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司

湘西土司土司王史录彭瑊:彭辅公之五子,字渠珍,登唐进士,金紫光禄大夫,辰州剌史,配周氏,葬福安,金钗形,生一彦日希,湘西彭氏始祖 。梁开平四年六月(公元909年),吴水军指挥使敖骈转吉州刺使彭玕弟辰州刺史彭瑊于赤石,楚兵救瑊,虏骈以归 。楚表为溪州刺史,授金紫光禄大夫,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授溪州刺史 。彭彦晞:彭瑊公之子,字士愁,生于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 。后梁开平一年(907年)自表为溪州刺史 。任静边都指挥使、金紫光禄大夫、持节溪州诸军事,守溪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陇西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领大乡三亭二县,管辖峒民 。天福年间(公元939年),发动溪州之战,降楚加授检校太保,在任四十八年七十三岁(956年)而卒 。02、保靖司世系图:彭师杲:土愁公之次子,武安军节度使、充砂井镇边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前守富州别驾兼御史大夫、上柱国 。梁贞明二年(916年)生、雍熙元年(984年)卒 。(公自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归楚,即官居长沙,为强驽指挥使领辰州刺史,凡十一年 。周广顺元年(951年)入于南唐,李景闻其忠节,擢公为殿直指挥使,后卒于金陵 。公在楚时辰州刺史是遥领而已,其子孙未离开溪州地区,故得分理溪州诸军事,其子孙也守保靖,故保靖司以师杲公为始祖 。彭允禄:师杲公之子,雍熙元年(984年)即任,景德四年(1007年)卒,子文通承袭 。彭文通:允禄公之子,景德四年(1007年)即任,明道元年(1032年年卒,子儒毅承袭 。彭儒毅:文通公之子,明道元年(1032年)即任,庆曆八年(1048年)卒,子士隆承袭 。彭士隆:儒毅公之子,庆曆八年(1048年)即任,治平四年(1067年)卒,子云从承袭 。彭云从:士隆公之子,治平四年(1067年)即任,时疆场多故,交江边害,元佑七年(1092年)朝议以章忄京为湖北提刑制蛮事,公即会惊,惊招讨以事,上闻诏褒之,授武安将军、安抚使守溪州,赐名保靖州 。元佑八年(1093年)倦政传子汉翼 。彭汉翼:云从公之子,元佑八年(1093年)即任,政和五年(1115年)卒,子凌霄承袭 。彭凌霄:汉翼公之子,政和五年(1115年)即任,靖康十年(1135年)卒,子邦弘承袭 。彭邦弘:凌霄公之子,靖康十年(1135年)即任,绍兴二十年(1150年)卒,子宣勇承袭 。彭宣勇:邦弘公之子,绍兴二十年(1150年)即任,乾道九年(1173年)卒,子泰丁承袭 。彭泰丁:宣勇公之子,乾道九年(1173年)即任,庆元元年(1195年)卒,子兆孔承袭 。彭兆孔:泰丁公之子,庆元元年(1195年)即任,嘉定十二年(1219年)卒,子定国承袭 。彭定国:兆孔公之子,嘉定十二年(1219年)即任,淳佑三年(1243年)卒,子思善承袭 。彭思善:定国公之子,淳佑三年(1243年)即任,鹹淳五年(1269年)卒,子本盈承袭 。彭本盈:思善公之子,鹹淳五年(1269年)即任,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座,子齐员承袭 。彭齐员:本盈公之子,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即任,至大四年(1311年)卒,子先博承袭 。彭先博:齐员公之子,至大四年(1311年)即任,至顺三年(1332年)卒,子贤王圭承袭 。彭贤圭:先博公之子,至顺三年(1332年)即任,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卒,子世雄承袭 。