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热点 能源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热点 能源经济学

文章插图
能源经济学(经济学研究热点)【经济学研究热点 能源经济学】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能源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如市场、价格、供求关係等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社会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能源经济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门年轻的科学 。
尤其是近年来石油价格的飞涨(2014下半年起石油价格大幅下跌)石油价格对各国的巨观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有理由认为,近一二十年,能源经济仍将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研究热点 。
基本介绍中文名:能源经济学
能源: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能源经济:一个重要的经济学研究热点
不同学者:对能源经济学有着不同的认识
人们关注:与能源开发利用相关联的外部影响
不同观点外国学者中外学者对能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有着各不相同的理解与表述 。如英国能源经济专家麦可·G·韦布与马丁·J·里基茨认为,能源经济学关注的是能源资源的配置问题,和社会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能源转换问题 。另外几位英国学者,如里查德·艾登和米查尔·波森那等人认为,能源经济学所关心的是能源资源的可利用性及其与经济活动的相关性,能源需求和经济成长之间的关係,以及潜在的或实在的能源短缺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美国学者菲利浦·G·莱伯认为能源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制订能源政策 。中国学者我国学者蓝田方认为,能源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工程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以与能源有关的经济问题为其研究对象的,其目的在于促进经济发展(包括能源工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和寻求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最佳” 。孙洪铮认为,能源经济学是用经济学办法研究能源平衡,分析能源使用效果,对能源开发、加工、节约进行可行性分析,以及制订能源政策的一门科学 。吴德春、董继斌等人认为,能源经济学是研究能源在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方式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以能源产品的生产、贮藏和利用为其物质实体,以研究能源的经济性质及其作用为立足点的 。不同学者对能源经济学有着不同的认识,这表明这门年轻的经济学科正处在一个不断发育完善的过程中,表明人们对能源经济的运行规律仍在不断地探索和总结 。形成发展能源经济学大体经历了三个逐步深化的阶段:(一)对某一种具体能源产品开发利用及其有效供给研究的阶段 。上世纪20年代以前,人们侧重于对煤炭的开发利用研究,20年代后,人们侧重于对石油开发输送利用的研究等,由此而形成了许多能源工业的部门经济学,如煤炭经济学、石油经济学等等;(二)对各类能源之间相互替代与互补关係,以及能源与经济发展相互关係研究的阶段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能源危机的发生,使人们开始注意对不同能源替代性与互补性的研究,开始注意从各单元研究向系统的综合研究转化,开始注意对能源与经济发展相互关係的研究 。(三)对能源开发利用外部影响给予关注研究的阶段 。近几十年来,人们在对经济成长的研究中注意到这样一个现实,即经济成长为什幺未能与人类的进步而同步,以资源大量耗竭所维持的增长为什幺会带来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种种弊端 。于是与能源开发利用相关联的外部影响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能源经济学形成发展的上述过程,表明人们对能源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局部到全局、由简单到複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能源经济学正是在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中而逐步完善成熟并发展起来的 。认识过程如果从能源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来观察其形成与发展,则可看到,这一认识过程也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在能源生产供给相对较充裕的阶段,能源经济学所研究的任务主要是如何有效地生产、加工、转换、输送能源产品,以满足经济发展的大量需求 。如上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对能源供给充满乐观的态度,似乎能源是一种取之不尽而可有效保障需求的资源,因而,能源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便侧重于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研究 。二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能源危机的爆发,能源资源的有限性,片面追求增长而导致的大量资源浪费等问题摆在人们面前,使人们感到传统的经济学观点、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远不能解决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能源矛盾,能源经济学研究开始步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注意对能源资源的公平分配,能源资源的有效配置,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经济协调发展等问题的研究上 。三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能源环境等外部不经济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能源、环境与经济成长的关係,寻求持续协调的发展目标,便成为能源经济学研究的难点与前沿 。研究重点其重点将是包含能源的需求、能源的定价机制、能源产业的组织结构、能源对其他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的影响等;研究方法是引入随机模型或大量的计量模型,如包括价格的随机变动、随机的外部冲击等等,甚至应该构造一个包含能源生产、能源需求和能源价格波动的一般均衡模型 。研究方向针对我国的能源研究现状,我们认为,我国未来的能源经济学研究大致应有以下几个方向:——能源消费与我国经济成长的相关性 。