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 雉

雉(汉字释义)【汉字释义 雉】形声 。字从隹,从矢,矢亦声 。“矢”本用于确立诸侯国的“四至”(即国境的东南西北界碑位置),因此有“本地方”的意思 。“隹”指“鸟” 。“矢”与“隹”联合起来表示“本地鸟” 。本义:留鸟 。特指:野鸡 。引申义:用为城墙面积计算单位 。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说明:在古代,“矢”亦用为长度计算单位 。“雉”字因含有长度计算单位符号“矢”而转义为城墙面积计算单位 。
基本信息雉拼音:zhì

汉字释义 雉

文章插图
雉注音:ㄓˋ部首:矢部首笔画:5总笔画:13五笔86&98:TDWY仓颉:OKOG郑码:MANI四角号码:80815UniCode:CJK统一汉字:U+96C9基本解释基本字义●雉zhìㄓˋ1. 鸟,雄的羽毛很美,尾长;雌的淡黄褐色,尾较短 。善走,不能久飞 。肉可食,羽毛可做装饰品 。通称“野鸡” 。2. 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3. 城墙:~堞 。方言集汇◎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i1 chi3 [客英字典] chi1 [梅县腔] chii1 chi1 [台湾四县腔] cih1 (cih6) (cih2) ci3 [宝安腔] ci3 ci1 [客语拼音字彙] ci2 [陆丰腔] chi3 [东莞腔] ci3◎ 粤语:zi5 zi6◎ 潮州话:di6汉英互译◎雉pheasantEnglishpheasant; crenellated wall详细解释详细字义◎雉zhì〈名〉(1) (形声 。从隹,矢声 。隹(zhuī),短尾鸟的总称 。本义:野鸡)(2) 同本义 [pheasant]雉有十四种 。——《说文》雉者,野鸟 。——《尚书大传》雉,耿介之鸟也 。——《韩诗章句》离为雉 。——《易·说卦》凡挚士雉谓其守介节 。交有时,别有伦也 。——《礼记·曲礼》雄雉于飞 。——《诗·邶风·雄雉》无雉兔鲋鱼 。——《墨子·公输》(3) 又如:雉尾扇(野鸡尾部羽毛製作的扇子 。亦为仪仗之一);雉尾(皇帝坐朝时左右侍从所执的用野鸡尾羽制的扇障);雉经(吊死;上吊)(4) 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 [an ancient measure unit] 。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五楮而雉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都城过百雉 。——《左传·隐公元年》 。注:“三堵曰雉 。”王宫门阿之制五雉 。——《考工记·匠人》 。注:“长三尺高一丈 。”(5) 城墙 [wall]出没眺楼雉 。——谢朓《和王着作八公山》常用词组雉堞 雉鸠古籍解释康熙字典【戌集中】【隹字部】雉 ·康熙笔画:13 ·部外笔画:5〔古文〕𨿘𪁩《唐韵》《集韵》直几切《韵会》《正韵》丈几切,𠀤音薙《说文》雉有十四种 。《尔雅·释鸟》鹞雉、鷮雉、鳪雉、鷩雉、秩秩海雉、鸐山雉、雗雉、鵫雉 。雉绝有力奋 。伊洛而南,素质五彩皆备成章曰翚 。江淮而南,靑质五彩皆备成章曰鹞 。南方曰𠷎,东方曰鶅,北方曰鵗,西方曰鷷 。《疏》别诸雉之名也 。《易·说卦》离为雉 。《周礼·春官·大宗伯》六挚,士执雉 。《公羊传·襄二十七年》昧雉彼视 。《尔雅·释鸟》鵽鸠,𡨥雉 。《注》𡨥雉,一名鵽鸠 。《晏子·问篇》邹滕雉犇而出其地,犹称公侯 。《晋语》雉经于新城之庙 。《注》雉经,头抢而悬也 。《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 。《注》雉,长三丈,高一丈 。《左传·隐元年》都城过百雉 。《注》方丈曰堵,三堵曰雉 。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 。侯伯之城方五里,径三百雉,故其大都不过百雉 。《管子·海王篇》吾欲藉于台雉 。《春秋·定二年》雉门及两观灾 。《注》雉,公宫之南门 。《扬雄·甘泉赋》列新雉于林薄 。《注》服虔曰:新雉,香草也 。《尔雅·释诂》雉,𨻰也 。《注》义未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