彭世雄:贤王圭公之子,字廷英,公生而聪明才辩博学,幼熟诗书,长娴韬略,习弓矢、谙马,有超越万人之慨 。焉乘元末国乱,天下纷纷争强,冠之各据其土者,非止一姓 。至于帅义师,行仁政,独太祖高皇帝一人耳 。公筹此良久,不敢观望,因为投诚,纳土归顺 。继奉敕谕,调兵一万,随驾征讨 。公乃点齐目兵,自备衣粮,从军万里 。行至金陵,犒赏方毕,南昌之警,告在旦夕 。上亲帅大军前往救援 。分亦随营分哨,奋勇当先 。及兵接鄱阳,连舟纵火,焚冠有功,凯旋之日,1363年,钦授公武略大将军,封为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仍奉敕谕,令公世袭爵土 。后因病回司,卒以寿终 。彭万里:世雄公子,袭受父职兼述父事,随时应变,厌胜国之昏浊,知其命之攸存,仍帅义师勤王报效,佐我太祖高皇帝平定天下,混一区宇 。一时佐边之勛公盖无上焉 。洪武六年(1373年)乙丑,上命礼部大臣会议,钦赐勘合一道,铜印一颗,文曰“安抚边疆”四字 。世袭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仍加宣慰使,授也袭诰命一道 。钦升公安远大将军 。自高皇帝登位以来,乃随父同征连战,扫胡平蛮,平定四方,风餐露宿,三十余载,建文元年(1399年)里公寿终 。彭勇烈:万里公之长子,永乐元年(1403年)奉兵部勘合,承袭父职 。七月赴阙谢恩,给颁诰命两道,回司理事 。永乐九年(1411年),宣慰彭勇烈上京贡马,回至辰州病故 。。传子司俾 。彭司俾:又名司药、药哈俾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遣人贡马 。袭父职十有三载,境土宁谧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卒,无嗣 。勇烈公长子,嘉靖初年(1422年),被副宣慰大虫可宜毒杀,传弟图南 。彭图南:又名南木杵,勇烈之子,司徒之子,过继司俾,于宣德五年(1430年)奏兵部勘合,替代授兄职 。九年(1434年)二月十九日,蒙兵部奏奉钦準兄终弟及之议,承袭前职,颁文凭一道回司,仍赐诰命,授怀远大将军 。承祧袭职 。传子宣宗 。彭宣宗:图南公长子,正统六年(1441年)十月,赴京贡马 。七年兵部具奏钦準承袭,诰命授怀远大将军 。十四年(1449年),保靖宣慰与族人彭南木答相讦奏,既而和,愿输米赎诬奏罪,从之 。景泰七年(1456年),命调保靖土兵协剿铜鼓、五开、黎平诸蛮,先颁赏犒之 。成化三年(1467年),复调保靖兵征都掌蛮 。七年显宗老,不任事,命其子仕珑代 。明成化二年(1466年),以保靖宣慰征蛮有功,命给诰命 。七年(1471年)老不任事,传子仕珑 。彭仕珑:显宗公长子,成化七年(1471年)承袭父职,十四年,调征贵州保、关萦岭、安龙箐、狮子吼、白石崖等处,有功,赏彩缎元宝 。成化十三年(1477年),以平苗功,显宗、仕珑皆进一阶 。弘治初至十六年(1488~1503年)与两江口长官司彭胜祖违例进贡,下部臣议,宜逮问,命镇巡官谕之 。弘治十五年(1502年),调征贵州贼妇米鲁 。其子翰率土兵从之,与南渭州彭定合兵破亚场、硬寨,擒贼妇米鲁 。传子彭翰 。彭翰:仕珑公长子,弘治十六年(1503年)任宣慰 。十七年,调翰统原征官兵及报效家丁一万名,征广西思恩府土知府岑浚,于十八年正月初赴广西,历时半载,攻克甚多 。后以风湿症致仕 。传子九霄 。彭九霄:彭翰公长子,正德五年(1510年)调征四川李尚鸾、鄢本恕、蓝廷瑞等 。八年,调本司目兵七千名征贵州凯口 。十一年,征贵州清平香炉山,造梯飞楼、爬山虎等品具,攻登绝顶,获胜 。正德十四年(1519年),两江口土舍彭惠与宣慰彭九霄结怨,往复仇杀,数年不息 。明嘉靖六年(1527年)征田州,明世宗诏进阶尔大中大夫资治少尹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右参政,致使武夫职而授文衔,用示联褒贤,特典宣慰而升为参政,聊酬尔勤王懋功 。传子虎臣 。