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屯


云山屯

文章插图
云山屯【云山屯】贵州省安顺云山屯,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屯堡文化村寨,也是“云峰八寨”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它的雄奇、险峻和美丽,曾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犹如一部古代屯田文化的百科全书 。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成为贵州省唯一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的村寨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云山屯
地理位置:贵州省安顺市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着名景点:大屯门,明清一条街 
发展历史“云山屯”始建于明代初年,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屯堡文化村寨,也是“云峰八寨”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它的雄奇、险峻和美丽,曾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 。它是明代军屯、商屯遗存的实物见证和屯堡文化的典型代表 。村里既保存有善于防御工事的屯门、屯楼、屯墙、古街道,又有江南建筑风格的门楼、窗室,砖碉、石雕、木雕浑然一体 。
云山屯

文章插图
“云山屯”自建成以后,几经战乱和自然侵蚀,逐年都有修葺和增建 。屯内的屯墙、街巷、宅院以及自然生态环境保存完整 。2000年,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将它认定为:“最大的、最完整的明初屯堡文化村群落”;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又是贵州省唯一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的村寨;获得这个称号的村寨,在全国也仅仅只有24个 。主要景点屯门云山屯共有前后两个屯门,前屯门也称为“大屯门”,是用巨石垒砌而成,两旁的寨墙高大约7-8米,厚约1.5-2米,寨墙全长1000米左右;上面有炮眼和垛口,各处制高点还有众多的哨棚,一旦发生战争,即构成了一套系统、完善的指挥和作战体系 。一看这防御严密的建筑,便让人想起李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名句 。据有关史料记载,大屯门初建于明代洪治年间 。正德五年,安顺州发生西堡兵变,战祸殃及云山屯,寨墙被毁坏;清朝同治年间,重新修建并增加了它的长度和垛口叠层;从墙上无数凹凸式的垛口,我们依稀可见当年金戈铁马,战火纷飞的争战场面 。屯门为歇山顶式建筑,平时两扇木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一遇紧急情况,哨兵击鼓为号,则防御战开始,大门随之紧闭 。难怪《明实录》写道“兵团聚,春耕秋练,家自为塾,户自为堡,倘贼突犯,各执坚以御之” 。清朝同治七年,云山屯的寨墙及屯门在战斗的洗礼中经受了考验,并发挥了它特有的防御功能 。据史料记载,大土匪陈小五率贼攻打村寨,乡绅金次甫带领村民防守自卫;最后,土匪们落得:“有越墙者尽死;不能越墙者,皆逃”的下场 。后来提督大人亲自赠送金匾,称颂金次甫“平心静气,持正秉公”,讚扬他“捍患御灾”的英勇护村精神 。明清一条街明清一条街,这条全长大约六百余米、宽约3到5米的古街,全部由青石板铺设而成;这条并不太长的古街道,却被历史分成了三段,第一段是这条街的前半段,主要的建筑与风景人文都是以明朝的为主;中间的一段却是清朝;而最后的一段则是民国及以后年代的了 。在这条古街上,还有许多小巷巧妙地与各户的三合院、四合院、碉楼等相连线,形成了攻防相济的通道 。随着屯田制度的衰退,加上豪商富贾的涌入,这里的商业贸易曾经繁荣一时;街道两旁店铺林立,繁华如梦,古韵犹存,布匹店、米店、药铺等遍布全屯,着名的“德生昌”中药铺遗址至今还在 。这条古街道,随地势起伏,宛如一条玉带,具有浓厚的明代江南建筑风格;它记载了这条古街的数百年沧桑 。现在,古街上有大小店铺数十家,主要销售饮誉海内外的茶叶、蜡染製品、旅游工艺品等 。马蹄形的铺台,就是当年开铺人家 。此外,还有各种不同风味的小吃店和茶馆,游客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食用,十分方便 。古老的屯堡文化古街上,展现着她那迷人的风采,使她成为向海内外游客展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长廊 。熊子文家这个院子是金光甫家的旧址 。金光甫父子二人皆为举人,父为庚子举,子为已卯举 。中举后不愿做官而甘愿教书;后来光绪皇帝感念他们淡泊名利、虔心执教的可贵精神,派人送来了一对宝杯以示慰勉 。社管会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四合院,这是既有江南韵味格调,又有防御功能的建筑 。正房、左右两厢房及照面,至今仍反映了建筑工匠的巧妙构思 。鱼塘这个鱼塘有两个功能,塘边的这个水坑,主要是起排水作用,如有山洪奔泻,它能将洪水排进山内直通龙潭;平时主要是供观赏用 。