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民庆

张民庆基本介绍姓名:张民庆
性别:男
籍贯:江苏省新沂市
出生日期:1939年
教学职称:教授
毕业院校:南京中医学院
专业:中医
科室:内科
执业地点: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
教育经历1960年9月~1966年7月 就读于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 。工作经历1966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两年;1968年5月~1974年3月在山西省定襄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从事临床工作;1974年3月被调回南京中医学院(当时为江苏新医学院中医系);1974年9月~1975年7月被派往湖北中医学院“全国《伤寒论》师资班”学习;1975年回校后被分到中医系诊断教研室工作,承担《中医诊断学》和《伤寒论》两门课的教学任务;1976年任《温病学》教研室副主任;1978年2月任南京中医学院《古典医着》教研室副主任;1980年任《伤寒论》教研室副主任;1983年底调入人事处工作;1984年2月被派往华东师範大学高级管理培训班学习,回校后任人事处副处长;1988年任中医药文献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96年6月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曾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韩国首尔召开的三国四方代表会议(中国、日本、韩国、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中医方剂名称标準化问题的研讨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研究方向长期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临床上擅长诊治肿瘤、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等疑难杂病 。学术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药文献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南京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方药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江苏省重点学科中医方剂学科带头人 。学术思想张民庆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经验1.探求病机脾热阴虚为本张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指出本病以内因为本,外因是引发本病的条件 。体质虚弱、劳累过度、情志不遂、喜食烧酒炙煿椒姜之物及肥甘厚味之品者易患本病,且认为本病与心脾肾关係密切,其中脾热阴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2 分型论治 灵活辨证为贵张师强调临证时应结合全身表现及局部症状仔细辨证,尤其应分清虚火、实火 。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他自拟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基本方,并根据临床表现,灵活辨证分型:肾阴亏虚者加山药、山茱萸、女贞子、苡仁;心脾积热者加石膏、黑山栀、淡竹叶、天花粉、制大黄、黄芩;脾胃虚寒者加乾姜、附子;肝郁气滞者加香附、柴胡、川芎、延胡索等 。3 巩固治疗 滋肾泻脾为要张师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发作期以清心脾(胃)热为主,方中多用黄连、石膏、知母、天花粉、制大黄、黄芩、黑山栀等泻火解毒之品;缓解期应滋补肾阴、调理后天为主,多用熟地、山萸肉、女贞子、麦冬、牛膝、茯苓、白朮、山药、玄参、苡仁等品 。4 预防复发 调理保养为主复发性口腔溃疡,虽然近期疗效较好,但很难根治 。张师认为药后调理保养对防止本病复发较为重要 。针对病因,口腔溃疡与内伤、外感、饮食不节、素体本质、精神因素、生活起居等诸多因素有关,主张病人坚持锻鍊,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 。除此之外,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多食水果,不宜食辛辣腥鹹之品 。避免忧郁烦躁的情绪和过度劳累,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 。获奖情况1993年主编的《临床方剂专科丛书》(共十四分册)获华东地区科技图书一等奖 。主要论文[1] 张民庆,陈华圣,许爱华,王正兵. 涤痰祛瘀汤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探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4).[2] 张民庆,王启才,赵京生. 经络学说与中医望诊[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04).[3] 张民庆. 中医药文献研究的思路和方法[J]. 中医杂誌,1994(07).[4] 张民庆. 杏林耕耘七十载 名垂千古永流芳——缅怀吴考槃教授[J].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03).[5] 张民庆. 中医学院师资队伍构成与基本素质要求的初步探讨[J].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6(S1).[6] 张民庆. 开展《伤寒论》的教育思想研究[J].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7(03).[7] 左言富,张民庆. 国外高校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J]. 江苏高教,1988(01).[8] 张民庆. 《伤寒论》中八纲辨证的运用[J].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2(04).[9] 张民庆. 《伤寒论》节讲 第三讲 阳明病经证与府证辨治[J]. 中国农村医学,1982(03).[10] 张民庆. 骨质增生丸加味治疗颈椎骨质增生一例[J]. 江苏中医杂誌,1983(05).[11] 高静东,张民庆. 食管癌从痰瘀论治[J]. 四川中医,2006(02).[12] 刘华东,张民庆. 食管癌中医药临床治疗概述[J]. 中医药临床杂誌,2005(06).[13] 金渊光,张民庆.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特点的回顾性分析[J]. 中国临床康复,2005(15).[14] 刘华东,张民庆. 《伤寒论》猪苓汤方证探析[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04).[15] 刘华东,张民庆. 《伤寒论》茵陈蒿汤方证探析[J]. 国医论坛,2005(04).出版着作主编了《临床方剂专科丛书》(共十四分册)、《肿瘤良方大全》、《儿科病实用方剂》《五官科病实用方剂》、《抗肿瘤中药的临床套用》、《过敏性疾病中医治疗》、《现代临床方剂学》、《现代临床中药学》、《中医皮肤美容方剂大全》、《伤寒论临床学习参考》、《诸病源候论译注》等十余部中医临床方、药着作 。还担任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医医方精选辞典》、《中医食疗方剂全录》、《伤寒论教学参考资料》等着作的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