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气象服务】按气象服务对象划分,气象服务可划分为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科技服务 。决策气象服务是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的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是为公众提供的日常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是为各行各业提供的针对行业需要的气象服务;科技服务是为专门用户提供的特殊需要的气象服务 。这四者构成了覆盖全社会全方位的气象服务网 。
基本介绍中文名:气象服务
分类: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
属于:公共服务範畴
对象:气象
概述气象服务按其属性,属于公共服务範畴 。按气象服务对象划分,气象服务可划分为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科技服务 。决策气象服务是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的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是为公众提供的日常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是为各行各业提供的针对行业需要的气象服务;科技服务是为专门用户提供的特殊需要的气象服务 。这四者构成了覆盖全社会全方位的气象服务网 。进展“十一五”时期,在中国气象局、省委和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把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若干意见》、《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等政策与推进“十一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以项目带动促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促进全省气象事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陕西气象整体实力显着提高,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

气象服务

文章插图
中国气象公共气象服务质量与效益显着提升全省因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数由上世纪90年代年均120人左右下降到目前年均30人左右,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从上世纪80年代4%左右下降到目前2%左右 。在抗震救灾、防汛抗旱、重大活动保障、重点工程建设中提供了优质的气象保障服务 。强化决策服务的主动性、敏感性、综合性,通过制定决策气象服务周年方案,气象专题服务材料已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打造了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平台,突出了政府决策、突发公共事件气象保障应急能力、公众满意度和气象服务科技含量 。近4年连续开展了气象服务满意度、覆盖度、风险关注度和服务效益评估工作,编制和发布年度陕西气象服务评估白皮书,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逐年提高,2010年公众气象服务满意率达90% 。
气象服务

文章插图
全球气象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气象工作,多次亲临气象部门检查指导气象工作,指挥气象防灾减灾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成效显着,初步实现了部门管理向社会管理的转变,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气象信息传播、施放气球、防雷减灾等方面实现社会化管理,开展了许可审批、执法检查、案件查处等工作 。出台了我省首部气象类政府规章《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陕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颁布施行 。省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下发气象规範性档案30余件,开展气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50余次,发布气象地方标準16项 。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以项目带动计画的实施引领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成效显着 。省局层面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31个,带动市、县局争取和自立项目近2000个,总计投入2.05亿元 。依託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渭北果业防雹增雨体系、应急气象服务系统、区域气象观测站网、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等重点项目带动,强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围绕制约陕西经济发展的“水、旱、能源和生态”等瓶颈问题,与地方政府共建了“渭河流域气象预警中心”等四个中心 。气象综合观测网建设日臻完善,初步建成了全省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土壤水分监测网、天气雷达监测网、雷电观测网、生态气候环境监测网和区域气象观测网等站网,监测能力明显加强 。预报预测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开展了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定量降水预报、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和气候影响评价、短期气候预测业务 。初步建立了暴雨、冰雹、雷电、高温、大风、寒潮、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的临近、短时和短期监测预警业务 。完善了省、市、县三级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平台,气象预报的精细化程度逐步提升,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和短期预报能力大幅提升 。近年来,我省晴雨预报準确率保持在85%以上,月气候预测準确率达60%-70% 。专业及专项气象预报业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产品不断丰富 。气候变化和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打开新局面应对气候变化业务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完成了《陕西气候变化评估报告》、《陕西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报告》的编制 。完成全省风能、太阳能资源普查评估 。开展了应对、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对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重大(极端)气候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决策建议,受到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好评 。开展了陕西主要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区划,编辑出版了《陕西天气气候灾害图集》 。我省被列入全国5省8市开展低碳试点工作的地区之一,省气象局也被定为技术主持单位 。科技和人才实力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期间,省局投入科研经费1931万元,发表科技论文772篇,其中,核心期刊208篇,16篇被SCI或EI索引 。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2项142人次,其中,二等奖8项,三等奖14项 。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强局战略,全员职工中本科以上学历比例由28.3%提高至52%,高级职称比例由9.6%提高到12.79% 。正研级专家由7人增加到14人,新增国家级首席预报员2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三五人才”二层次人选5人、三层次人选36人,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3人,中国气象局西部优秀青年津贴人选3人次 。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丰硕开展台站综合改造,实施基建项目162个、业务项目49个 。完成了33个台站的业务用房建设、16个台站环境整治和55个台站的道路、围墙、护坡等修复 。完成了49个基层台站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推进了我省一流台站建设 。进一步加强气象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省县以上气象局103个应创建单位100%建成文明单位 。其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增加了3个,省级文明单位增加了13个,市级文明单位增加了9个 。省局连续5年被省文明委授予“最佳厅局”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