲 , 两手收至左右胸侧 , 若是拳形则拳心向上拳面向前 , 若是爪形则爪心向上虎口向外 。静练不动 , 提起精神 , 调节呼吸 , 坚持为功 。左右腿互相变换练习 。为了同时练习桥功 , 可将手臂左右伸开 。2.四平蹲马功①基本法高马功练好了 , 就要降低马势增加功量 。将正蹲马的双腿下降至大腿前后横平、膝胯同高时 , 就叫四平蹲马势 , 即腿平、头平、肩平、脚平 。四平蹲马功是功力拳最重要的马功练法 , 其对桩步的稳定和桩力的耐久 , 以及整体实力的增强 , 具有极大的作用 , 一定要多练常练 。初练时虽练习几分钟就会双腿酸疼、呼吸急促、难以支撑 , 此是必然现象 , 练功者一定要坚持 , 千万不要弃之不练 , 久则自如而功效显着 。为了同时练习桥功、手功 , 可将双臂正前伸开 。②加重法加重法是比较传统的练法 , 以四平蹲马势再在大腿上面加一石锁或石块练功 。此功极难练 , 非功力深厚者无法修习 。二、桥功桥功 , 也叫“铁桥功” , 即我们常说的“铁臂功” 。1.基本法①正桥法选用高势正蹲马 , 身形正向 , 两腿适度弯曲 , 膝盖同时向前 , 两腿高低相同 , 全脚掌着地 , 双脚尖自然外分 。双臂正前伸开左右平行 , 手与肩同高 。手形为拳或爪 , 若是拳形一般拳心向下、拳面向前 , 若是爪形一般爪心向前、手腕挺起、虎口向里 。静止不动 , 儘量坚持 , 久则为功 。久练后下盘可在高蹲马势基础上变成四平蹲马势 。选用弓马势两腿左右伸开 , 一腿适度屈膝、全脚掌着地 , 另一腿在后膝节伸开、全腿蹬直 。双臂左右伸开与肩同高 。手形为拳或爪 , 若是拳形一般拳心向下、拳面向外 , 若是爪形一般爪心向外、手腕挺起、虎口向里 。静止不动坚持为功 。左右马势互相变换练习 , 桥形不变 。2.铁环法使用铁环练功是南派少林功传统 。铁环法是功力拳练习桥功最常用的练法 。打造大小、轻重适中的铁环 , 能够套上手臂即可 , 不要过大 , 过大铁环易晃蕩不定影响练功 。练习时把铁环套于双桥可增强桥的抵抗力 。①静练法先练静势 , 静练主要有两势 , 一为蹲马正桥法 , 一为弓马侧桥法 。除桥套铁环外 , 练势与本节基本法之正桥法、弓马侧桥法相同 。②动练法再练动势 , 动势分单桥法和双桥法两种 。单桥法:用铁环单练一桥 , 可单桥上下起伏、单桥横向摆动、单桥圆形绕圈 。双桥法:双桥同练铁环 , 可双桥上下同时起伏或一起一伏、双桥左右分合、双桥圆形搅动 。3.碰硬法碰硬法专门练习桥的硬力 , 功成后双桥如铁不畏重击 。①单人法自碰法:初练时以两桥互相碰击 , 陈师称作“自碰法” , 方便易行 , 尤适合于桥硬不够、功力不足者 。碰木法:用桥对準木人的手臂或柱身 , 上、下、左、右、里、外不断地碰击以增强桥的硬度 。没有木人可栽一木桩或自製一木架 , 也可直接碰树 , 但碰树一般不便上下使力 。敲碰法:此练法可供选择 , 即我一手拿短木棍向另手桥敲击 。②双人法助碰法:与武友互相碰桥 , 不需练功工具 , 两人可同时增加功力 。打碰法:让人手持硬物 , 如木棒、木板、铁棍、铁板、散竹等向我抡来 , 我以桥碰硬 。此功法不易操作 , 若助手使用力度不当易受伤 , 请学者慎行 。三、手功南功力拳不用掌法 , 其手功主要是“豹拳功”和“虎爪功” , 以拳功为主 。1.变手功变手功是手功的辅助功 。手形忽拳忽爪忽握忽开 , 可慢可快 , 既能疏通气血利于手功操练 , 又能增加手法变化的熟练度及增强拳爪的基本功力 。2.豹拳功①沙袋法製作大小适中的沙袋挂在墙壁上或单独吊起来 , 用于练习各种拳法以增强手上硬功 。打击时双拳要握紧防止伤手 , 除静桩单练外可再加上步法配合练习 。②木人法木人功是南派的惯用功法 。用各种拳法打击木人可求手硬 , 还因其接近真作实战更易增加练者的技击实力 。先练静马单力 , 再练连力 , 最后变马加步 。练功时应由轻到重、由慢到快 , 不可急躁以防受伤 。初练时可在木人上垫些软物 , 没木人者可用砖块、石块或直接打击墙壁 。陈师傅教徒弟练功时 , 给木人再加上一种外用布、内用沙缝製成的外套 , 既利于发力 , 又不易伤手 , 是个不错的方法 。3.虎爪功①沙袋法单双爪交替抓扣大小适中的沙袋 , 先用小袋再用大袋 , 逐渐增强爪上基本功力 。②木臂法 单双爪交替捕抓或缠拧木人手臂以增强爪上实战擒制力 。先慢练再加力 , 一定要防止爪筋受伤 。没有木人者可选择树木或木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