彭虎臣:九霄公长子,明嘉靖六年(1527年),因九霄身体有疾,彭虎臣继父宣慰使职,是年五月受湖广军门令调广西征田州岑猛作战 。至宾州,授冠带统兵 。首先攻克罗堡,擒斩王诏、韦赵向等 。沖冒炎热,获沾署疾,扶病抵田州,在攻打田州城战斗中阵亡,赠指挥签事 。由二弟彭良臣继兄彭虎臣宣慰使职 。因无嗣传弟良臣 。彭良臣:九霄公次子,明嘉靖六年(1527年)春袭兄职 。是年(1528年)彭良臣挥寰转战浔州(广西桂平),途中于丁亥九月初八日染病而卒,进行诏赐彭荩臣头冠童服,因无嗣传弟荩臣 。彭荩臣:九霄公三子,明朝正德五年(1510年)农曆五月初五出生 。少年习武,十七岁随父、兄从军,明嘉靖七年(1528年)继彭良臣宣慰使职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在王江泾战役中,土家军如虎似狼,勇往直前,锐不可挡,一举歼敌一千九百余人,焚烧、溺死者甚重,取得了自明朝嘉靖平倭以来最大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明朝廷予土家军“东南战功第一”的荣誉,彭荩臣加三品服色,进阶“昭毅将军”,任云南布政使 。嘉靖三十九年,彭荩臣病卒云南,回葬保靖县迁陵镇风筝坪 。传子守忠 。彭守忠:荩臣公长子,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四月,盘踞在常熟三丈浦的倭寇,不断地骚扰 。兵务副使任环调保靖土管彭守忠土兵千余和官兵民丁三千余人,三面围攻,俘斩倭寇二百八十多人 。“我兵为捐一人,自用兵以来,陆战皆胜,未有若此也 。嘉靖三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病卒 。其妻杨氏有遗腹子养正未生,守忠母白氏奉文管理印务,署司事 。万曆九年(1579年)白氏以病息 。传子养正 。彭养正:守忠公长子,万曆年间(1573年)袭职,年仅十二岁 。是年冬,调保靖兵征广西怀远,养正率土兵四千及报效家丁杀手一千九百名,于二年(1574年)正月进抵独坡营,亲督把舍彭禹臣,分兵设伏,出奇制胜 。湖南总兵官平蛮将军怀守侯孙口赏银四表里,羊酒、子匾,掌印祖母白氏下纱四表里 。传子象乾 。彭象乾:养正公长子,万曆四十八年(1615年)三月十九日出师,彭象乾率师于四月到常德,分巡道赏土兵银二百两,辞谢未受 。当土兵行到涿州,宣慰彭象乾生病,土兵逃散三千,受到明廷的严厉指责 。由于象乾生病不能行,派其弟彭象洲,子倒彭鲲、彭天佑率土兵出关 。浑河一战,全军皆殃,为援辽抗清作出了重要看牺牲 。明王朝为褒奖土家援辽抗清,天启二年(1622年)进保靖宣慰彭象乾都督佥事,亿赠在浑河战役中牺牲的彭象洲、彭鲲、彭天佑等人为都司筌书,以浑河之役,一门殉战,义烈为诸土司冠云 。天启七年(1627年)象乾致仕,传子朝柱 。彭朝柱:象乾公长子,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攻长沙、益阳地方,常德、澧州一带日夕告警 。偏沅巡抚调保靖司兵固保常、澧 。献忠大破常武,辰常总兵温如珍退辰州府,附献 。朝柱发精兵三千,星夜援辰,如珍改走,朝柱追至江南望城坡下 。时张献忠已破桃源,扎浮桥过白马渡 。朝柱引兵守关隘,分哨堵截,大战数合,不分胜负 。复遣把目领兵抄袭,获大胜 。特赐蟒玉正一品服色,左军都督府都督 。清顺治四年(1647年),恭顺王孔有德进驻辰州,保靖宣慰使司彭朝柱差舍巴彭伦、丘尚仁等备册籍赴营设诚,清廷特“诏龙牌嘉之,领职如故” 。但男不蓄髮,女不改妆 。十七年(1660年)八月初三日,病卒 。传子彭鼎 。彭鼎:诞降于大明崇祯甲戌年九月二十四日 。朝柱公长子,1660年八月袭父职,明末清初湖广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第三十六代宣慰使 。钦赐蟒玉防剿湖北路苗兵总兵官左军都督左都督加九级记录三次爵 。早年助其父彭朝柱,率土兵击败攻取湘西地区的张献忠及后来的大顺军 。李自成的孙子李来享及高夫人的弟弟高必正均丧命于土兵箭下.