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胜利镇管辖村 江心村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胜利镇管辖村 江心村

文章插图
江心村(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胜利镇管辖村)【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胜利镇管辖村 江心村】江心村隶属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胜利镇,地处东至县西北部,长江主航道南侧,西邻安庆市大观区,望江县;人口1500左右,多为回族 。成洲约300年 。相传明朝末年有一贞妇迁居与此,得名清节洲,俗称江心洲 。2014年成功入列全国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名录,素有江南回民第一村之美誉 。
基本介绍中文名:江心村
位于:东至县胜利镇长江主航道南侧
隶属:池州市东至县胜利镇
国土面积:2万亩
人口:1500人
概况江心村位于池州市东至县胜利镇西部,是池州市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10个村民组,1530人,其中回民占73% 。生产区位于长江沖积洲上,有大圩、引洪圩两个圩口,总长近2万米,圩耕面积4000余亩,外江滩涂地1.5万亩意杨林 。生活区位于江南境内,占地200多亩,农民人均年收入7200元
经济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关心支持江心回民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加快回民村基础设施建设 。先后二次实施了省级580亩土地复垦项目,2011年投资100万元重建圩内排涝站,提高回民村抗洪排涝和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2007年投资100万元建造1艘250客位的混装船,投资20万元改建北岸码头,实行免费义渡,逐步建设2万米长机耕路 。二是推进回民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稳定提高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能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生产,全村使用大型农机具50多部,投入30万元建成5亩农机停放广场;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利用外滩种植1.5万亩意杨林,鼓励20余户民众种植大棚蔬菜,发展“农家乐”等回民特色旅游业,扶持成立农机合作社和棉花合作社,多渠道增加民众收入 。三是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加大对回民村义务教育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建设二所达标卫生室,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00%全覆盖,保障了民众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面实行回汉民众养老保险100%全覆盖,确保民众老有所养;投资15万元建成1000O民众文化娱乐休闲广场,购制安装健身器械,开放“农家书屋”,丰富民众业余文化生活 。
为了尊重回民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保障回民合法权益,逐步加大对回民活动场所的投入建设 。回民村原清真寺(3间平房、80m?)建于60年代,年长日久,濒临倒塌,2000年,多方筹资40余万元新建了一座清真寺(2层楼房、400m?),2012年,再次投入2万元进行清洁装饰,充分展示具有伊斯兰教标誌性的物件,为广大回民民众欢度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等重大节日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 。2001年回民村投资20万元建成1座回民饭店,经营回民特色风味的菜餚 。初步建成简易回民菜市场,方便回民买卖清真食品 。2012年通过嫁接村庄整治项目,投资20万元建成一座具有回民村寨风格的标誌性牌楼,着力把江心村打造成全省江南片的特色回民村寨 。建设的一个典範,回汉人民民众多年来团结互助,和谐相处,亲如一家,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幸福指数大幅提升,这主要得益于党和政府民族政策的扶持,得益于各部门各单位的有力支持,更离不开江心回汉人民民众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