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茎突部局限性疼痛


桡骨茎突部局限性疼痛

文章插图
桡骨茎突部局限性疼痛【桡骨茎突部局限性疼痛】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主要表现为桡骨茎突部局限性疼痛 。本病起病缓慢,逐渐加重,出现腕部拇指一侧的骨突(桡骨茎突)处及拇指周围疼痛,拇指活动受阻,在桡骨茎突处有压痛及摩擦感,有时在桡骨茎突有轻微隆起豌豆大小的结节 。若把拇指紧握在其他四指内,并向腕的内侧(尺侧)作屈腕活动,则桡骨茎突处出现剧烈疼痛 。在急性期,局部可有肿胀 。当肿大的肌腱通过狭窄的腱鞘这一“隧道”时,拇指在屈仲时,会发生响声,对此又有“弹响指”之称 。
基本介绍症状名称:桡骨茎突部局限性疼痛
科室:骨科、神经内科
部位:上肢
病因在桡骨茎突的凹面上有一坚强的韧带(伸肌支持带)附着,形成一鞘管 。其中有拇长展肌及拇短伸肌肌腱通过 。拇指在手的功能上占有重要地位 。手及腕的劳动骤然增加时可损伤肌腱及鞘管,出现疼痛 。诊断主要表现是腕桡侧疼痛,可向手及前臂放射 。拇指活动无力 。倒热水瓶时疼痛明显 。可有弹响和闭锁 。局部可见有小的隆起,并能触及到小的硬结,有压痛 。Finkelstein试验即握拳尺偏实验:拇指握于掌心,然后握拳,轻轻尺偏腕关节,桡骨茎突出现剧痛者为阳性 。鉴别桡骨茎突部局限性疼痛1.屈指肌腱腱鞘炎 本病多见于拇指、中指和环指,发病部位在掌骨头相对应的屈指肌腱腱鞘起始部 。当手掌握物时,腱鞘受到物体和掌骨头的挤压而损伤,腱鞘长期摩擦而逐渐形成狭窄,相对应的肌腱亦可变成梭形或葫芦开膨大,肌腱滑动发生困难,手指屈伸时产生板机样动作或弹响声,故本病又称为板机指或弹响指 。本病治疗早期可採用保守治疗包括局部固定、理疗、热敷、中药熏洗等 。亦可腱鞘内注射类固醇类药物,但注射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一般每周一次,3~5次为一疗程 。如仍无效者,可考虑手术纵行切开狭窄腱鞘,必要时可纵物切除一小条腱鞘 。术后24小时后练习手指屈伸活动 。
桡骨茎突部局限性疼痛

文章插图
2.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腕部桡骨茎突骨槽与上方腕背侧韧带共同形成一骨纤维性管道,拇短伸肌腱和拇长展肌腱经过这一鞘管后折成一定角度,当拇指及腕部活动时,肌腱与鞘管摩擦而易产生腱鞘炎 。如果同时存在鞘管内迷走肌腱,则更易产生腱鞘炎,本病女性多于男性,主要表现为桡骨茎突处局限性疼痛,有时可放射至手、肘、肩部、腕部及拇指活动时可加重疼痛,握拳尺偏试验阳性 。本病早期保守治疗同前 。保守治疗无效者建议手术治疗 。术中注意探查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腱两个腱鞘 。如有迷走肌腱,须切除之 。术中还应注意勿损伤神经和血管,术后鼓励早期活动 。3.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肱二头肌长头位于肱骨大、小结节之间形成的结节间沟内 。当肩关节活动时,此肌健即在沟内滑动和摩擦,过度活动可引起腱鞘炎 。本病也可因肩袖损伤、钙盐沉着,肩关节内病变等累及腱鞘而造成腱鞘炎 。本病多见于中年人,是肩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多数学者认为是单一疾病,应与肩周炎分开 。主要临床症状为肱骨结节间沟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抗阻力屈肘和前臂旋后时疼痛加剧 。早期治疗除上述保守治疗外,还应避免提拳重物及外伤 。手术治疗仅适用于个别病例 。手术将肱二头肌长头切断,远端与肱二头肌短头缝合或固定于肱骨上端,效果很好,但肩部功能完全恢复需6个月 。4.肌腱炎 肌腱炎是肌腱组织内发生退行性改变,单纯肌腱炎是跟腱和肱二头肌腱等发生自发性断裂的主要原因 。其典型的病理改变包括肌腱细胞内细胞器减少,粘多糖和水分减少,胶原纤维直径增粗和明暗带增加 。一般认为上述病理改变与肌腱内血供减少有关,上述病理改变结果导致胶原纤维的力学性能下降,最终导致肌腱发生自发性断裂 。临床上常见的跟腱和肱二头肌腱断裂多发生于运动员和中年以上病人 。对于急性完全性肌腱断裂者,应予手术修补 。而对慢性部分损伤者可予保守治疗 。5.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临床比较常见,好发于足部,多见于青壮年 。囊肿一般发展缓慢,除局部肿块外,很少有症状,偶尔局部酸痛 。个别囊肿发生于腕管或踝管内,可压迫神经引起相应症状 。少数囊肿能自行消失,亦不再复发 。多数囊肿可持续增大或存在,应予治疗 。早期可予保守疗法,常用局部挤压破裂或用针头将囊液抽出后注射类固醇类药物 。保守治疗无效者可予手术切除 。预防该病与劳累损伤有关 。骤然增加手及腕部的劳动强度会诱发该病 。一次大量洗衣服、织毛衣是常见诱发因素 。中老年人劳动量要适当,避免劳动量及强度的突然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