及其嗣位,政治方新,立威布德,保境安民,负盛名于当时,亦一世之人杰,为明清两朝所倚重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卒,葬于保靖县甘溪镇后山 。传子泽虹 。彭泽虹:彭鼎公长子,泽虹病废,其妻彭氏用事,高伦、张为任二人结连其舍马长官彭泽蛟、彭祖裕等相与树党,以动杀为事 。雍正元年(1723年)卒 。传子御彬 。彭御彬:泽虹公长子,雍正元年(1723)泽虹卒,子御彬幼,泽蛟欲夺其职,为御彬遏,彭御彬袭司位,舍巴彭泽蛟与弟彭泽虬合谋,欲夺司位,导致保靖州内乱 。雍正二年(1724年),御彬以追击泽蛟为名,潜结容美土司田景加、桑植土司向国栋,率土兵抢掳保靖民财,四年以贪暴参革提勘 。雍正五年(1727年)纳土,御彬公安置辽阳,设其地为保靖县 。03、永顺司世系图彭师裕:士愁公之长子,武安军节度使,授紫金光禄大夫,检校尚书,三僕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原任溪州副使及三亭县令,周世宗显德三年(956年)袭下溪州刺史兼都誓主 。梁开平二年(908年)升,开宝二年(969年)卒 。裕公之子孙世守永顺,故永顺司以彭师裕为始祖 。彭允林:师裕公之长子,开宝四年(971年)袭父职,鹹平二年(999年)卒 。传弟彭允殊 。彭允殊:师裕公之次子,至道元年(995年)袭兄职,传侄彭文勇 。彭文勇:允林公之长子,鹹平二年(999年)袭叔职,祥符二年(1009年)卒 。传子彭儒猛 。彭儒猛:文勇公之长子,祥符二年(1009年)袭父职,天禧五年(1021年)卒 。传子彭仕端 。彭仕端:儒猛公子次子,天圣五年(1027年),以名马来献,诏还其马,命知下溪州,赐袍带,袭父职,明道间(1032~1033年)卒 。传弟彭仕曦 。彭仕曦:儒猛公之季子,明道元年(1032年)袭兄职 。熙宁三年(1070年),为子师幺采所杀,子师晏攻杀师幺采,并诛其党,纳誓表于朝,命师归宿袭州事,传子彭师晏 。彭师晏:仕曦公之长子,熙宁三年(1070年)袭父职,天祜六年(1091年),倦于政,传弟彭师宝 。彭师宝:仕曦公之次子,元佑六年(1091年)袭兄职,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卒,绍兴五年(1132年)传子彭福石 。彭福石:师宝公之子,绍兴五年(1135年)袭父职,迁州城于灵溪河畔,筑福石城,卒,庆元元年(1195年)传子彭安国 。彭安国:福石公之子,庆元元年(1195年)袭父职,传子彭思万 。彭思万:安国公之长子,宝佑三年(1254年)袭父职,元中统三年(1262年),思万归顺于元,赐印章,授武德将军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卒,子目瞽,不能任事,元贞二年(1296年)传弟彭祖胜 。彭祖胜:安国公之次子,元贞二年(1296年)袭兄职,延祜七年(1320年),胜祖自称永顺安抚司 。传子彭万潜 。彭万潜:祖胜公之长子,至至九年(1349年)袭父职,改永顺为宣抚司 。传弟彭添保 。彭添保:祖胜公之次子,洪武三年(1370年)袭兄职,洪武五年(1372年)置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隶湖广都指挥使司,领州三六长官司 。九年(1376年)遣其弟义保等贡马及方物,赐衣币有差 。自是,每三年一入贡 。传子彭源 。彭源:添保公之子,永乐元年(1403年)袭父职,永乐十六年(1383年)遣其子仲率土官部长六百六十七人贡马 。传子彭仲 。彭仲:彭源公之子,永乐十六年(1418年)袭父职 。宣德元年(1426年)遣其子英入朝,后期而至,朝议请罪之,帝以远人不无风涛疾病之阻,仍赐予如例 。,传子彭世雄 。彭世雄:彭仲公之子,正统元年(1436年)袭父职,永顺保靖二宣慰世相仇杀,佥事王信谕以祸福,兵即解 。天顺二年(1458年)调土兵征贵州东苗 。传孙彭显英 。彭显英:字朝杰,世雄公之孙,因父彭宣未袭而卒,天顺六年(1462年)袭祖父职,成化元年(1465年)调征广西浔州大藤峡 。