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厄第二十


在厄第二十

文章插图
在厄第二十【在厄第二十】在厄第二十齣自《孔子家书》第二十篇 。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 , 或简称《家语》 , 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着作 。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 , 魏王肃注 , 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 。《后序》实际上分为两部分 , 前半部分内容以孔安国语气所写 , 一般称之为《孔安国序》 , 后半部分内容为安国以后人所写 , 故称之为《后孔安国序》 , 其中收有孔安国的孙子孔衍关于《家语》的《奏言》 。
基本介绍中文名:在厄第二十
外文名:Of the twentieth
出处:孔子家书
类型:文言文
作品原文段落一楚昭王①聘孔子 , 孔子往拜礼焉 , 路出于陈、蔡② 。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 , 其所刺讥 , 皆中诸侯之病 。若用于楚 , 则陈、蔡危矣 。”遂使徒兵距孔子③ 。孔子不得行 , 绝粮七日 , 外无所通 , 藜羹④不充 , 从者皆病 。孔子愈慷慨讲诵 , 弦歌不衰⑤ 。乃召子路而问焉 , 曰:“《诗⑥》云:‘匪兕匪虎⑦ , 率彼旷野⑧ 。’吾道非乎 , 奚为至于此?”子路愠 , 作色而对曰:“君子无所困 。意者⑨夫子未仁与?人之弗吾信也;意者夫子未智与?人之弗吾行也 。且由也 , 昔者闻诸夫子:‘为善者天报之以福 , 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 。’今夫子积德怀义 , 行之久矣 , 奚居之穷也?”子曰:“由未之识也 , 吾语汝!汝以仁者为必信也 , 则伯夷、叔齐不饿死首阳;汝以智者为必用也 , 则王子比干不见剖心;汝以忠者为必报也 , 则关龙逢不见刑⑩;汝以谏者为必听也 , 则伍子胥不见杀 。夫遇不遇者 , 时也;贤不肖者 , 才也 。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 , 众矣 , 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 , 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 , 不谓穷困而改节 。为之者 , 人也;生死者 , 命也 。是以晋重耳之有霸心 , 生于曹卫;越王勾践之有霸心 , 生于会稽 。故居下而无忧者 , 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 , 则志不广 , 庸知其终始乎?”子路出 , 召子贡 , 告如子路 。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 , 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 夫子盍少贬焉?”子曰:“赐 , 良农能稼 , 不必能穑;良工能巧 , 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 , 纲而纪之 , 不必其能容 。今不修其道而求其容 , 赐 , 尔志不广矣 , 思不远矣 。”子贡出 , 颜回入 , 问亦如之 。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 , 天下莫能容 。虽然 , 夫子推而行之 。世不我用 , 有国者之丑也 , 夫子何病焉?不容 , 然后见君子 。”孔子欣然叹曰:“有是哉 , 颜氏之子!使尔多财 , 吾为尔宰 。”段落二孔子厄①于陈蔡 , 从者七日不食 。子贡以所赍②货 , 窃犯围而出③ , 告籴于野人④ , 得米一石焉 。