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甘草


蜜甘草

文章插图
蜜甘草【蜜甘草】蜜甘草,是大戟科、叶下珠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皆可入药,秋採收,鲜用或晒乾 。味苦,凉;清热利湿,清肝明目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蜜甘草
拉丁学名:Phyllanthus ussuriensis Rupr et Maxim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蔷薇亚纲
科:大戟科
属:叶下珠属
种:蜜甘草
分布区域:俄罗斯东南部、蒙古、朝鲜和日本
形态特徵一年生草本,高达60厘米;茎直立,常基部分枝,枝条细长;小枝具棱;全株无毛 。叶片纸质,椭圆形至长圆形,长5-15毫米,宽3-6毫米,顶端急尖至钝,基部近圆,下面白绿色;侧脉每边5-6条;叶柄极短或几乎无叶柄;托叶卵状披针形 。
蜜甘草

文章插图
蜜甘草花雌雄同株,单生或数朵簇生于叶腋;花梗长约2毫米,丝状,基部有数枚苞片;雄花:萼片4,宽卵形;花盘腺体4,分离,与萼片互生;雄蕊2,花丝分离,药室纵裂;雌花:萼片6,长椭圆形,果时反折;花盘腺体6,长圆形;子房卵圆形,3室,花柱3,顶端2裂 。蒴果扁球状,直径约2.5毫米,平滑;果梗短;种子长约1.2毫米,黄褐色,具有褐色疣点 。花期4-7月,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甘草多生长在乾旱、半乾旱的沙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引黄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繁殖 。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 。喜乾燥气候,耐寒,野生在乾旱的钙质上,排水良好的、地下水位低的砂质壤土栽培 。忌地下水位高和涝洼地酸性土壤 。土壤中性或微硷性为好 。分布範围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俄罗斯东南部、蒙古、朝鲜和日本都有分布 。主要价值药用价值1,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2,甘草有广泛的医疗功效 。其最常见的用途包括减轻呼吸困难,如感冒,喉痛,支气管炎,过敏,甚至肺结核,这是因为它具有祛痰的作用 。由于其溶解粘液的特性,因此越来越多的套用于现代咳嗽糖浆中 。它还是口腔和胃溃疡的常规治疗措施 。此外,甘草还被认为有倾泻剂的作用 。这种草药还可以作为抗病毒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和眼,口腔或生殖器疱疹 。3,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医临床上主要作为缓和剂 。缓解咳嗽,祛痰,治疗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质酮类作用,对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有良好功效;甘草製剂能促进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甘草的黄酮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 。4,甘草有助于减少经前综合症和绝经期症状 。除了这些以外,它还可以防止发生高血钾或提高血液中钾的水平,因为钾处于这两种极端情况都可以引起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容易导致心脏骤停,甚至死亡 。然而,不建议大剂量服用甘草,因为甘草含有的化合物会引起低钾血症和增加血压的问题 。5,甘草次酸对大白鼠移植的OberlingGuerin骨髓瘤有抑制作用,甘草酸单铵盐、甘草次酸钠及甘草次酸衍化物之混合物,对小白鼠艾氏腹水癌及肉瘤均有抑制作用,即使口服亦有效 。6,甘草还广泛套用于食品工业,精製糖果、蜜饯和口香糖 。甘草浸膏是製造朱古力的乳化剂,还能增加啤酒的酒味及香味,提高黑啤酒的稠度和色泽,製作某些软性饮料和甜酒;香菸矫味 。在化工、印染工业中,甘草也广有用途 。综合利用甘草提取物可添加到啤酒、饮料、糖果等食品中,以增加上述食品的营养水平 。在香菸中添加甘草或其提取物,不仅可降低或缓解菸草对人体的毒害,还可使香菸的口感更好 。此外,含甘草成分的牙膏、口腔洗漱液以及口腔含片等具有无毒无刺激、杀菌洁齿、香甜多泡等特点,是理想的口腔清洁剂 。由于甘草甜素的甜度是蔗糖的50倍,其作为甜味、调味等添加剂已广泛套用于食品工业 。当前,在各类食品生产中,已广泛使用甘草及其提取物作添加剂 。如在糖果生产中可用甘草甜素代替砂糖,在饮料生产中可用甘草甜素代替蔗糖,在啤酒生产中加入适量甘草甜素不仅可除去苦涩味,而且可使啤酒泡沫丰富持久,风味独特 。甘草黄酮是很好的複合型天然抗氧化剂,以甘草黄酮类和类黄酮类为主的抗氧化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与关注 。甘草黄酮能深入皮肤内部并保持高活性,可有效抑制黑色素生成过程中多种酶的活性,美白祛斑效果显着 。另外,甘草还具有防止皮肤粗糙和抗炎、抗菌的功效,为众多国内外高档化妆品的重要原料 。如用甘草提取物可配製护肤霜、祛斑霜等化妆品,这类产品集化妆品与药物霜于一身,深受人们的欢迎 。