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云龙


由云龙

文章插图
由云龙【由云龙】由云龙(1876-1961),字夔举,别号定庵,姚安县栋川镇北街人,清末举人 。历任永昌知府、云南省教育司司长、护国军总司令部秘书长、云南省代省长,解放后任第一、第二届云南省政协副主席 。着作有《定庵题跋》、《石鼓文江考》、《滇故琐录》、《东游日记》、《北征日记》等 。曾任国史馆纂修併兼姚安县誌局长,总纂民国《姚安县誌》,为民国志书中的上乘之作 。
基本介绍本名:由云龙
所处时代:清朝
出生地:云南姚安
出生时间:1877 
去世时间: 1961.4.20
主要作品:《楹联录存》、《定庵楹联》
主要成就:云南省政协副主席
人物介绍由云龙 (1877-1961.4.20),字程孙,号夔举,晚号定庵,云南姚安人 。光绪丁酉科举人,京师大学堂毕业,曾留学日本 。人物简历1908年创办云南日报,曾任唐继尧秘书长,滇西军政协理大理等五府一厅自治总理,永昌知府,保山县事,云南教育司司长,政务厅厅长,省议会议长,代理省长等职 。倡导实业,参预创办昆明耀龙电力公司和昆明自来水公司 。
由云龙

文章插图
作品1927年后,潜心着述 。历七年编成《姚安县誌》,着有《越缦堂读书记》、《定厂诗话》、《定庵题跋》、《石鼓文汇考》等 。雅好楹联,有《楹联录存》、《定庵楹联》存世 。1950年推举为云南省人民代表、政协副主席,云南省文史馆主任委员 。协助周恩来总理处理中缅划界事宜,由云龙善书法,初学颜柳,篆摹石鼓文,隶临石门颂、华山碑 。间写墨梅、山水 。由云龙酷爱收藏,除了先贤书画,有图书12万册,后均捐赠云南各大图书馆 。作品联集笠檐蓑袂平生梦;蓼渚沙坪咫尺迷 。——集查初白、沈石田诗句题昆明定庵别墅贤里义乡留宦绩;青山碧树葬诗人 。——题云南弥渡师範墓巨壑无双,云仍有庆;勛名不朽,灵爽长存 。——题庾泽普墓俎豆千秋,溯前辈流风未远;湖山一桁,比新都乡景如何 。——题昆明杨升庵祠称耆宿能文,与高鹗吴麟媲美;有贤郎踵武,继荀尤薛凤成名 。——挽近代名人倪宣三瞻拜仰遗徽,我曾过西川故里;馨香留古郡,人曾传南诏奇文 。——题昆明杨升庵祠爽气朝迎,定将上作祥云,下为甘雨;珠帘暮卷,恰值招来新月,舞罢明霞 。——题昆明西山节烈忆当年,人来观潭水桃花,望古遥集;馨香存片土,我谓似淮南鸡犬,举室皆仙 。——题昆明薛尔望祠,因耻于事清,率妻儿投昆明黑龙潭依然明媚山川,苍狗白云,人世几回伤往事;自笑婆娑风月,绿蓑青箬,江湖满地一渔翁 。——题昆明大观楼与岳阳黄鹤相衡,一样雄奇,各有大名垂宇宙;揽昆明碧鸡之胜,同来眺赏,莫将佳日负春秋 。——题昆明大观楼巴蜀共戎马驰驱,国尔忘身,百战勛名垂柱石;昆华起祠堂巍焕,灵兮未享,千秋俎豆耀湖山 。——题昆明赵又新祠生平概述人物生平由云龙,字程孙,号虁举,晚号定庵,云南姚安人,1908年创办《云南日报》 。1909年,云南省成立教育总会,由云龙任副会长 。辛亥革命成功以后,由云龙先后任永昌府知府,滇西军政府协理 。1915年12月25日,云南护国起义,由云龙任护国军都督府秘书厅厅长,参与运筹 。护国战争是讷管理后,由云龙或二等奖嘉禾勋章,并在故乡建“纪勛坊”一座 。后改任教育厅厅长,任职期间选派优秀人才出国留学,其中卢锡荣、缪嘉铭、龚自知等成为海内名流 。1916年,由云龙出任云南盐运使,力主暂设官运局,以平市价 。此后,唐继尧带兵出征四川,由云龙一度代理云南省省长兼政务厅厅长 。1927年,由云龙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努力发展教育事业 。1961年4月20日,由云龙病逝,享年85岁 。由云龙在滇的遗蹟除了存有姚安由云龙故居以外还存有由云龙诗集、笔记、小说、杂谈、人物誌、地方志等一些遗作,如,《姚安县誌》,历时7年,三易其稿,最终形成68卷的《姚安县誌》 。由云龙亦善丹青,尤长于画梅 。同时,还存有大量藏书,土改时期,为了避免书籍散失,由云龙将所藏12万余册书分别捐献给云南各大图书馆 。家族风云清朝末年,在云南姚安县城中有一座书香气极浓的大宅院,人称"大夫第" 。