二年(1466年)征襄阳流民,荆襄上游,地界秦、豫、楚之产,多旷地,饑民徙入据之,常抗朝令,终元之世不能制 。自是有节某称平王,附之都至百万人,乃诏总督项忠、湖广总兵李震讨之 。忠调永顺、保靖土兵赴战,併入山诏谕,降者四十余年 。三年(1467年)兵部尚书程信调永顺兵征都掌蛮(四川兴文县) 。传子彭世麒 。彭世麒:显英公之子,弘治五年(1492年)袭父职,是年,调征施州银山岭,六年(1493年)调征贵州都匀 。七年(1494年)以功进阶昭勇将军 。八年,进马谢恩 。十五年(1502年)调征贵州普贼妇米鲁 。正统元年(1506年)以从征有功,赐红织金麒麟服 。进马谢恩 。二年(1507年)进马贺立中宫,命给赏如例 。传子彭明辅 。彭明辅:字德轩,世麒公之子,正德五年(1510年)袭父职,是年,永顺与保靖争地相攻,累年不决,诉于朝,命各罚米三百石 。六年(1511年),四川蓝廷瑞、鄢本恕等及其党二十八人倡乱两川,乌合十余万人,称王号,置四十八营,攻城杀吏,流毒黔楚,总制尚书洪钟等讨之不克 。后为官军所遏乏食,乃佯听抚 。廷瑞以女结婚于永顺土舍彭世麟,冀缓兵世麟伪许之,因与约期,廷瑞、本恕及王鑫珠等二十八人皆来会,世麟伏兵擒之,余众溃渡河,官兵追围之,国有溺死者七百余人 。总制、巡抚以捷闻,是役世麟为首功 。十年(1515年)致仕宣慰世麟献大楠三十,次者二百,亲督运至京 。明辅所进同 。十三年(1518年)世麟又进林楠木四百七十 。明辅亦进大木备营造 。诏升世麒都指挥使,常蟒衣三袭 。明辅授正三吕 。嘉靖六年(1527年),明辅致仕 。传子彭宗汉 。彭宗汉:号石桥,明辅公长子,嘉靖六年(1527年)袭父职 。免赴京,加父祖银币 。袭职未几卒,无嗣,传弟彭宗舜 。彭宗舜:明辅公之次子,嘉靖六年(1527年)袭兄职 。曾随父征广西思恩,又征南宁、浔州,以功赐昭勇将军 。传子彭翼南 。彭翼南:字晋卿,宗舜公之子,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袭父职 。王江泾大捷,降敕嘉奖,各赐银币,三品服,授昭毅将军,明辅俱受银币之赐 。四十二年(1563年)、四十四年以献大木功,加翼南右布政司使 。赐明辅、翼南二品服 。,传子彭永年 。彭永年:字汝训,号怀北,翼南公之子,隆庆三年(1569年)袭父职 。万曆元年(1573年),湖广、广西两巡抚调永顺兵征广西瑶,大破之 。传子彭元锦 。彭元锦:字丙怀,号衷白,永年公之子 。万曆十五年(1587年)袭父职 。二十五年(1597年),日本兵犯朝鲜,调永顺兵万人赴援,元锦自称备衣粮听调,既而支吾有要挟之迹,命罢之 。四十七年(1619年),满州兵犯辽乐,调永、保兵赴援 。元锦率兵三千,经半载,到关者仅七百人 。命究主兵者 。明年,进元锦都督签事,并谕益兵自往 。元锦上疏称病,为巡抚所劾,降旨切责,不得已率兵行 。抵通州北,闻三路兵败,遂大溃 。巡抚徐兆言:调永顺兵八千,费俞十万,今奔溃,虚糜无益 。罢之 。传孙彭泓澍 。彭泓澍:字海若,号潜玄,元锦公之孙,因父彭廷机未袭而卒,崇祯五年(1647年)袭祖父职 。顺治四年(1647年),宁南大将军阿尔津、恭顺王孔有德至辰州 。宣慰司彭泓澍率三知州、六长官、五十八族、三百八十峒苗蛮及图册归附 。十三年(1674年),大将军阿固山额真卓、经略洪承畴会题,永顺久经投诚,请铸给印信 。十四年(1675年)加太保,领顺字号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印一颗,六洞长官司印及三州印和经历文职印信候吏部题请另给 。又赐正一品服 。传子彭肇桓 。彭肇桓:字维垣,泓澍公之长子,顺治十八年(1661年)袭父职 。传弟彭肇相 。彭肇相:字燮元,泓澍公之次子,康熙三年(1664年)袭兄职 。嗣位之初,为族人廷榆所夺,保靖司救之,得复位 。康熙三年(1673年卒,肇相元嗣,堂祖父彭廷椿袭位 。彭廷椿:号梁卿,元锦弟,元锦之弟元镇公之子,肇相无嗣,七房孙允植争袭,其党彭尚选等附之,廷椿父子潜遁上峒,以避其锋,时人情汹汹,莫所属 。南渭州知州彭凌高出兵讨乱,并迎廷椿归司袭职 。康熙十九年(1680年),吴三桂踞荆湖,以兵临辰,驻辰龙关 。清军不能攻 。