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办法

青海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办法【青海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办法】为加强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保护人民民众生命财产和公路基础设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青海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办法》 。该《办法》经2011年11月30日青海省人民政府第9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1年12月2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84号公布 。该《办法》分总则、源头管理、通行管理、法律责任、附则5章39条,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
基本介绍中文名:青海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办法
类别:管理办法
相关法律:《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国家:中国
修改决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涉及的规章、规範性档案清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7〕40号)精神,省政府对现行有效的115件政府规章进行了清理 。青海省人民政府决定修改的省政府规章一、将《青海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修改为:“载运不可解体物品的超限运输车辆上路前,承运人应当按照规定向公路管理机构申请公路超限运输许可 。”第三十条修改为:“车辆违法超限运输的,由公路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按下列规定给予处罚:“(一)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未超过4.2米、总宽度未超过3米且总长度未超过20米的,可以处200元以下罚款;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未超过4.5米、总宽度未超过3.75米且总长度未超过28米的,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超过4.5米、总宽度超过3.75米或者总长度超过28米的,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二)二轴货车其车货总质量限定标準为18000千克,车货总质量超过限定标準,未超过1000千克的,予以警告;超过1000千克的,每超1000千克罚款500元,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三)三轴货车其车货总质量限定标準为25000千克,车货总质量超过限定标準,未超过1000千克的,予以警告;超过1000千克的,每超1000千克罚款500元,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四)三轴汽车列车其车货总质量限定标準为27000千克,车货总质量超过限定标準,未超过1000千克的,予以警告;超过1000千克的,每超1000千克罚款500元,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五)四轴货车其车货总质量限定标準为31000千克,车货总质量超过限定标準,未超过1000千克的,予以警告;超过1000千克的,每超1000千克罚款500元,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六)四轴汽车列车其车货总质量限定标準为36000千克,车货总质量超过限定标準,未超过1000千克的,予以警告;超过1000千克的,每超1000千克罚款500元,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七)五轴汽车列车其车货总质量限定标準为43000千克,车货总质量超过限定标準,未超过1000千克的,予以警告;超过1000千克的,每超1000千克罚款500元,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八)六轴及六轴以上汽车列车其车货总质量限定标準为49000千克,其中牵引车驱动轴为单轴的,其车货总质量限定标準为46000千克,车货总质量超过限定标準,未超过1000千克的,予以警告;超过1000千克的,每超1000千克罚款500元,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有前款所列多项违法行为的,相应违法行为的罚款数额应当累计,但累计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 。”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84号《青海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办法》已经2011年11月30日省人民政府第9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省 长 骆惠宁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青海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保护人民民众生命财产和公路基础设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治理货运车辆违法超限超载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超限运输是指车货外廓尺寸和轴荷、总质量超过国家规定标準的货运车辆,擅自在公路上行驶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超载运输是指超过核定载质量的货运车辆,擅自在公路上行驶的行为 。第三条 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工作应当坚持政府主抓、部门联动、源头管控和通行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建立健全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联席会议和行政执法联动制度,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治超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确保治超工作有效实施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依据职责分工,负责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质监、发改、监察、安监、国土、经济等有关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相互配合,做好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公安等部门,应当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接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行为和违法管理行为的举报、投诉,并及时查处案件 。第二章 源头管理第七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销售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準规定的货运车辆(含挂车,下同)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改变货运车辆的外廓尺寸和主要承载构件 。改变外廓尺寸和主要承载构件的货运车辆,未经批准不得在公路上行驶 。第八条对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标準、《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和《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货运车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进行车辆登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不得发放道路运输证 。