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 二 )


文章插图
涵洞洞身建筑洞身形成过水孔道的主体,它应具有保证设计流量通过的必要孔径,同时又要求本身坚固而稳定 。洞身的作用是一方面保证水流通过,另一方面也直接承受荷载压力和填土压力,并将其传递给地基 。洞身通常由承重结构(如拱圈、盖板等)、涵台、基础以及防水层、伸缩缝等部分组成 。钢筋混凝土箱涵及圆管涵为封闭结构,涵台、盖板、基础联成整体,其涵身断面由箱节或管节组成,为了便于排水,涵洞涵身还应有适当的纵坡,其最小坡度为0.3% 。洞口建筑洞口是洞身、路基、河道三者的连线构造物 。洞口建筑由进水口、出水口和沟床加固三部分组成 。洞口的作用是:一方面使涵洞与河道顺接,使水流进出顺畅;另一方面确保路基边坡稳定,使之免受水流沖刷 。沟床加固包括进出口调治构造物,减沖防沖设施等 。特点由于涵洞是处于大自然环境(风、霜、雨、雪、冰冻、高温、水流冲击)和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因此要求涵洞必须具备如下特点:(1)满足排泄洪水能力,保证在50年一遇洪水的情况下,顺利快捷地排泄洪水 。(2)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保证在设计荷载的作用下,构件不产生位移和变形 。(3)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保证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完好,不发生破损 。分类涵洞根据不同的标準,可以分为很多种 。按建筑材料可分为砖涵、石涵、混凝土涵、钢筋混凝土涵;按照构造形式,涵洞可分为圆管涵、拱涵、盖板涵、箱涵 。按照填土情况不同分类,涵洞可以分为明涵和暗涵 。明涵是指洞顶无填土,适用于低路堤及浅沟渠处 。暗涵洞顶有填土,且最小的填土厚度应大于50cm,适用于高路堤及深沟渠处 。按水利性能分类,涵洞可分为无压力式涵洞、半压力式涵洞、压力式涵洞 。无压力涵洞指的是入口处水流的水位低于洞口上缘,洞身全长範围内水面不接触洞顶的涵洞 。半压力式涵洞指的是入口处水流的水位高于洞口上缘,部分洞顶承受水头压力的涵洞 。压力式涵洞进出口被水淹没,涵洞全长範围内以全部断面泄水 。洞身圆管涵圆管涵由洞身及洞口两部分组成 。洞身是过水孔道的主体,主要由管身、基础、接缝组成 。洞口是洞身、路基和水流三者的连线部位,主要有八字墙和一字墙两种洞口型式 。

涵洞

文章插图
圆管涵圆管涵的管身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管径一般有0.75米、1米、1.25米1.5米和2米等五种,管径的大小根据排水要求选择,多採用预製安装,预製长度通常为 2米 。当採用0.5米或0.75米管径时用单层钢筋,而孔径在1米及1米以上时採用双层钢筋 。0.5米管径时其管壁厚度不小于6厘米,0.75米管径时管壁厚度不小于8厘米,1米管径时管壁厚度不小于10厘米,1.25米及1.5米管径时管壁厚度不小于12厘米 。拱涵拱涵是指洞身顶部呈拱形的涵洞,一般超载潜力较大,砌筑技术容易掌握,便于民众修建,是一种普遍的涵洞形式 。
涵洞

文章插图
拱涵拱涵的构造由洞身、出入口端墙、翼墙和出入口的铺砌组成 。洞身又分为拱圈、边墙(双孔的还有中墩)及基础三部分 。拱圈一般採用最小厚度为40 cm的等截面圆弧,边墙及中墩用以支承拱圈,边墙内侧为竖直面,外侧为适应拱脚较大水平力而设有斜坡;基础根据孔径大小一般採用整体式或分离式;洞身全长一般不做成整体,而是用沉降缝将洞身分割为若干涵节,以适应不同基底应力导致不均匀下沉产生的不规则断裂 。拱涵的出入口均设有端墙和翼墙,作用是保证水流顺畅流入洞内,防沖、防渗及维护路堤的稳定 。此外,为防止对出入口基础及路堤的沖刷,在其一定範围内的沟床还应进行铺砌加固 。盖板涵盖板涵是涵洞的一种形式,它受力明确,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盖板涵主要由盖板、涵台及基础等部分组成 。盖板涵与单跨简支板梁桥的结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盖板涵的跨径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