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历史真相:被误解千年的李白 长安历史之最( 四 )


我们都知道 , 枪杆子里出政权 , 所以第三点是尤其重要的一点 。唐玄宗把希望寄托在李璘身上 , 任命李璘出镇江陵后 , 又二次任命他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 。这次任命之后 , 自山南东路(治江陵)沿长江东至江南西路(治洪州)、江南东路(治苏州)、淮南路(治扬州)之军事 , 皆受永王李璘节制 。
李璘也领会到父皇的用意 , 因此在江陵招募了数万将士 , 再利用江南的经济优势 , 企图在南方建立反击安史叛军的基地 。一旦军队建立起来 , 并在对付叛军方面取得战果 , 那么 , 唐玄宗在与唐肃宗争夺实权的斗争中就有了足够的筹码 。
在唐玄宗与唐肃宗两个政治中心并存的前提下 , 李璘作为唐玄宗的筹码 , 成为震慑唐肃宗的一股势力 。这必然引起唐肃宗的警觉 。
之前向唐玄宗面谏、反对诸王分镇的高适 , 此时获得唐肃宗召见 , 于是从蜀中跑到灵武 , 跟新君陈述“江东利害” , 并说永王李璘“必败” 。唐肃宗对高适的见解很满意 , 遂在江淮地区安排亲信 , 做好对付李璘的准备 。
在李白决定加入李璘幕府任江淮兵马都督从事的时候 , 高适获得唐肃宗任命 , 出任淮南节度使 , 领广陵等十二郡 。这意味着 , 这对昔年共游河南的好友 , 此时分属不同的阵营 , 他们的关系即将破裂 。
与此同时 , 唐肃宗以名将来瑱为淮南西道节度使 , 领汝南等五郡 。加上江东节度使韦陟 , 唐肃宗完成了三名亲信共同对付李璘的人事布局 。
李白《上阳台帖》 , 当年与高适、杜甫三人行留下的作品
而在李璘这边 , 他对唐肃宗已将自己列为对手的事实 , 完全蒙在鼓里 。他的任命来自于父皇唐玄宗 , 在南北两个朝廷并存的情况下 , 他选择听命于蜀中的唐玄宗朝廷 。所以 , 当唐肃宗害怕李璘的势力扩张会威胁到自己 , 命令他返回蜀中的时候 , 他违抗了唐肃宗的命令 , 继续率军东下 。
根据历史学者邓小军的分析 , 李璘水军下广陵的目的 , 是从广陵出发 , 走海路直取安史叛军的大本营幽州 。这从李白写于李璘幕府的《永王东巡歌》中 , 也可以得到佐证:
王出三山按五湖 , 楼船跨海次扬都 。
战舰森森罗虎士 , 征帆一一引龙驹 。
……
祖龙浮海不成桥 , 汉武寻阳空射蛟 。
我王楼舰轻秦汉 , 却似文皇欲渡辽 。
加入李璘幕府后 , 李白肯定获悉了李璘集团的作战计划 , 因而在诗中明确以唐太宗对高句丽渡海登陆作战的历史 , 作为李璘水军出海北伐的比附 。
李白塑像 。图源:摄图网
可是 , 不等李璘到达广陵 , 一路受到唐肃宗支持的地方势力 , 纷纷闹起内讧 , 向李璘发起了挑战 。在润州(今江苏镇江) , 李璘水军先是击败了挑衅的地方势力 , 但当唐肃宗派出的宦官使者出现在江对岸时 , 李璘集团内部军心崩溃——唐帝国的共同敌人是安史叛军 , 而唐肃宗竟然以“讨逆”之名将矛头对准了永王李璘 , 这一波政治宣传和军事镇压 , 让李璘的部下觉得失去了合法性和正义性 , 于是纷纷倒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