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隐窝


胸膜隐窝

文章插图
胸膜隐窝【胸膜隐窝】胸膜窦又称胸膜隐窝 。为胸膜髒层与壁层之间相互移行形成的较大的潜在腔隙 , 在吸气时 , 肺的边缘仍不能伸入其内 , 包括肋膈窦和肋纵隔窦 。
基本介绍中文名:胸膜隐窝
解释:壁胸膜相互移行转折之处的胸膜腔
学科:生物
一、肋纵隔窦肋纵隔窦左侧肋胸膜与纵隔胸膜在前方的转折处 , 所形成的间隙叫肋纵隔窦 。此窦相当于肺的小切迹处 。正常时此窦含少量浆液 , 如胸腔积液时 , 此窦可积聚液体 , 在临床上有意义 。二、胸膜衬覆在胸壁内面和肺表面的浆膜 , 分为壁层和髒层两部 , 两层之间的密闭间隙称胸膜腔 。根据胸膜壁层的位置可分四部:即胸膜顶是突出胸廓上口的部分;肋胸膜是衬贴在胸壁内面的部分;膈胸膜是覆盖在膈上面的胸膜;纵隔胸膜是包被在纵隔器官表面的胸膜;壁层胸膜各部之间互相移行 , 在某些部位成隐窝而肺缘并不伸入其间 。这些隐窝即胸膜窦 。在肋胸膜与膈胸膜的转折处形成膈肋窦 , 它是胸膜腔的最低点 , 胸膜炎时渗出液首先积聚于此 。髒层胸膜覆盖在肺表面 , 并伸入叶间裂内 , 与肺实质紧密相连 。壁胸膜:随衬覆部位的不同 , 壁胸膜有不同的名称 , 即胸膜顶、肋胸膜、膈胸膜和纵隔胸膜 。①胸膜顶(颈胸膜) , 紧贴肺尖上前方 , 其最高点 , 从前方看 , 位于锁骨内侧1/3上方约2.5cm处(第1肋骨上方3~4cm) , 后方不超过第1肋 , 颈胸膜顶常由胸膜上膜和小斜角肌增强 , 胸膜上膜是由从第7颈椎横突前缘张至第1肋内缘的胸内筋膜增厚而形成 , 小斜角肌不恆定 , 仅存在于一侧者约2/3的人;起自第7颈椎前缘 , 止于第1肋内缘的锁骨下动脉沟以后的部分及胸膜上膜 , 肌收缩可以增加膜的紧张度 。②肋胸膜借疏鬆结缔组织贴附于胸壁内面 , 易于剥离 。③膈胸膜紧密地覆盖在膈的上面 , 不易剥离 。④纵隔胸膜是覆被介于二肺之间所有器官的胸膜 , 借包绕肺根和构成肺韧带的胸膜移行于肺胸膜(脏胸膜) , 在肺根下方移行部的胸膜 , 介于纵隔和肺之间 , 向下与膈胸膜相续 , 即肺韧带 , 前后两层之间无肺根结构 。有作者认为当肺根随膈下降或肺静脉血流增多时 , 肺韧带被撑开 , 可提供肺根下移或肺静脉扩张的空间 。胸膜腔的某些部位并未被肺充满 , 而留有一定的间隙 , 称胸膜隐窝(胸膜窦) , 位于相邻壁胸膜转折处 。肋胸膜与膈胸膜反折移行处称肋膈隐窝(肋膈窦) , 最大 , 深吸气时也不能完全被肺充满 , 其深度 , 可因呼吸而有所变化 。立位时 , 因其位置最低 , 胸膜腔积液常聚于此 。左侧肋胸膜移行于左纵隔胸膜 , 在相当于肺的心切迹处 , 形成肋纵隔隐窝 。吸气时也不为肺所填充 , 此处的心包与胸壁之间仅隔以胸膜 。此外 , 因心尖突向左 , 致使左侧膈胸膜与纵隔胸膜移行反折处 , 尚有很小的膈纵隔隐窝(膈纵隔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