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花果园的“前世今生”:从700多年的老地名到如今的大型城市综合体…… 贵阳花果园历史之最( 二 )


关于解放前后花果园的历史,李熙贤曾在回忆录《岁月留痕》中有过讲述:1944年11月至解放,花果园属贵阳市第六区公所第五保沙山村建置 。沙山村辖花果园、彭家湾、五里关自然村,分为9甲,955人 。1949年11月15日以前,花果园的门牌从西舍1号起,经关上、过下寨、到上寨158号止,住有居民、农民160多户,500多人,是个典型的山村,周边主要种植蔬菜,供应城里居民 。
解放后,贵阳西南的交通要道
据李熙贤介绍,贵阳解放后,花果园一带起初仍是农村,属贵阳市六区沙山行政村 。解放初期花果园农户的住地分三类:一是寨子,分为上寨、下寨两个寨,大多数是老住户 。二是居住点,分别在小团坡、西舍、关关上、农场上(小狮子山脚)、大狮子山脚、对门坡、鲤鱼沟等区域;三是散居户,“这些农户住得山一家水一户的,离得比较远,比如河滨公园(今市老干活动中心)、贵惠路等地 。”
李熙贤介绍,1955年3月,花果园的农业人口,隶属贵阳市黔灵区第二乡辖 。同年8月,花果园建立了贵溪蔬菜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80户,人口320人,其中社员202人 。1958年4月21日,花果园由花溪区划归南明区建置 。
随着国家快速工业化,贵阳城区也向外拓展 。花果园这个原来的乡村,在短短几十年间,逐渐也变成了城区 。同时,花果园历史上形成的贵阳西南出口的交通区位优势也逐渐凸显出来 。
《潮涌南明: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书中写道,贵阳解放初期,市政府就着手改造次南门通往花溪去惠水等地的道路,1958年加以扩建成沥青路面,称为贵溪路(1989年扩建更名为花溪大道) 。1960年前后,浣纱路和贵溪路呈X型交叉形成路口,花果园成为贵阳南下的交通要道 。这一时期,花果园周边修建了省机械化施工公司、省总工会等大中型单位40个 。
20世纪后半叶,花果园修建了2街3路1桥,即花果园街、花果园后街;花溪大道北段、狮峰路、沙波路;花果园立交桥 。
1993年12月,花果园立交桥竣工通车仪式
其中,建成于1993年底的花果园立交桥,是贵阳市90年代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志性工程,贵州省第一座互通式立交桥和当时西南地区最大的立交桥 。该桥的建立,开辟了贵阳城市建设历史上的新纪元,也让原本空旷而稀疏的花果园,初具现代化城市的风范 。
1990年前后的花果园交叉路口
交通发达,花果园一带的物流市场也逐渐兴起 。20世纪90年代起,花果园开始形成的贵州农贸大厦为中心的物资集散地,建成多个农副产品的批发零售市场 。同时,花果园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建成,形成了副食品、茶叶、烟草等多个专业市场 。1997年,贵州大型的家用电器批发零售市场——星云家电城建立 。
大型城市综合体崛起,旧貌换新颜
进入21世纪,按照发展规划,贵阳中心城区以老城区为中心,实施“北拓、南延、西连、东扩” 的空间发展策略,而花果园、五里冲等区域正好处于几何中心位置 。
不过,多年来贵阳城市向外扩展,外来人口不断增多,包含彭家湾、五里冲在内的花果园片区,新建民房多,多年来的发展中成为当时全省最大的单体城中村和棚户区 。由于缺乏规划、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脏、乱、差”逐渐成了这一带的代名词,改变迫在眉睫 。
面对这一全国最大的单体棚户区改造工程,政府确立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开发思路,制定系列独创性的工作措施,启动花果园棚户区改造这一民生工程和生态工程 。2010年,贵州本土企业宏立城集团承担起这一城市化进程中攻坚克难的重担,总投资1000亿元,开发建设“花果园”项目 。项目涵盖花果园、彭家湾、五里冲等区域,总拆迁户数2万多户,涉及拆迁人口10多万人,拆迁面积400多万平方米;总开发面积10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830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