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型组织( 二 )


进化型组织

文章插图
系统七要素· 目标——系统是目标驱动的,明确的目标是构建系统的第一要素;· 结构——系统靠结构得以支撑,适当的结构是系统存在的基础;· 功能——系统靠组织实现具体功能,完成系统的使命;· 交流——系统靠交流,是组分之间能协调发展;· 机制——系统靠新陈代谢来维持它的生机;· 资源——系统依赖资源而存在;· 整合——系统是一个整合体 。让企业成为进化型组织必须摒弃传统的管理理论的思路——最佳实践方法,即通过归纳的方法,总结出成功企业的现象,然后提炼出方法、总结成工具,让其他组织模仿 。不可否认,最佳实践促进了管理研究的发展,并且对经营者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问题是,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人文、时代都不可能一样,很难有某种固定的程式 。单纯模仿往往会造成经营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步入“削足适履”的后尘,严重降低了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因此,应採用更加本质的建议,改“术”为“道”,帮助企业通过整合以上七大管理要素,构建起一个进化的系统,形成“泛在系统”,通过这样的系统建设,使组织能够不断进化,逐步适应外部环境,并且有自己的选择和形成独特鲜明的个性,随着时间的积累,能够自己创造工具与方法,达成预期的业绩目标与理想 。接下来就将以这七大要素为主线,简单描述一下管理中所蕴含的“道” 。《给企业以生命—构建进化型的组织》书名:给企业以生命:构建进化型的组织 作者:何伟杰,胡建东
进化型组织

文章插图
给企业以生命出版:学林出版社发行: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学林图书发行部出版时间:2010年4月刊号:ISBN 978-7-80730-998-7进化型组织的七大要素目标企业是一个生命体(摘自《给企业以生命》第二章第一节),如果用目前的企业状况与生物进化的过程来进行类比的话,就会发现,现在绝大多数企业还处于进化的原始阶段,还远远谈不上智慧型阶段 。企业的进化过程,也遵循着和生物类似的进化过程,都是由低等到高等,直至出现像人这样的智慧型动物,企业也必然会进化到能够适应环境的智慧型组织 。怎样才是智慧型的组织呢?在自然界中,生命体最重要的特徵是具备自组织和自适应的能力,而一个可以进化的组织也应该逐步具备这种特性 。一般意义上,拥有这种能力是具备智慧型的前提条件 。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让企业形成这样的一种智慧能力使得企业能不断适合周边环境从而不断地发展、壮大、长盛不衰 。智慧型是进化而来的,进化的系统应该怎样构建呢?贝塔朗菲在《一般系统论》关于“系统的普遍性”描述中,总结出进化系统的七条原则,其中第一条的是:“系统是目标驱动的,明确的目标是构建系统的第一要素 。”所有的系统都是目标驱动的,也就是说,系统进化的原动力来自于具有明确的目标 。目标来自何方?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也许是生物的本能——与生俱来的 。但是,组织不是生物体,组织没有与生俱来的目标,目标是领导者必须赋予组织的 。为什幺要有目标?因为目标是进化的源动力,而智慧亦始于目标 。根据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所有事物如不受外力或内力的作用都具有趋向于无序(熵增)的规律 。所有的系统如不在外力或内力的作用下重新组织,则系统会走向无序,最终走向消亡 。自然系统也不例外,原本应该是向着无序发展的,但自然界为什幺会向着相反的方向,即有序、进化的方向发展呢,原来是因为在我们所处的自然界中还存在着一种智慧的力量,使得系统得到了物质、能量、信息(所有这一些都是负熵的不同表现形式),从而使得这个世界不断地被涌现出新的“秩序”,从而显示出无限的生机,这个力量就是“目标” 。在企业里,企业目标是由经营者制定和赋予企业的,企业在进化的过程中,企业管理的其他要素是始终是与目标紧密相连的 。结构系统是由组分按一定的结构,有机地构建而成 。可以发现系统的特性是由组成此系统的组分以及这些组分间的拓扑结构决定的 。由于系统是由组分构成的,组分的类型和系统特性之间的密切联繫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但是在某个时刻,构成系统的组分往往是确定的,此时影响系统特性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系统的结构 。所谓结构,就是指组分间所保持的相互关係及其形态 。通常在物理、化学系统中,常将结构理解为物质之间的空间拓扑结构关係 。而在更为複杂的软体结构、社会结构等不可视的系统中,结构还被引伸为组分间的逻辑关係 。