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

文章插图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土壤物理性质之一 。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 。土壤质地与土壤通气、保肥、保水状况及耕作的难易有密切关係;土壤质地状况是拟定土壤利用、管理和改良措施的重要依据 。肥沃的土壤不仅要求耕层的质地良好,还要求有良好的质地剖面 。虽然土壤质地主要决定于成土母质类型,有相对的稳定性,但耕作层的质地仍可通过耕作、施肥等活动进行调节 。
基本介绍中文名:土壤质地
外文名:soil texture
分类标準:国际制、卡庆斯基制、美国制等
特点:抗旱能力弱,易漏水漏肥
测定方法:密度计、吸管法、雷射法等
作用:指导农业生产
学科:土壤学
基本概念土壤中各粒级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比组合,叫做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是土壤的最基本物理性质之一,对土壤的各种性状,如土壤的通透性、保蓄性、耕性以及养分含量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是评价土壤肥力和作物适宜性的重要依据 。不同的土壤质地往往具有明显不同的农业生产性状,了解土壤的质地类型,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价值 。土壤质地分类土壤矿物质是由风化与成土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组成 。土粒大小不同,其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有很大差异 。可按照土粒粒径的大小及其性质分成若干粒级 。世界各国通常有不同的土壤粒级的划分标準 。卡庆斯基制土粒分级卡庆斯基制为双级分类法,即按物理性砂粒(>0.01mm)和物理性粘粒(<0.01mm)的质量分数,将土壤划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九级,如下表所示 。卡庆斯基质地分类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根据物理性粘粒含量,将土壤分为三大质地类型九种质地,通过查表确定;根据砂粒(砂质)、粗粉粒(粗粉质)、中细粉粒(粉质)、粘粒含量(粘质),进一步划分质地,确定质地详细名称,格式为“第二优势粒级+第一优势粒级+质地名称”;根据石砾含量,在质地详细名称之前加上石质描述,石砾含量小于0.5%为非石质土,0.5%~5%为轻石质土,5%~10%为中石质土,大于10%为重石质土 。卡庆斯基制的质地分组中考虑到土壤类型不同,对草原土壤及红黄壤、灰化土类和硷化及强硷化土壤有不同质地分组标準 。中国(1978)拟定的土壤质地分类是按沙粒、粉粒和粘粒的质量分数划分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11级的,如表 3.2所示 。根据石砾含量,当其小于1%时为无砾质(质地名称前不冠名),1%-10%时为少砾质,大于10%为多砾质 。
土壤质地

文章插图
卡庆斯基制土壤质地分类标準美国土壤质地分类制美国土壤质地分类标準是由美国农业部制定的,它採用三角坐标图解法 。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代表黏粒(〈0.002mm)、粉粒(0.002~0.05mm)及砂粒(0.05~2mm)的含量(%) 。如图中八点代表含黏粒15%、砂粒65%、粉粒20%,故这三种不同粒级共同组合成的土壤质地名称为砂质壤土 。B点代表含黏粒35%、粉粒33%、砂粒32%,三者共同组合成的土壤质地名称为黏壤土 。
土壤质地

文章插图
国际制在国际制中,根据粘粒含量将质地分为三类即:粘粒含量小于15%为砂土类、壤土类,粘粒含量15%~25%为粘壤土类,粘粒含量大于25%为粘土类;根据粉砂粒含量,凡粉粒含量大于45%的,在质地名称前冠“ 粉砂质”;根据砂粒含量,凡砂粒含量大于55%的,在质地名称前冠“砂质” 。国际制的质地分类标準如下图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