廷椿率苗土劲兵三千,自裹余粮驻札王村,踞吴上游 。遣南渭州彭凌高率部绕出关后,两军夹击,攻克辰龙关 。以功颁给康字号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印一颗,授其子弘海总兵衔 。袭职,传子彭泓海 。彭泓海:字中涵,廷椿公之子,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袭父职,传子彭肇槐 。彭肇槐:字公瞻,泓海公之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袭父职 。雍正五年(1727年)保靖司彭御彬骨肉相残,桑植司向国栋暴虐不仁均令其纳土,改设流官 。时镇篁总兵杨凯由桑植率兵赴保靖弹压,道经永顺,谕肇槐纳土,肇槐惧,率其子景煌,献土投诚 。辰沅靖道王柔奏请授肇槐参将,即于新设流官处补用 。旋又奏称:肇槐才具平庸,不宜复任功疆参将,不若移于内地,隶督抚提镇之下,暂为补用 。最后朝廷议复,以参将归江西原籍,并赐以世袭拖沙喇哈番之职,再赏银一万两,听其在江西祖籍地方立地安居,改永顺司为府,附郭为永顺县,分永顺白岩洞地为龙山县 。七年(1729年)肇槐回江西吉安,赐玺书世袭云骑尉,初任饶州参将,后改归德,进参将镇守江南各营 。乾隆十三年(1748年)告归 。传子彭景燧 。彭景燧:肇槐公之子,雍正五年(1727年)袭父职,雍正六年(1728年)纳土改流,与父彭肇槐帅亲属归江西吉安原籍 。04、两江口长官司传承彭莫古踵:保靖宣慰彭万里之弟,以征讨有功,授两江口土舍 。彭大虫可宜:莫古踵之子,袭父职 。以保靖宣慰彭师药年幼,讽土人奏已为副宣慰,同理司事,后杀药哈俾而据其十四寨 。事发被逮,死狱中,革去副宣慰职,而据地如故 。彭忠:可宜之子,袭职 。彭武:忠子,袭职 。正统十四年(1449年)随征镇远 。景泰五年(1454年)调征清浪江有功,授两江口长官 。彭胜祖:武子,袭长官职 。成化六年(1470年),调征广西断藤峡,随又调征湖广襄阳石和尚、刘千斤,均有功,进武略将军 。彭世英:胜祖子 。弘治十四年(1501年),调征贵州普安,破大小盘江、陆卜、毛口等处,救出被掳杨太监 。十七年调征河南 。彭惠:世英子 。弘治十八年(1505年)调征广西,有功受赏 。正德十四年(1519年),为争地事与保靖宣慰彭九霄往复仇杀,数年不息,死者五百余人,前后讦奏累八十余章 。守巡官系惠于狼,永顺宣慰彭明辅率从劫之去 。十五年,钦委都御史吴廷举亲诣踏勘,断以溪水七十二条四至界限归彭惠管理,敕立石碑竹口金斗山,永杜争端 。其地东至史禹山与永顺分界;南至大河与保靖分江为界;西至龙崖洞八面山,抵酉阳司界;北至红崖河抵永顺司界 。大小一百有七寨 。额拨秋粮五十石,编设军民十二甲 。以惠自请,改其地隶辰州 。设大喇巡检司,流官一人主之 。惠免迁徙,仍居沱埠,以土舍名目协理巡检事 。彭志显:惠子,袭职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应调随征浙江少女寇 。三十六年,调赴通州追剿倭寇至淮安之梅口,纵火焚其舟,获大胜 。彭启忠:志显子,袭职 。梅口之战,启忠随父大破贼巢,擒斩倭寇首三十四级,生擒倭寇一十二名 。由浙江总督军门给启忠并舍把贾文相等扎付十三张,犒赏班师,回司供事 。彭一正:启忠子,袭职 。万曆二十八年(1600年),调征播州杨应龙 。彭应楚:一正子,万曆四十年(1612年)袭职 。彭景:应楚子,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袭职 。彭泽永:景子,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袭职 。彭御椿:泽永子,雍正八年(1730年)袭职 。十一年病殁,子炳未及成人,不堪任事,即以胞弟御桔替职,摄理司事 。彭御桔:雍正十三年(1735年)纳土,废巡检司,改其地为大喇里,隶龙山县 。诏以千户承袭千总,百户承袭把总 。御桔世袭把总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