按照系统论、协同论等后现代科学的论述,在开放系统中系统的组分长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会从无序变得有序,即系统的结构会变得有规律、秩序化,即发生熵减 。越是有机的系统,组分间的结构越有规律可循,而这种结构上的规律表现为系统的结构体系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从大量的系统中可以发现,系统的结构体系直接决定了系统的规模、形式和性质 。同样的系统组分,由于结构体系的不同,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性,有时这样的特性差异使原本相同组分构建成的系统被命名为了不同的系统 。例如:在不同的温度下,水分子之间的拓扑结构是不同的,而这些不同的拓扑结构构成了水的不同相态;同是氧原子,在不同的条件下,构建成氧气和臭氧,构成它们的组分是完全相同,但仅仅由于空间拓扑结构的不同使他们的性质完全迥异,从而成为两种不同的系统(物质)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通过上面的例子会发现构成系统组分的结构非常重要,在组分基本不变的环境里,系统的结构体系决定了系统的规模、形式和性质 。那幺企业的结构是什幺?按照结构的定义即“组分间所保持的相互关係及其形态”,企业的结构应该是在企业所处的生态环境中,其组分以及组分之间的关係 。企业的组分包括股东、经营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供应商 。不同企业这些组分个体特性基本都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它们之间的结构关係不同,有一些企业便可以不断地进化、壮大、而有一些企业就会被环境所淘汰,其关键在于这些组分之间的关联关係,即企业的结构与秩序的不一样 。当然除了可见的、有形的组织结构外,企业还有属于自身的赢利模式及价值秩序(《给企业以生命》第五章第二、三小节对此有详细阐述) 。功能一般系统论创始者贝塔朗菲在关于系统普遍性中描述到,系统是靠组织实现具体功能来完成系统的目标 。在企业系统中何为功能呢?功能是确保组织使命被实现的能力 。功能是组织能否在适应环境的情况下,自主高效地完成任务,它就是组织的执行力 。企业的执行力决定了组织实现目标的能力,因为环境在不断地变化,企业必须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不断调整自己,选择最有利的方式来实现目标 。如果执行力不好,组织的风险就会非常大,在某些时刻,甚至会引起组织的崩溃 。好比人类,人类是智慧生物 。所谓智慧,是指具备自组织、自适应的能力 。当人遇到危险,比如逃避野兽的时候,他的运动功能、感观功能强不强就决定了他是否能够生存;人在灾荒期间,其消化功能好不好会决定其是否能够存活下去 。所以,人体死亡的时候,往往不是所有功能都出了问题,而是某一个功能在某个特定环境下出了问题 。、可见,功能的强弱直接关係到企业的生存与否,功能弱,企业判断外部环境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企业反应的能力、实现目标的能力就会弱,企业就比较容易因为不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失败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绝大多数超级豪强企业都湮灭了,你会发现,这些组织很少是慢慢地消亡,绝大多数似乎是一夜倾覆,如雷曼兄弟,如王安电脑,如安然 。再仔细看,你就会发现,这些超级实体往往是在某个特定环境中,其某个功能的不适应被恰当其时地放大出来,如“蝴蝶效应”,在共振的驱动下,造成整个肌体的全盘倾覆 。既然功能是一种能力,是对未来组织能否适应环境的保证,是一种质 。目前企业功能的最佳体现形式是业务流程管理,这种实行必须符合以下两方面要求:1) 功能是一种可以传递的能力,它不依赖于个体而存在;也不依赖于时间、空间的差异而过度波动 。2) 功能本身是一种动态的自我建设,拥有自我进化的能力 。而业务流程管理是组织执行力最佳的表现形式,它承上启下,是战略落地的具体体现,是企业内部各个组分、成员相互协作的规则或契约,是绩效系统的基础,是企业管理软体系统的基準 。现代企业管理中,业务流程管理是企业管理最核心的工具和手段 。交流交流是一种交换,信息的交换,而交换创造价值(摘自《给企业以生命》第一章第二节) 。管理就是管理者对其成员施加影响的过程,所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交流 。优秀的管理是对未来发生行为的干涉,管理者面对的不仅仅是具体的事务,更加重要的是面对着被管理的人 。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很少是“理性的”,他(她)会受到周边各种关係的影响 。