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 , 有埃墨⑤堕饭中 , 颜回取而食之 。子贡自井望见之 , 不悦 , 以为窃食也 。人问孔子曰:“仁人廉士 , 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义哉?”子贡曰:“若回也 , 其不改节乎?”子曰:“然 。”子贡以所饭告孔子 。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 , 虽汝有云 , 弗以疑也 , 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 , 吾将问之 。”召颜回曰:“畴昔⑥予梦见先人 , 岂或启佑⑦我哉?子炊而进饭 , 吾将进焉 。”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 , 欲置之 , 则不洁;欲弃之 , 则可惜 。回即食之 , 不可祭也 。”孔子曰:“然乎 , 吾亦食之 。”颜回出 , 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 , 非待今日也 。”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作品译文楚昭王聘请孔子到楚国去 , 孔子去拜谢楚昭王 , 途中经过陈国和蔡国 。陈国、蔡国的大夫一起谋划说:“孔子是位圣贤 , 他所讥讽批评的都切中诸侯的问题 , 如果被楚国聘用 , 那我们陈国、蔡国就危险了 。”于是派兵阻拦孔子 。孔子不能前行 , 断粮七天 , 也无法和外边取得联繫 , 连粗劣的食物也吃不上 , 跟随他的人都病倒了 。这时孔子更加慷慨激昂地讲授学问 , 用琴瑟伴奏不停地唱歌 。还找来子路问道:“《诗经》说:‘不是野牛不是虎 , 却都来到荒野上 。’我的道难道有什幺不对吗?为什幺到了这个地步啊?”子路一脸怨气 , 不高兴地回答说:“君子是不会被什幺东西困扰的 。想来老师的仁德还不够吧 , 人们还不信任我们;想来老师的智慧还不够吧 , 人们不愿推行我们的主张 。而且我从前就听老师讲过:‘做善事的人上天会降福于他 , 做坏事的人上天会降祸于他 。’如今老师您积累德行心怀仁义 , 推行您的主张已经很长时间了 , 怎幺处境如此困穷呢?”孔子说:“由啊 , 你还不懂得啊!我来告诉你 。你以为仁德的人就一定被人相信?那幺伯夷、叔齐就不会被饿死在首阳山上;你以为有智慧的人一定会被任用?那幺王子比干就不会被剖心;你以为忠心的人必定会有好报?那幺关龙逢就不会被杀;你以为忠言劝谏一定会被採纳?那幺伍子胥就不会被迫自杀 。遇不遇到贤明的君主 , 是时运的事;贤还是不贤 , 是才能的事 。君子学识渊博深谋远虑而时运不济的人多了 , 何止是我呢!况且芝兰生长在深林之中 , 不因为无人欣赏而不芳香;君子修养身心培养道德 , 不因为穷困而改变节操 。如何做在于自身 , 是生是死在于命 。因而晋国重耳的称霸之心 , 产生于曹卫;越王勾践的称霸之心 , 产生于会稽 。所以说居于下位而无所忧虑的人 , 是思虑不远;安身处世总想安逸的人 , 是志向不大 , 怎能知道他的终始呢?”子路出去了 , 孔子叫来子贡 , 又问了同样的问题 。子贡说:“老师您的道实在博大 , 因此天下容不下您 , 您何不把您的道降低一些呢?”孔子说:“赐啊 , 好的农夫会种庄稼 , 不一定会收穫;好的工匠能做精巧的东西 , 不一定能顺遂每个人的意愿;君子能培养他的道德学问 , 抓住关键创立政治主张 , 别人不一定能採纳 。现在不修养自己的道德学问而要求别人能採纳 , 赐啊 , 这说明你的志向不远大 , 思想不深远啊 。”子贡出去以后 , 颜回进来了 , 孔子又问了他同样的问题 。颜回说:“老师的道太广大了 , 天下也容不下 。虽然如此 , 您还是竭力推行 。世人不用 , 那是当权者的耻辱 , 您何必为此忧虑呢?不被採纳才看出您是君子 。”孔子听了高兴地感叹说:“你说得真对呀 , 颜家的儿子!假如你有很多钱 , 我就来给你当管家 。”孔子受困于陈、蔡之地 , 跟随的人七天吃不上饭 。子贡拿着携带的货物 , 偷偷跑出包围 , 请求村民让他换些米 , 得到一石米 。