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杨


中红杨

文章插图
中红杨【中红杨】中红杨即红叶杨 , 又名中华红叶杨 , 世界第一株 。中红杨是由林业高级工程师程相军和河南省林科院院长朱延林教授于2000年培育的杨树新品种 。中红杨是世界唯一的高大乔木彩色速生树种 , 在道路、城市郊区、园林绿化中 , 可达到“立地成景”的效果 。叶面颜色的多变性 , 克服了当前彩叶树种的缺陷 , 可迅速形成大面积、高档次的园林景观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中红杨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种:中红杨
形态特徵“中红杨”雄性 , 无飞絮 , 为高大乔木 , 树干通直、挺拔 , 生长迅速、树冠丰满 , 发芽早 , 落叶晚;“中红杨”叶色变化明显 。从春季萌动到初夏整株叶片及新发嫩枝均为靓丽的玫瑰红色 , 初夏以后到10月中旬新发嫩叶及嫩枝为鲜艳的紫红色 , 而中下部成熟叶片则变为红绿色至绿色 , 10月中旬以后整株叶片逐渐变为杏红色 , 直至落叶 。与近似品种“2025杨”比较 , “中红杨”叶色季相变化明显 , 属于乔木彩叶类的珍品 , 而“2025杨”的叶色始终为绿色 。叶色三季四变 。从发芽到6月中旬为紫红色 , 6月中旬到7月中旬紫绿色 , 7月中旬到10月上旬是褐绿色 , 10月中旬以后逐渐变为黄色或桔黄色 , 但叶柄、叶脉、树干顶端和侧枝顶端在整个生长期间始终是红色 。叶片稠密、大而肥厚 , 有光泽 , 主干顶端和侧枝顶端的叶片始终如同一朵朵盛开的鲜花 , 亮丽夺目 。
中红杨

文章插图
中红杨叶面颜色三季四变效果图发芽早 , 落叶晚 。3月下旬展叶(黄淮地区)11月下旬落叶 , 美化、彩化时间长 , 且雄性无飞絮 。生长环境“中红杨”为强阳性树种 , 可耐-33℃的极端低温 , 适生区为年平均温度10℃以上的地区 。抗性强、适应性广 。抗病虫 , 对天牛、瘿螨类、叶斑鏽病具有较强的抗性 。耐旱涝 , 耐-35℃低温 。分布範围福建、广东、四川、新疆、内蒙、黑龙江均种植成功 。主要价值两用树种 。不但有极高观赏价值 , 而且是速生用材树种 。树干通直圆满、挺拔 , 生长迅速 , 当年扦插苗可达4-5米 , 地径粗3-4厘米 , 5-6年即可成材 , 木质好 , 实用价值高 。培育过程中红杨即红叶杨,又名中华红叶杨 , 世界第一株 。中红杨是由林业高级工程师程相军和河南省林科院院长朱延林教授于2000年培育的杨树新品种 。2006年通过河南省审(认)定并获得国家林业局新品种保护权 。该树种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等权威人士的高度重视和新闻媒体的关注 , 并给予肯定和高度评价 。中国林科院杨树育种专家黄东森教授说:“中红杨的培育填补了世界杨树育种的一项空白 。”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副所长卢孟柱博士说:“中红杨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美国俄勒岗州杨树专家见到该树种时大为惊讶 , 连说:“稀世珍品 , 世界一绝 。”
中红杨

文章插图
国际唯一中红杨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杨树红叶良种 , 是观赏和速生丰产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杨树良种 , 是园林彩叶树种中生成景速度最快的良种 。在通道绿化、城乡美化、城区绿化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套用前景 。目前 , 还难以找到除中红杨以外的一个既是高大乔木又如此速生的彩叶树 , 红叶速生杨的出现填补了彩叶树种的空白 。其速生性、靓丽的颜色是其它彩叶树种所无法比拟的 , 可广泛用做园林孤植造景和成行成片造景树种 , 如与其它黄、绿乔灌木树种配置 , 更会显示出其鲜艳夺目的效果 。红叶杨作为绿化树种 , 以适种区域广、见效快、效益大等优点 , 深受广大生产者和经营者的青睐 。随着城市、园林、道路绿化建设力度的加大 , 优良红叶速生杨苗木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儘快缓解这一问题 , 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的发明人李长潇研究员用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已成功快繁出红叶速生杨苗木 , 完全可以在短期内满足国内外对红叶速生杨苗木的大量需求 。运用该技术无性快繁红叶速生杨小苗 , 五天开始生根 , 30—40天内就可炼苗 , 而且可保持红叶速生杨的优良性状 , 保证苗木纯度 , 一年四季均可繁殖 , 其综合快繁效率已达到或超过植物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 并对多种植物无性繁殖具有普遍意义 。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用途广泛 , 推广套用範围极大 , 一个植物品种快繁成功 , 就可推动或促进一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自发明以来 , 该技术已经在红叶速生杨等700多种经济植物的开发和套用中得到验证 。红叶杨的快繁成功必将为我国的绿色产业开发、生态环境建设与改善做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