而管理应该儘量成为主导这些影响的重要力量,因此,来自管理的交流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这种交流使企业的各种人员能够相互认同、相互理解,主动地根据环境的变化採取相应的措施以协调发展,促使各个功能相互协作,为共同的使命採取相应的行动 。中国的组织中,特别注重营造“人和”,追求所谓的“人心齐,泰山移”,这样的组织往往具备战斗力和创造力 。这在中国自古以来的军事、政治管理典故中屡见不鲜,他们对领导者的这种能力的关注甚至超越了方式与方法,是西方解析理论下所看不到的、恰恰又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机制现在的研究表明任何系统都是进化而来的,企业作为生命体,也是在不断进化的,企业的进化和自然界的进化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企业的进化机制集中体现在企业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企业是一个生命体,而支撑生命体的关键是企业价值观与其相匹配的组织结构,企业管理就是构建一个能使企业不断进化的企业结构 。也就是说企业经营者不但要构建一个合理的静态企业结构,还要构建使这个结构不断进化的相应机制 。这样的进化机制是促使企业结构不断随着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变革的推动力,也是让企业不断向上的催化剂 。虽然很多还不够成熟的企业机制,其并不在形式上明显地显现出来,但它确实会存在于企业的规章、文化中,蕴含在企业的目标调整、内部统制、结构变更、人事考核等诸多环节上 。在成熟的高层次企业,进化则是推动企业进步的原动力,企业高层一定非常重视企业的进化,并将企业进化机制明文化、制度化,变成保证企业不断进步的制度性保障 。这些机制体现在企业的目标考核、内部监查、组织重组、业务流程再造等具体的企业运作机制上,确保了企业的组织不断适应环境与业务发展的需要,确保了员工通过不断学习跟上企业发展的要求 。所以在成熟的企业,企业的进化机制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感受得到的 。它体现在企业绩效的提高方式、组织结构的变更方式,业务流程的改进方式上 。资源熵,是混乱和无序的度量 。熵值越大,混乱无序的程度越大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熵是永增的,也就是说原本的世界应该是一个不断趋向混乱的世界 。那幺,这些具有高度智慧和次序的生命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现代系统学的研究表明,物质、能量与信息是与熵相反的负熵,开放的系统由于能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能量与信息,就能不断地克服系统本身熵增,而趋向于有序 。也就是说系统论认为:任何进步的系统必然是开放的系统,必然要通过从外界获取资源,获得负熵而使自身不断进步 。可见,生命进化的重要基础就是具备获得资源的能力 。企业也一样,必须具备能够持续获得外部资源的能力,包括资金、人力、物力、才能够让企业有序发展,否则就会陷入混乱、停滞——通常企业一旦陷入业绩下滑,就会更加难以管理,因为往往这时已经没有资源来支持进化了 。整合管理就是整合,企业是一个生命体,企业可以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壮大,而企业管理就是构建这样一个不断进化的组织 。以上提到的几大要素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条款分明的,而是从各个角度看上去的体现,管理就必须以长远的眼光、全面运用这些要素,充分考虑各种关係和影响,综合予以实施 。而这就是整合 。价值是满足需要的程度,价值是有层次的,企业作为一个向社会提供市场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的组织,它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并且随着企业层面的提升它对社会的价值也就越大 。而整合就是通过适时地综合以上各管理要素来不断地提升企业的层级,从而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进化型企业发展的四个层级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有个说法叫“管理丛林”,也就是说管理的学派、工具太多,互相之间也不成体系 。导致使用者往往无所适从,很多工具看起来相互矛盾,但有似乎都有道理;归结原因,是没有考虑企业所在的发展阶段不同,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在代表利益、管理需求、经营重点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