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头后有反骨是什么命相, 头骨相识命运

魏延|头后有反骨是什么命相, 头骨相识命运

反骨是什么

反骨指的就是枕骨 , 又名后山骨 。 上面突出处 , 称为“脑杓” 。 下面耳后突起者 , 名“完骨” 。 一些人枕骨突起 , 就具备了反骨的基础 , 侧面看他们的头像 , 就像一个刻意夸张了的问号 。 同时 , 反骨也可以指额头特别突出者 , 叫额前反骨 , 民间俗称“锛儿头” 。 “反骨”实际是叫“枕骨粗隆” 。 长得太突出是因为小时没睡好所致 , 也说明你从小就吵 。 不影响形象或看不出来不称为反骨 。



脑后有反骨、俗成了一句贬义的名词 。 通常指的是某人本质叛逆、不仁不义、卖主求荣、篡权夺位 。 脑后反骨这个词最早是出于《三国演义》的第五十三回 。 关羽取长沙时 , 守将黄忠没有用百步穿杨箭术射杀关羽 , 被太守韩玄捉下问斩 。 急紧关头 , 帐外闪进一将、斩杀了韩玄救下了黄忠 。 这人正是长沙守将之一魏延 。 当关羽引魏延拜见刘备时 , 孔明却“喝令刀斧手将魏延推出斩首” 。 刘备惊问为何斩杀献功降将?孔明说:“魏延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经刘备求情 , 魏延保住了性命 , 但却一直不受重用 。 诸葛亮死后不久 , 魏延果然带兵谋反 。 副将马岱遵照孔明的遗命诱杀了魏延 。 从此 , 魏延与脑后反骨成了反叛与不轨的代名词 。 往往上司斥责不听指挥的下属、会直言你是魏延再世;你脑后有反骨;反骨仔 。 《三国演义》这一情节 , 侧面反映了诸葛孔明对古相学的精通与应用、也为后学者树立了如何知人善用的理念 。

 头有反骨的特征双眉间有二道竖纹面相好不好 有什么说法医学特征人的头骨形状和骨块的数量基本是相同的 , 没有任何人的后脑头骨多长了一块 , 或是长出了一块以别不同的头骨来 。 脑后反骨只是一句概念化的东西 , 没有实质性的物体可言 。 那么 , 相学上的所谓脑后有反骨 , 这个反骨究竟是什么?从相学书籍里查找 , 找不出有类象的文字描述 , 也没有见过脑后反骨的头相图形 。 硬要从后脑勺去探索这个反骨 , 的确无从下手 。 偶有个别古今相学爱好者推测 , 脑后见腮即是脑后见反骨 。 这个说法 , 是有道理的 。 脑后见腮 , 指的是脸上下巴两侧的腮骨相对扩张、横出 , 甚至骨角明显 。 就是从背后看 , 也能明显看得见腮骨的锐角 , 这就是脑后见腮 , 或者称为;反过来看也见骨 。 贬义的说法就是脑后见反骨 。 脑后反骨、脑后见腮的脸形不少 。

相学特征
【魏延|头后有反骨是什么命相, 头骨相识命运】
从相学的行局说 , 除了圆圆脸的水形人之外 , 其它的木、土、金、火形都有类似的脸形 。 就相学相生相克的理论说 , 下巴是水的范畴 , 而方形带锐是带金 。 金水相生是一种积极的象征 , 如果金水是缺乏的命格 , 那是喜生而逢生 , 吉而堪断 。 如果金水是有余的 , 那是屋漏偏遇连夜雨 , 祸也可言 。 不过 , 总的来说 , 腮骨突兀的人是金气太盛 , 为人胆大敢为 , 精力充沛 , 又性格严厉偏于做作 , 但处事精明敏捷 。 多见于从事行武的职业、或多动作的差事、是一些很有能力和很有毅力和动力的人才、因此为官的、当头头的不少 。 但是这类人精力过盛、容易狂热、多数在成功之后不安本分 。 所谓才有余而德不足 。 作为事业的开拓者是如龙似虎的 , 作为胜利者是骄横狂妄的 。 用人者必须择其善者而用之 , 其不善而控之 , 才能得失不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