大夫第中居住着由氏一族,提起由氏五昆仲,当时姚安城中无人不识,无人不敬佩,由氏五兄弟集体亮相于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但均劳苦功高,为边塞之地云南做出过不少贡献,立下了不小功劳 。由家五子按序分别是由驿龙、由云龙、由人龙、由化龙、由宗龙 。(注:由云龙兄弟五人,分别为宗龙、元龙、云龙、犹龙、翔龙 。由家无驿龙这个人,有个驭龙,但只是族弟,由人龙也不是由云龙的亲兄弟,而由人龙的父亲由从礼和由云龙的父亲由从政是堂兄弟) 。五条"龙"各有不凡的人生旅途,其中最出色的当数二子由云龙(由云龙在他家是第三子) 。由云龙一生做官、着书、从工、退隐、从事外交,经历极具传奇色彩!(注:大夫弟是由人龙所修,和由云龙无关)由云龙是中国科举制度的得益者,也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 。他是光绪丁酉(1897)年举子,是年21岁 。甲辰年(1904年)进京会试,年纪不过28岁,按学养,他很可能少年得志 。临上考场,他不知是哪一股神经发了岔,强烈反感应试中的“八股”气,另闢蹊径痛痛快快针砭时局 。文章是很好的文章,但已经“犯上” 。若放在前朝,必定是杨升庵的下场,打你个命悬一线,再流放充军,舍此无二道 。好在那时清王朝自身难保,一群身着长袍马褂,外拖着一条长辫子的儒生们,高谈阔论,奔走呼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已经很时髦,傻瓜才做火上浇油的事 。由云龙免予皮肉之苦,不得“进士”,对于他,兴许是件好事 。从此改入京师大学堂继续读书,遂成一代高级师爷 。仅小由云龙一岁的胞弟由人龙,也是可圈可点的人物 。由人龙是中国比较早的那一批赴日留学生 。他攻读法律,接受民主思想较早,致力于法治救国,是辛亥革命的有功者之一 。他曾任唐继尧都督府军法处长、保山县长,后放任腾越道 。因惠民治邦有才,兴业除弊有德,外交斡旋有功,获大总统授二等嘉禾、三等文虎章 。宦游云南,这个“很不回家”的由人龙对故乡的贡献也是不小的,特别是在发展民族工业和抵制鸦片种植上,民众有颂,史册有撰 。他出资创办的姚安平民织布厂,收乡人男女习艺;他揭发姚安县长违禁,包庇种植鸦片从中获利,敢摸老虎们的屁股,杀一儆百要了县太爷的颈上人头,打击了地方劣绅 。用一句套话吧:他“救民于水火” 。若论光禄人物,远不止上述几位 。尚有刘、杨、鲁、张、黄等众豪俊 。上述几人,堪称代表人物 。(楚雄州文联黄晓萍)传奇人生做官他任过滇西军政协理、永昌知府、保山县事、都督府秘书长、教育司长、政务厅长、秘书长、代理省长 。从文他是“云南日报”的创办者之一,并任编辑和撰稿人 。从工他曾赴日本、美国等地考察实业 。可以这样说吧:他是为数不多的滇籍较早“出国考察”的先进人物 。宣扬实业救国,他致力于云南电力、自来水等公用事业的创建,亲自操办“耀龙”电灯公司 。当那一盏盏无火的光明华光四射,老百姓倒头即拜,称为“长明菩萨” 。从事外交他亲自参加了周恩来总理亲自处理的中缅边界问题,做出了相当出色的文案,周总理非常满意 。退隐他潜心着书,认真修志,总纂《姚安县誌》,兼有诗集文论多种,是个着作等身的学者型作家 。云南王卢汉评介说:“……由云龙学有根底,游学美日,兼通东西,着述十余种,可称有三长而得四要,才高卓识的学者 。”乡贤秀士对由云龙的总评价是“藏书之丰,着述之富,堪称滇中巨擘 。”享年他寿终于85岁高龄 。一副歌颂寿高才德俱享者的輓联,转贻斯人:牧伯重纲常振扬贞淑培风化邑侯褒节孝奖劝邦家树典型主要事迹会试不第 专攻教育由云龙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小聪明好学 。1897年年仅21岁,参加科举考试中举人 。1904年,由云龙进京参加会试,当时的由云龙年值28,才识过人,如果按照他的学识,中榜并无大碍,但当他走上考场后,突然意气风发,多年练就的奇思妙想一涌而出,答卷中言辞锋芒毕露,言语中强烈反感应试中的"八股"气,另闢蹊径痛痛快快针砭时局 。应试文章虽好,但已经"犯上",若放在前朝,必定是杨升庵的下场,不是脑袋被砍,就是流放充军 。好在那时的清王朝已是自身难保,不第后的由云龙一日听人说起,新开立的京师大学堂对外招生,并设有师範专业 。