第九条 对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準规定或虚假标定技术数据的货运车辆,相关部门应当通知违规生产企业自行召回处理 。对销售超出国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批准车型範围产品的企业,由工商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第十条 公安、交通、质监和工商等部门应当及时查处从事或使用非法拼装、改装货运车辆的行为 。对检查发现的非法改装、拼装货运车辆,应当依法责令货运车辆的单位或者货运车辆所有人自行拆解 。对驾驶非法改装、拼装外廓尺寸和主要承载构件货运车辆的驾驶人,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给予处罚;对从事非法改装、拼装货运车辆的企业,或无营业执照从事非法拼装、改装货运车辆的企业,由工商部门依法予以查处或取缔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改、质监、交通、公安、工商、经济等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货运车辆改装、维修、销售企业资质条件的监督管理 。对企业执行国家许可的车型及技术参数标準和经营等行为,应当依法进行检查或者联合执法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监管,查处违反行驶证核定载质量的充装行为,并会同有关部门对因车辆超限超载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进行调查处理,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所管辖区域内的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企业、货物运输站(场)、货物集散站(场)和厂(矿)装载点的登记、统计、核查工作,确定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名单,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前款所称货物集散站(场)和厂(矿)装载点,是指货运量较大、容易发生超限超载的工矿产品、化工产品、农副产品、建材等货物集散站(场)和生产加工企业装载现场 。第十四条 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应当安装合格的称重和计量设备,建立健全货运车辆驾驶和放行岗位职责及责任追究制度 。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工作人员应当在货物装运前对货运车辆及驾驶员的道路运输证和从业资格证进行查验登记,并不得有下列行为:(一)为无牌无证或者证照不全的车辆装(配)载货物;(二)违反国家规定限制标準和核定载质量,为车辆装(配)载货物;(三)为货运车辆提供虚假装载证明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重点货运源头单位信誉考核和货运驾驶人员诚信考核制度,加强对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和其他装载现场的监督管理,并採取巡查或者派驻行政执法人员的方式,依法履行以下监督管理职责:(一)监督检查货运车辆驾驶和货物装(配)载、车辆放行的岗位职责及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二)监督检查货物装(配)载和货运车辆放行行为;(三)依法处理违反规定的货物装(配)载行为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涉及其他部门执法职责範围的违法行为时,应当及时抄告或者移送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应当及时进行查处并反馈处理情况 。第三章 通行管理第十六条 公路上行驶货运车辆的车货外廓尺寸、轴荷和总质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标準或者公路、公路桥樑、公路隧道交通警示标誌标明的限载标準 。第十七条 运输不可解体货物和超过标準确需上路行驶的车辆,承运人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承运人应当按照《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载明的时间、路线、时速等要求行驶,并悬挂明显标誌 。公路管理机构批准超限运输车辆在公路上行驶,影响交通安全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当地同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第十八条 设立超限超载检测站应当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交通主管部门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建设 。超限超载检测站应当具有与公路交通流量相适应的固定或流动检测设备、检测辅道、监控装置和卸货场地 。新建公路按照规划需要设立超限超载检测站的,应当将超限超载检测站作为公路附属设施的组成部分,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与公路同步设计、建设、运行 。第十九条 交通主管部门负责超限超载检测站检测称重和场站日常管理工作;公安机关负责维护超限超载检测站的交通和治安秩序,依法查处妨碍执行公务的违法行为;其他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工作需要进驻超限超载检测站 。第二十条 公路管理机构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在超限超载检测站对货运车辆实施路面检测,也可以根据路面情况,利用流动检测设备在公路出入口、货物集散地、装载点或者易发生超限超载运输行为的路段实施流动检测 。第二十一条 公路管理机构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进行路面检测时,被检测货运车辆应当按照指示标誌或者执法人员的指挥驶入指定的区域接受检测,不得故意堵塞公路或者检测站点通道,强行通过检测站点扰乱超限超载检测秩序,或者採取短途驳载等方式逃避超限超载检测 。第二十二条 公路管理机构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检测确定为超限超载的货运车辆,应当出具检测单据,不得凭目测或者经验判断货运车辆是否超限超载 。经检测认定的超限超载货运车辆,承运人应当採取自行卸载、分装等改正措施,消除违法状态 。卸载、分装后的货运车辆应当经过复检,符合规定标準后方可上路行驶 。第二十三条 承运人无法自行保管、分流的卸载货物,由承运人临时存入超限超载检测站的卸货场,由承运人与卸货场仓储经营人签订仓储保管契约 。卸货场应当在3日以内对卸载货物免费保管 。对需要保价保管或者超过3日免费保管期限的货物,保管的收费标準,按照省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标準执行 。对于超过保管契约期限的卸载货物,公路管理机构等部门应当告知承运人按时清理;未按时清理的卸载货物,公路管理机构等部门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第二十四条 超限超载、混装运输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货运车辆,不得在超限超载检测站现场实施卸载,由所在地公安机关及安全监管部门引导至具有安全卸载设施和条件的场所卸载 。第二十五条 高速公路和收费公路入口应当配备称重检测设备,经检测认定的违法超限超载货运车辆不得驶入高速公路和收费公路 。第二十六条 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在高速公路和收费公路入口设立绿色通道,为符合规定的货运车辆提供方便快捷的通行条件,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收通行费用、优先通行 。