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万臣


孙万臣

文章插图
孙万臣【孙万臣】孙万臣,男,1968年生,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内燃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内燃机学会油品与清洁燃料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代用燃料汽车分会秘书长,全国汽车标準化技术委员会发动机分技术委员会委员 。多年来致力于内燃机燃料、燃烧、排放控制及增压技术的研究工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课题及省部级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EI检索20余篇,获授权专利8项 。主讲本科生课程发动机原理、增压技术、教授专题讲座;主讲研究生课程排气污染与控制、内燃机燃料与燃烧等 。
基本介绍中文名:孙万臣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1968年11月22日
职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吉林工业大学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个人履历1988.09-1992.07 吉林工业大学内燃机工程专业本科生;
孙万臣

文章插图
1992.09-1995.03 吉林工业大学内燃机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1995.03-1998.09 吉林工业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1999.09-2001.09 吉林大学车辆工程博士后;2002.10-2003.10 日本北海道大学访问学者;2001.09-现在 吉林大学副教授、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内燃机增压技术、燃料设计、燃烧最佳化与排放控制技术 。
孙万臣

文章插图
2000年以来重点开展了内燃机燃料与燃烧最佳化控制技术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石油系燃料、气体燃料(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醇/醚燃料以及生物质燃料等,探索燃料理化特性及燃烧边界条件对于汽车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规律,通过燃料理化特性与燃烧初始边界条件协同配合实现发动机的高效清洁燃烧 。揭示了柴油机瞬态工况燃烧及排放特徵、燃料特性对内燃机燃烧及排放的影响规律、新一代超低排放柴油机燃烧模式特点、柴油机超细微粒排放及生成机理、重型柴油机二级增压最佳化匹配技术、燃烧初始边界主动控制的关键技术等科学问题,累计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30余名近年所承担主要科研项目:1.烃类燃料特性对车用压燃式内燃机瞬态工况燃烧及排放影响机理的研究(50476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负责人; 2.燃料特性及燃烧边界条件对新一代柴油机微粒理化特性及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5087603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 3.宽馏程燃料及缸内活化热氛围协同控制实现压燃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1176064),项目负责人 4. 生物柴油在汽车发动机上的套用技术研究(20080349),吉林省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 5.改善增压柴油机瞬态工况性能及排放的技术研究,吉林省科技发展计画项目,项目负责人; 6.燃料特性对车用压燃式内燃机瞬态工况燃烧及排放影响机理的研究,吉林大学创新基金,项目负责人; 7.可变喷嘴涡轮增压柴油机瞬态性能及排放的研究,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项目负责人; 8.均质压燃内燃机可变热力循环和瞬变工况下燃烧最佳化控制的基础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2001CB209205),国家973项目,校内子项目负责人; 9.车用柴油机起动工况燃烧过程研究及最佳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参加人; 10.柴油机排污清洁技术,吉林省环境保护局,主要参加人; 11.电控单燃料大型公车(载重车)用CNG发动机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主要参加人; 12.3.5吨以上低排放柴油车清洁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主要参加人 。13.一汽集团中重型柴油机达欧4排放关键技术研究,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主要参加人 14.实现低排放低燃油耗的柴油机複合增压中冷系统的研究,吉林省科技厅项目,2002年鉴定 。15.重型商用车CNG发动机产品开发(2006AA11A1A6),国家863项目,主要参加人 。近年所发表论文1、孙万臣,刘忠长,解方喜,王忠恕.燃料挥发性对柴油机恆转速增转矩工况下燃烧及排放的影响,内燃机学报,2008,26(3),P226-232,EI:0826113374022、孙万臣,王忠恕,李国良,刘忠长.解方喜,杨继蕊,燃料着火性对增压中冷柴油机瞬态工况排放的影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38(4),P791-796,EI:0831114243823、解方喜,孙万臣,李国良,马光兴.刘忠长.燃料十六烷值对小型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38(5),P1025-1028,EI:0840116137144、孙万臣,解方喜,刘忠长,李国良.燃料着火性对小型柴油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燃烧科学与技术,2009,VOL15,No.2,p129-134,EI:200920120830215、孙万臣,谭满志,陈士宝,李国良.燃料特性对柴油机排放微粒粒度分布的影响,汽车工程,2010,VOL32,No.7,p570-574-134,EI 201033131645196、孙万臣,李国良,马一功,解方喜,孟德军,刘忠长.天然气制油/柴油混合燃料对小型柴油机燃烧特性的影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40(6),P1507-1512,EI:201049134666167、孙万臣,解方喜,孟德军,刘忠长,GTL/柴油混合燃料对直喷式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内燃机工程,2010,31(5),P81-92,EI:201048134304618、赖春杰,孙万臣,李国良,谭满志,陈士宝.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对车用高压共轨柴油机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的影响,汽车工程学报,2011,1(1):P53-599、李国良; 孙万臣; 谭满志; 赖春杰; 陈士宝. 安普尊;GTL/柴油混合燃料发动机瞬态工况下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特徵,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41(6),P1561-1564,EI: 2011471454208310、李国良; 赖春杰; 孙万臣; 谭满志; 陈士宝.生物柴油燃料对柴油机不同负荷工况微粒粒度分布的影响,热科学与技术,2011,10(3),P264-26811、赖春杰,孙万臣,李国良,谭满志,陈士宝,李骏,窦慧莉.BTL/柴油混合燃料对柴油机瞬态工况微粒粒度分布的影响,内燃机工程,2012,33(6),P 45-51+57 EI:2013021589528312、孙万臣,孙士龙,王晓丹,李国良,赖春杰.燃料挥发性对高压共轨柴油机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的影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43(3),P619-625,EI:2013321658820913、李鲁宁,孙万臣,李文祥,王晓丹,李国良,雷超,赖春杰.车用重型柴油机二级增压系统模拟及试验研究,车用发动机,2013,204(1),P56-6014、杜家坤,孙万臣,王晓丹,李国良,谭满志,赖春杰. GTL 添加比例对高压共轨柴油机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的影响,内燃机学报,2013,31(3),P241-247 。EI:2013261644845715、An Puzun, Sun Wanchen,Li Guoliang, Tan Manzhi, Lai Chunjie, Chen Shibao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About Emissions In A Common-rail Diesel Engine With Biodiesel Blends,627,IEEE 能源与环境国际学术会议(ICEE2011),EI:20120914816475 所获专利1、田震,孙万臣,赖春杰,李鲁宁,李国良,谭满志.车用柴油机排气微粒粒度分布稀释系统,专利号:ZL201120481752.6,授权日:2012.7.112、李建祥,孙万臣,田震,李国良,谭满志.车用柴油机压力感测器套筒,专利号:ZL201220740805.6,授权日:2013.7.33、孙万臣,李鲁宁,李国良,田震,谭满志,程鹏,王晓丹,赖春杰.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控制装置,专利号: ZL201320050049.6,授权日:2013.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