颜回、仲由在一间土屋下煮饭 , 有块燻黑的灰土掉到饭中 , 颜回把弄髒的饭取出来吃了 。子贡在井边望见了 , 很不高兴 , 以为颜回在偷吃 。他进屋问孔子:“仁人廉士在困穷时也会改变节操吗?”孔子说:“改变节操还称得上仁人廉士吗?”子贡问:“像颜回这样的人 , 他不会改变节操吧?”孔子说:“是的 。”子贡把颜回吃饭的事告诉了孔子 。孔子说:“我相信颜回是仁德之人已经很久了 , 虽然你这样说 , 我还是不怀疑他 , 那样做或者一定有原因吧 。你待在这里 , 我来问问他 。”孔子把颜回叫进来说:“前几天我梦见了祖先 , 这难道是祖先在启发我们保佑我们吗?你做好饭赶快端上来 , 我要进献给祖先 。”颜回说:“刚才有灰尘掉入饭中 , 如果留在饭中则不乾净;假如扔掉 , 又很可惜 。我就把它吃了 , 这饭不能用来祭祖了 。”孔子说:“这样的话 , 我也会吃掉 。” 颜回出去后 , 孔子看着弟子们说:“我相信颜回 , 不是等到今天啊!”弟子们由此叹服颜回 。作品注释段落一①楚昭王:楚平王之子 , 名壬 , 謚昭 。②陈、蔡:春秋时诸侯国名 。③徒兵:步兵 。距:同“拒” , 阻拦 。④藜羹:菜汤 。此指粗劣的食物 。⑤弦歌:以琴瑟伴奏而歌 。不衰:不停止 。⑥诗:指《诗经·小雅·何草不黄》 。⑦匪兕匪虎:不是犀牛不是老虎 。兕:雌的犀牛 。⑧率彼旷野:来到旷野 。率:沿着 。旧注:“率 , 修也 。言非兕虎而修旷野 。”⑨意者:想来 。⑩关龙逢不见刑:夏桀为长夜饮 , 关龙逢劝谏 , 被杀害 。伍子胥:春秋时楚国人 , 名员 。父兄均被楚平王杀害 , 他逃到吴国 。与孙武共佐吴王阖闾伐楚 , 五战攻入郢都 , 掘楚平王墓 , 鞭尸三百 。吴王夫差打败越国 , 越国勾践请和 , 夫差允诺 。伍子胥劝谏不听 , 被迫自杀 。见杀:被杀 。重耳:春秋时晋献公次子 , 即春秋五霸的晋文公 。生于曹卫:生:指困于曹卫而后生 , 即重新兴盛 。旧注:“重耳 , 晋文公也 。为公子时 , 出奔 , 困于曹卫 。”越王勾践:春秋时越王 , 也作句践 。他被吴王夫差打败后 , 困于会稽 , 屈膝求和 。其后卧薪尝胆 , 发愤图强 , 经过十年 , 终于灭掉吴国 。生于会稽:此指勾践称霸之心是在困于会稽时产生的 。良农能稼 , 不必能穑:穑:收穫 。旧注:“种之为稼 , 敛之为穑 。言良农能善种之 , 未必能敛获之也 。”纲而纪之:抓住关键来治理 。宰:旧注:“宰 , 主财者 。为汝主财 , 意志同也 。”段落二①厄:受困 。②赍(jī):携带 。③窃:私下 , 偷偷地 。犯围:冲出包围 。④籴(dí):买米 。野人:乡野之人 , 农民 。⑤埃墨:烟燻的黑尘 。⑥畴昔:往日 。⑦启佑:开导保佑 。作品评析孔子困厄陈、蔡的故事流传很广 。在困境中 , 子路和子贡都对他的道有了微词 , 但颜回却认为“夫子之道至大” , “世不我用 , 有国者之丑” , “不容然后见君子” 。给了孔子莫大安慰 。同样 , 孔子也非常赏识和信任颜回 , 当子贡怀疑颜回偷吃米饭时 , 孔子坚信颜回不会这样做 , 并用巧妙的方法解除了别人的疑问 。孔子智者的形象凸显而出 。作者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曆二月十一)) , 子姓 ,  孔氏 , 名丘 , 字仲尼 , 汉族 , 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 , 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 。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 , 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 , 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 , 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 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