甘草废渣可用于生产绝缘人造板、食用菌培养基和肥料等,还可用于生产稳定剂和灭火剂以及粘着剂和散开剂等 。甘草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 。甘草在营养期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含量分别约为14%、7%、19%、7%,营养成份较高,是乾旱、半乾旱地区优良的冬春牧草或辅助性草料 。此外,甘草还具有固沙、改良土壤及改善生态环境等作用 。甘草根部的根瘤菌有固氮的作用,有助于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品质 。甘草具有发达的根系和根茎,并能在地表以下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状侧根和地下茎,这对乾旱地区的防风固沙、维护生态平衡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栽培技术种子处理甘草种子种皮坚硬,透水透气性差,硬实率高,不易发芽,播种前需进行处理以提高发芽率 。可採用碾压法和浓硫酸浸种法 。用碾压法处理种子时勿碾伤种胚,否则影响发芽率 。浓硫酸浸种法用98%的硫酸与种子按照1 ∶1的比例混合併搅拌均匀,处理1~2h后,用清水反覆沖洗种子,处理好的种皮上会有不同程度的麻点,之后将处理好的种子摊开,晾晒至半乾,待播 。选地整地育苗地要求有机质含量大于1.2%,有灌溉条件或喷灌条件的熟化土 。播种前每667㎡深施基肥3000kg,灌足底水,深翻30cm,耙耱平整待播 。移栽地和直播地要求:沙壤土、沙质灰钙土,有机质含量不小于0.7%,有灌溉条件 。前一年伏翻和秋翻各1次,播前深施基肥2500kg,灌足底水,深翻耙平 。播种播种时期春播: 有灌溉条件的地区4月中旬,旱作地区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 。注意晚霜冻害,风沙危害频繁的地区应避开风蚀沙埋季节 。夏播:雨季抢墒播种,最晚不迟于7 月中旬 。7月下旬以后播种,影响幼苗越冬率 。播种方式条播:採用播种机或耧条播 。行距30~40cm 。撒播:适合不利于整地的半流动沙地 。穴播:地形複杂、起伏较大的地块 。每穴4~5粒种子 。下种量与播种深度 育苗地每667㎡下种量4~6kg 。旱地条播下种量不少于1.5kg,撒播2~2.5kg,穴播1~1.2kg 。第2年起苗10万~12万株 。播种深度:以2~2.5cm为宜,播后覆土稍加镇压 。育苗育苗方法播前每667㎡施入磷酸二铵20kg,地下害虫危害严重地块,可用5%地虫硫磷颗粒剂每667㎡1.5~2kg拌毒土均匀撒入播种沟内 。育苗地以作畦为好,小畦面积以66.7㎡大小为宜,用宽锄在平整好的小畦内开宽10cm、深3cm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播沟内,播后覆土,稍加镇压 。行距30cm,便于锄草和鬆土 。苗期管理适时灌水,苗期一般需灌水3~4 次,漏水、漏肥的风沙地还要适当增加灌水次数 。出苗期注意板结 。苗出齐后灌第1次水,苗高7~10cm灌第2次水,分枝期灌第3次水 。结合灌水每667㎡追尿素8~10kg 。除草鬆土做到早除、勤除 。分枝期追一次肥 。移栽定植种苗要求移栽前一天开始起苗,先贴苗垄开一深沟,挖到甘草苗根下端,顺垄逐行採挖 。起出的甘草苗要分级扎捆,每捆200根 。移栽时间适宜移栽时间为早春萌发期和深秋休眠期 。移栽定植按苗粗、苗长分类移栽,便于科学管理,合理施肥 。坑深不少于40cm,直栽于沟内,用苗量75000~105 000株·hm-2 。田间管理除草甘草育苗生长缓慢,易受杂草影响,必须加强除草 。追肥一般追肥2~3次,每次追二铵15kg,磷肥1kg,追后立即浇水 。浇水种植第2年的甘草一般不需要浇水,具体视墒情而定,十分乾旱的,可酌情浇水1~2次 。病虫防治危害甘草最严重的害虫是跗粗角营叶甲( Diorhabdd tarsalis Weise1) ,它是叶甲科营叶甲亚科的食叶害虫,是发展甘草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 。防治方法:以敌敌畏、敌百虫1000倍的混合液于上午11时前喷雾,杀虫效果最佳 。其他病虫害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地下害虫有蛴螬、地老虎、蝼蛄等,主要危害幼苗和根部 。防治方法: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2%~0.3%进行拌种 。另外,用生长素1号和4号、5号拌种,可提高田间出苗率3%~ 5%,能促进幼苗生长,减轻其危害程度 。地上害虫有蚜虫、红蜘蛛、潜叶蛾、菜青虫等,主要危害茎叶 。防治方法:40%氧化乐果2500倍液喷雾,一般连用2~3次即可完全控制,用药间隔10~15d 。鏽病、白粉病,可用15%粉锈宁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褐斑病,为半知菌危害叶片 。病斑边缘褐色,中间灰褐色,在病斑的正反面均有灰黑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65%或50%的代森锌500倍液喷雾 。根腐病,幼苗生长异常,幼根变褐色 。为增加其抗病性,应以防为主,于苗后2~5片叶时喷50%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500倍液1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