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针|腾冲民俗|话 说 七 夕 节


穿针|腾冲民俗|话 说 七 夕 节
文章图片

七夕节 , 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 , 发源于我国 , 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节日 , 该节日来自于牛郎 与织女 的传说 , 在农历七月初七举行 。 因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 , 而活动的主要内容又是以乞巧(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 ,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为主 , 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 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 。

穿针|腾冲民俗|话 说 七 夕 节
文章图片


穿针|腾冲民俗|话 说 七 夕 节
文章图片

七夕节的来历与民间流传的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有关 , 它最早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 《诗经·大东》:“跤彼织女 , 终日七襄 。 虽则七襄 , 不成服章;睨彼牵牛 , 不认服箱” 。 明代罗颀《物源》曰:“楚怀王初置七夕” 。 不过那时候的七夕 , 是祭祀牵牛星和织女星 , 并无后面的爱情故事 。 直到汉代 , 其细节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 , 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妇女们的节日 。 东汉应劭撰的《风俗通》载:“织女七夕当渡河 , 使鹊为侨” 。 晋代宗怀的《荆楚岁时记》里说 , 织女是天帝的外孙女 , 七月七日夜晚与牵牛在银河相会 , 已为这个爱情故事勾勒出鲜明的轮廓 。 到了南北朝时 , 任眆在《述异记》中记载:“大河之东 , 有美女丽人 , 乃天帝之子 , 机杼女工 , 年年劳役 , 织成云雾绢缣之衣 , 辛苦殊无欢悦 , 容貌不暇整理 , 天帝怜其独处 , 嫁与河西牵牛为妻 , 自此即废织纴之功 , 贪欢不归 。 帝怒 , 责归河东 , 一年一度相会” 。

穿针|腾冲民俗|话 说 七 夕 节
文章图片


穿针|腾冲民俗|话 说 七 夕 节
文章图片

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素材的诗词不胜枚举 。 《诗经·小雅》中有一首诗:“或以其酒 , 不认其浆;鞙鞙佩璲 , 不认其长 。 维天有汉 , 鉴亦有光;跤彼织女 , 终日七襄 。 虽则七襄 , 不成服章;睨彼牵牛 , 不认服箱 。 东有启明 , 西有长庚 , 有救天毕 , 载施之行” 。 大意是说天上的织女星 , 坐在织布机旁 , 无心织绢 , 却一心一意地想着银河对岸的牵牛星 , 而为之眷念不已 。 “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 , 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 , 扎扎弄机杼 。 终日不成章 , 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 , 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 , 脉脉不得语” 。 这首诗比《诗经》中那首更加凄凄切切 , 道出了一对有情人两地相思、愁绪满怀的悲凉情境 。

穿针|腾冲民俗|话 说 七 夕 节
文章图片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中有:“七月七日长生殿 , 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 , 在地愿为连理枝” 。 记述唐玄宗与杨玉环 , 以牛郎织女为榜样 , 共誓白头之约 。 唐代林杰也曾写过一首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 , 牵牛织女渡河桥 。 家家乞巧望秋月 , 穿尽红丝几万条” 。 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 北宋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 , 飞星传恨 , 银汉迢迢暗度 。 金风玉露一相逢 , 便胜却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 , 佳期如梦 , 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 , 又岂在朝朝暮暮” 。 全词自由流畅 , 通俗易懂 , 却又显得婉约蕴藉 , 余味无穷 , 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 , 起伏跌宕地讴歌天上人间的 美好 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