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李白杜甫歌颂的摩诃池什么模样?千年古迹重现天府之国 天府文化历史之最

摩诃池,是一座位于成都市中心的人工湖,始建于隋代,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曾经是成都城内最为繁华的风景区之一 。它不仅是成都水利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众多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的宴饮和游玩之处 。它曾被李白、杜甫、花蕊夫人等诗人歌颂过,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
摩诃池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用语“摩诃”,意为“大” 。相传,隋代蜀王杨秀为了修建子城而取土开凿了这个湖泊,当时摩诃池有数千亩之广 。后来有一位从西域来的僧人路过此地,见到这个湖泊水面宽阔,便说:“摩诃宫毗罗”,意思是“大龙之湖” 。从此,这个湖泊就被称为摩诃池 。
【被李白杜甫歌颂的摩诃池什么模样?千年古迹重现天府之国 天府文化历史之最】唐代时期,摩诃池达到了鼎盛时期 。两位节度使分别接通了解玉溪、金水河、府河等水源,将流淌的活水引入摩诃池,使得湖水清澈见底 。同时,在湖边修建了许多亭台楼阁、花园果林、酒肆茶房等设施,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其中最著名的是散花楼,是一座高耸的观景楼,可以俯瞰整个摩诃池的美景 。李白曾经登上散花楼,以飘逸的诗句为后人留下了摩诃池的春景:“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
除了李白,还有许多诗人也曾在摩诃池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诗篇 。杜甫与世交严武泛舟于此,一起见证摩诃池秋景的水雾朦胧:“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 。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 。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低 。莫须惊白鹭,为伴宿清溪 。”薛涛、高骈、刘禹锡、陆龟蒙等也都有关于摩诃池的诗作,展现了摩诃池不同的季节和风情 。
唐后期时,前蜀皇帝王建将摩诃池纳入皇宫范围,改名为龙跃池 。其子王衍继承皇位后,又将摩诃池改名为宣华池 。此时的摩诃池已经成为皇家专属的园林,百姓难以进入 。后蜀孟昶继位后,也与爱妃花蕊夫人多次在摩诃池游玩、纳凉 。花蕊夫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她曾在《宫词》中将摩诃池比作江南、蓬莱:“长似江南好风景,画船来去碧波中”“展得绿波宽似海,水心楼殿胜蓬莱” 。她所写的诗,是对摩诃池最为详细的记录 。
宋朝之后,摩诃池又重新向百姓开放 。它位于西园附近,西园是成都府(州)署所在之园林 。其中最为盛大的活动是寒食节 。每到寒食节前后,成都府会在西园张灯结彩,开放亭榭供人游览 。同时,在摩诃池边设立酒垆、花市、茶房、食肆等各种摊点,让人们可以尽情地吃喝玩乐 。这时的摩诃池又恢复了昔日的繁华和喧闹 。
明代时期,蜀王朱椿将大半个摩诃池填平,建造了蜀王府 。清代时期,摩诃池被完全填平,只剩下无限惋惜的人们,空对诗句畅想当年的烟波浩渺 。
如今,在成都市青羊区的天府文化公园内,一座新的摩诃池公园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它是以考古发掘和史料记载为依据,按照天府文化公园总体规划,在原摩诃池所在区域规划建设的 。它占地面积约63亩,其中水域面积约11亩 。它在充分保护与利用现有古树及乔木的基础上,通过建设生态湖区、植入游憩及历史文化展示等功能,完善片区生态环境和城市功能,进一步对天府历史文化进行了传承和展示 。
在摩诃池公园里,你可以看到柳桡台、摩诃挹翠、信步花道、摩诃池演变、宫墙遗址展示等景点 。你也可以欣赏到海棠等植被,感受到诗句中的古风意境 。你还可以看到考古发掘出的绿釉琉璃兽面联珠纹瓦当、模印纹饰铺地砖等文物,了解到摩诃池的历史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