经检测认定符合绿色通道通行规定的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的,应当按照规定缴纳通行费用、公路赔偿费,由公路管理机构实行现场告诫、登记,并将超限超载运输违法信息抄告车籍所在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第二十七条 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在农村公路(县道、乡道、村道)设定明显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的警示标誌,在乡道、村道的出入口设定必要的限高、限宽设施,但是不得影响消防和卫生急救等应急通行需要,不得向通行车辆收费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各相关责任单位应当组织对超限超载的货运车辆进行责任倒查,倒查装载、配载的重点货运源头单位、车辆生产或者改装企业、车辆所属单位、途经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等单位或者个人的过错责任 。第四章 法律责任第二十九条 重点货运源头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未安装合格的称重和计量设备的;(二)未建立货运车辆驾驶和放行岗位职责及责任追究制度的;(三)货物装运前对货运车辆及驾驶员的道路运输证和从业资格证不进行查验登记的; (四)为无牌无证或者证照不全的货运车辆装(配)载货物的;(五)为货运车辆提供虚假装载证明的 。第三十条 货运车辆超过国家限载或者公路、公路桥樑、公路隧道交通警示标誌标明的限载标準,擅自在公路上行驶的,由公路管理机构责令改正,造成损害的承担赔偿责任,可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一)超过车货轴荷、总质量规定标準未达百分之五的,给予警告;(二)超过车货轴荷、总质量规定标準百分之五以上不足百分之三十的,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三)超过车货轴荷、总质量规定标準百分之三十以上不足百分之五十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四)超过车货轴荷、总质量规定标準百分之五十以上不足百分之百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五)超过车货轴荷、总质量规定标準百分之百以上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六)超过国家规定车货外廓尺寸标準或者交通警示标誌标明限高、限长、限宽标準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超过核定载质量的货运车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并依照有关规定对机动车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给予记分处理 。第三十二条 公路管理机构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于同一运输行为既超过国家限载规定标準,又超过核定载质量,已由一个行政机关给予罚款处罚的,另一个行政机关不得再给予罚款的处罚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的规定,货运车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公路管理机构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处罚数额上限予以处罚;对公路造成损坏的,应当按照损坏程度给予赔偿:(一)超限超载货运车辆拒不卸载的;(二)拼装、改装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拒不拆解改正的;(三)安装或者加装影响超限超载检测装置,逃避超限超载检测的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对货运车辆超标準装载并放行上路的,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可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一)超过车货轴荷、总质量规定标準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二)超过车货轴荷、总质量规定标準百分之三十以上不足百分之五十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三)超过车货轴荷、总质量规定标準百分之五十以上不足百分之百的,处一万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四)超过车货轴荷、总质量规定标準百分之百以上的,处以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 对车籍不在本省的违法超限超载货运车辆,除按本办法规定处罚外,实施处罚的部门应当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违法情况抄告车籍地有关监管部门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未落实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措施,致使本地区违法超限超载运输现象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行政监察机关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法追究主管领导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相关责任管理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行政监察机关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一)对违法超限超载货运车辆未採取有效措施消除违法状态的;(二)未经检测称重即对货运车辆进行处罚的;(三)未经卸载擅自放行超限超载货运车辆的;(四)未按有关规定对超限超载货运车辆进行处罚的;(五)其他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行为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监察机关或者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相关责任管理部门的上级管理机关,应当根据交通主管部门定期抄报的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违法情况,对有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第三十八条阻碍公路管理机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执行职务,以及强行沖卡、聚众扰乱检测秩序、故意堵塞运输通道或者检测站点通道,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第三十九条本办法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相关报导经青海省人民政府第9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青海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办法》将于2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这标誌着今后我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将有法可依 。该《办法》共五章39条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关于治超工作的方针政策,着眼青海治超工作实际,强调了政府的责任和综合治理,强化了部门协作 。明确规定了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工作将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下,按政府主抓、部门联动、源头管控和通行监管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为确保治超工作的有效实施,《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治超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依据职责分工,负责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 。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执行联席会议和行政执法联动制度,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