由云龙一直认为云南地处边塞,文化落后,需改变这一愚昧落后状况,这就有赖于教育 。随后,由云龙考取京师大学堂师範专业,毕业后又留学日本 。做官办学 甚得民心由云龙从日本留学归来后(由云龙未过日本留过学,而是以政府官员日后到日本考察过,还写过一本《东游日记》,到日本留过学的是由人龙、由云龙的大哥由宗龙也到过日本留过学 。)先任学部主事 。不久,家乡父老联名写信给他,请求由云龙回乡发展教育,由云龙不忍家乡父老失望,加之早怀报效家乡之念,于是不久后遂返回云南,任云南省优级师範监学 。到任后,便在全省奔波,将云南各府、州、县立国民中学合併为师範中学,在迤西、迤东、迤南三迤中每迤设一学校,并亲任迤西(大理)师範中学监督 。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云龙又在昆明与钱用中、赵式铭等人创办《云南日报》,并任编辑和撰稿人,发展云南报业 。宣统元年(1909),云南省成立教育总会,由云龙任副会长 。辛亥革命成功后,由云龙先后任永昌府知府,滇西军政府协理,就在他準备放手大干一番时,袁世凯却复辟帝制,作为云南辛亥革命的元老,由云龙愤而投入唐继尧麾下,任护国军督府秘书厅厅长,参与运筹 。护国战争胜利后,他荣获二等嘉禾勋章 。1916年,由云龙出任云南盐运使,力主暂设官运局,以平市价 。此后,唐继尧带兵出征四川,由云龙一度代理云南省省长兼政务厅厅长 。1920年,华北五省遭遇历史上罕见大旱,由云龙任华洋义赈会会长,奔走海外募捐,大总统徐世昌以他募捐有功,特赐给他匾额一块 。1927年,由云龙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努力发展云南教育事业 。他亲赴日本、美国考察工业,回国后致力于云南电力、自来水等公用事业的创建,颇见成效,并首度在云南成立了电灯公司 。抗战胜利后,由云龙还因在抗战中积极呼吁民众抗战被国民政府授予三等景星勋章、胜利勋章 。潜心着书 着作丰盛1927年后,由云龙的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开始闭门谢客,潜心着书,整理旧籍 。这期间,由云龙着作丰盛,诗集、笔记、小说、杂谈、人物誌、地方志无所不涉,其中最为着名的就是由他编纂的《姚安县誌》,当时他受任国史馆纂修,并任姚安县誌局长,总纂《姚安县誌》 。从收集资料,拟订纲目,到史实考证、文字增删他都亲自动手 。历时7年,三易其稿,最终形成68卷的《姚安县誌》 。由云龙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在土地改革时,他主动将自己多年艰辛收集的12万多册珍贵书籍全部拿了出来,分别捐献给云南大学图书馆、昆明师範学院图书馆和云南省图书馆 。(当时的实际情况是,由云龙家的房子要被收缴了分给市民居住,他家中的人所保留的房子都住不下,12万册书怎幺可能放得下,就只好叫了省图书馆和昆明师院来拉走了,不是主动,是迫于无奈)老当益壮 心繫人民解放后,由云龙已是70多岁的老人,但他并没有回家养老,而是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 。1950年,由云龙被选为云南省人民代表,担任1950至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至1961年第一、二届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期间还被任命为云南省文史研究馆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期间值得一提的是,1958年,周恩来总理来云南处理中缅划界事宜,特邀由云龙参加,由云龙受到总理的邀请后,不顾年事已高,查阅大量资料,几易其稿,最终作出了相当出色的文案,使周总理非常满意 。周恩来总理返回京后,特邀他到全国政协搞文史研究工作,但此时由云龙已是病魔缠身,最终没有去成 。1961年4月20日,由云龙病逝,享年85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