在Ramsey模型的框架下,在生产函式中引入能源要素,然后根据历年的资本、劳动、能源、物质资源、社会生产总值的变动计算经济的均衡增长路径 。或者是建立计量模型,根据时间序列数据考察能源密度、劳动力密度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关係,以及资本、劳动、物质和能源的替代弹性(包括中长期)的符号与大小 。——估计能源需求函式,建立能源需求的研究架构 。考察影响需求的各个因素(包括经济周期的影响),根据历年电力、石油等能源的产量变化得到各种能源品消费组合的变动 。——根据我国能源定价体制,估计能源价格波动方程 。1998年,国家对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改变了单一政府定价,开始推行市场化定价模式,与国际接轨 。影响油价的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也更加複杂了,我们需要关注的如:石油需求、替代品的价格、石油资源的预测和可开採量、性能与储量、世界政治形势、石油资源的控制权、石油投资、各国政府及石油组织的垄断策略等等,也可以研究我国能源价格与世界能源价格的相关性和滞后性 。——研究能源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和供给效率 。例如,研究能源消耗密度与工业结构的演进趋势、生产结构是否随着时间趋于更高的能源密度等,以及对于国内石油、电力、煤炭等垄断性的能源行业建立垄断竞争模型 。——分析能源冲击对巨观经济各变数的影响、价格波动导致的受益与损失 。还有,研究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冲击所导致的社会福利变化,以及进一步的能源立法 。——研究能源进口战略、替代战略与国家经济安全 。利用石油期货市场等国际资本市场规避风险,保证国家石油安全 。——建立包含能源在内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进行能源政策分析 。目前国际上涉及能源的CGE模型主要是环境政策方面 。我们可以在CGE模型中引入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进而模拟分析能源政策对经济各部门的影响 。重要性大量事实表明中国能源增长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能源消费总量明显地受到储存量约束,能源短缺与高能耗的粗放经济成长方式,以及由能源消费所带来的环保影响,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能源的稀缺性明显体现;中国的能源研究的重点必需由如何开发利用转换为资源有效率和最佳化配置等经济问题,包括需求预测与规划,资源合理结构,经济成长模式和速度与能源需求的关係等 。例如,就目前的情况,研究如何管好煤(準入,开发权,税收),挖好煤(安全和规模生产,煤炭回收率),卖好煤(市场运营),可能比研究煤的开发利用要重要 。由于缺乏能源经济学人才和有效的能源经济的研究来为政府制定能源和经济政策提供建议,许多能源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 。最近的例子是近3年来的缺电 。主要内容由于中国能源经济学研究起步较迟,国内学者对能源经济学这门科学的内容有不同的看法 。归纳起来,能源经济学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研究: 1.能源和经济成长(增长率和增长结构)、社会发展的关係国际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经济成长与能源供应有着固定的联繫,另一种意见则相反 。一般地说,对开发中国家来说,能源供应和经济成长是正相关的 。较发达的国家可以通过技术进步,调整经济结构等方法来减少对能源的需求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源和经济成长的关係对于预测能源需求非常重要 。2.能源与环境污染的关係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有直接的关係 。能源开发利用是中国环境的第一污染源 。它涉及环境问题的所有领域,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和生态环境破坏等 。能源经济学应当研究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的关係,量化能源利用的环境影响,进而研究在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如何利用能源,以及在能源利用的前提下如何保护环境 。3.能源资源的最佳化配置能源作为重要的资源,必须研究如何使它的消费代价最小,或单位收效最大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国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手段 。因此,应该注意使资源开发速度和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相适应 。能源的供求平衡 。能源的供求平衡不光是指国内能源平衡,还包括能源的进出口达到平衡 。能源的供应量和需求量都是价格的函式,价格是调整供求达到平衡的有效手段 。能源资源的最佳化配置还联繫到能源投资和筹资 。能源投资体制,筹资渠道都应为能源经济学的研究所重视 。4.能源价格和税收能源价格应该成为最有活力的能源经济槓桿,而税收则是一种行政性的调节手段,两者是有区别的,不可相互替代,但可以相互补充 。除了使价格税收起到价值尺度的作用之外,还应起到提高效率,引导投资,信息载体、分配手段和调节能力的功能 。5.节能与循环经济能源资源不同于其它自然资源 。首先是对其需要的普遍性,几乎所有的生产和服务都需要能源 。其次是难以替代,除了在不同种类的能源之间实行替代 。第三是不可重複使用和不可再生性 。这三个特点都加强了节能的重要性 。从经济学角度看节能,能源价格的合理化是节能和推进循环经济的首要条件和动力 。我国节能潜力很大,能源经济研究应为政府降低单位产值能耗的努力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建议,从而制定合理可行的节能目标 。6.能源的内部替代和外部替代商品能源的最优内部结构、非商品能源的合理比重、电能与一次能源的合理比例、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地位和发展前景等等都属于能源的内部替代问题 。传统能源与新兴能源 。传统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电能,新兴能源包括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能源与资金、能源与劳动力之间属于外部替代性关係 。需要研究这种替代的客观规律和在什幺範围什幺程度上是合理的 。7.能源的国际贸易和石油作为金融产品对外贸易一般应遵守比较优势原则,即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物品 。这和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和服务行业转移有着密切的联繫 。能源经济研究应根据能源和经济成长的关係,能源的供需和价格等来确定合理产业结构和外贸,以及石油战略贮备 。大力推广中国能源经济学的研究具有其重要性与紧迫性;能源经济学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日益严重的能源紧缺性,能源经济学的研究範围与对象将不断扩大 。有效地开展能源经济学的研究,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投入,尤其是人才的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