原来鱼塘中水清池明,夏季荷叶争绿,鱼跃蛙鸣,十分迷人;现在管理处正在想办法进行修复 。场坝这是赶场的地方,每逢每月羊、牛日后两天开始,每周一次 。赶集者除来自对门八寨之外,远在安顺、平坝、普定的人们也来买卖东西 。商品有蔬菜、粮食、百货、熟食、洋纱、布匹等等 。是安顺东门外一大贸易集市 。现为全村的公共活动场地 。戏楼这座戏楼,是这个村非常重要的古建筑 。建成后以演京剧、川剧为主,有时也跳花灯 。京剧“四朗探母”、“萧何月下追韩信”、“借东风”;川剧“芙蓉花仙”、“古城相会”、“铡美案”等,曾在此多次登台 。花灯《八仙图》、《蟒蛇记》、《东买臣》等,也使此楼声名远扬 。《铡美案》一剧,唱红了此村,更唱红了此楼,一旦开锣唱戏,四邻屯寨无不闻声而来 。“三两步山遥路远,七八人将广兵多”,既是此楼的楹联,也是对中国戏曲艺术特徵的高度概括 。财神庙这座财神庙建于清代 。因为云山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躲避匪患的理想之地,于是各地商人慕名而来,云集于此,出于求财保平安的目的,便修建此庙,供奉赵公明之帅 。后来,又将观音菩萨请入庙中 。每逢正月初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的观音盛会,这里就成了念佛比赛场地 。虔诚的信士,手捻佛珠,口中吟唱不绝,此起彼伏,通宵达旦 。场面肃穆、祥和;非常壮观 。德生昌药铺德生昌药铺在这里曾兴旺一时,其建筑仍残存当年繁华景象,商铺石雕称须弥座式铺台,雕花图案仍依稀可辨 。前人对此有“松竹兰梅石中长,花鸟虫鱼墙上飞”的诗句 。这间药铺,当时也是声名远扬,据说,连在安顺、平坝买不到的膏丸丹散,在这里也一应俱全 。金石兰原住处这里曾经住着一位落魄书生金石兰,他曾经考中进士,但由于没钱贿赂管事的而没有被录用,于是哈哈大笑,写了一对联贴于门上:轰轰烈烈中了红门秀士冷冷清清变成一个书童杨徐方处是一座结构完整的四合院 。门口有垂花门吊脚楼,内有雕花隔扇门,装饰十分精緻美观 。文革时期受到部分损坏 。这一四合院,充分反映了“建筑外御匪寇,内突优雅”的特徵 。花雕这花雕是精緻美观的一座古建筑,毁于60年代 。它的特徵是,下小上大,石为基础,砖木在上,共分四层,图案精美,黑白分明,下有水井,饮用方便 。洋房此房建于民国二十四年 。房屋及附属设施(包括碉楼)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洋房建筑面积约316平方米 。该房因由上海工程师设计,上海人施工,故称为“洋房” 。房内共分三层:一层为堂屋,左右为卧室;二层中间为客厅,左右为闺房;三层曾办私塾,招有数名学生,请先生讲学,教材为四书五经之类 。天井以青石铺就,工整美观;门前石阶做工精緻,台阶两侧曲形图案,形若盘龙,打磨如玉 。房左有鱼池,池边悬岩流出一股水,长年不涸,因势而建 。随天气冷暖,鱼或进或出,浮上浮下,勃勃生机 。花园以冬青作围,芍药、牡丹、龙菊、丹桂、腊梅,交替吐艳,各展风姿 。该房系金耀堂公率子所建 。此公生于前清同治癸酉 。因秉性豪爽,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故其墓铭志云:“云山苍苍,河水茫茫,我公之风,山高水长 。”按水坡这股山泉,与东边“大水岗”的山泉一样,长年不断,大旱季节也涌流不息,是全村寨饮用水的主要来源,它有三个特点:一是:汩汩清泉,冰甜可口;二是:四季不断,寒署不枯;三是:饮用治病,神奇妙方 。云山寺都说奇山藏古剎 。闻名遐尔的云鹫寺就屹立在云鹫山的山巅上;远远看上去,古树掩映的云鹫寺有一种让人说不出的清虚和超拔 。聆听着古剎的钟声,双脚踩在石阶的青苔上,头顶几朵闲云,大家的思绪似乎会飞得老远,不经意间,心中会滋生出一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怅意 。古老的钟声,依旧在风中迴蕩着,就象在吟诵一首悲壮而苍凉的史诗 。我相信游客们都会明白一个事实,几番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以及当年征服者们的光辉和荣耀,早已随风飘散……时间,终归会让我们找回内心的宁静和温馨 。根据《云山寺志》记载,这座寺庙初建于元朝末年,当时只是简陋的茅草庵,有两位僧人师徒二人相依为命,在这里默默修行;在此期间,他们砌起了石阶梯700级,并把寺庙的大殿和房宇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两位僧人死了之后,村民们把他们安葬在了后屯门外面,还在他们的坟前立了塔碑供后人追思和悼念 。接引亭这个地方原来靠着偏崖建了一座亭子,名字叫做“接引亭”,亭子里塑有“接引佛菩萨”像,意思就是在这里接待上山的客人 。菩萨左手下垂,右手指向山门,彬彬有礼;亭子两边的楹联妙趣横生:尔果诚心快上来有我接引吾特授语速进去解尔痴迷可惜这亭子在五十年代时毁坏了,目前景区管理处已有计画把它恢复重建 。山门处这个地方原来有一块黑木大匾,上面写着“仍有灵来”四个大字 。飞来石这奇特的山岩,叫飞来石 。终年毛叶蓬覆,杂草丛生,郁郁葱葱,山间有一条溪泉,汩汩直下;村寨里的人用石缸把它蓄起来,可以直接饮用 。传说石缸里有一对金蛙,在夜间长鸣不止;现在泉水乾枯了金蛙也走了,村寨里的人都盼望着能再现昔日的美好光景 。关圣殿这个关圣殿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游人来了都会到这里顶礼膜拜,抽笺祈福 。大佛殿山上的这座大佛殿始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后来又屡毁屡修,直到现在 。原来有一座禅门,禅门两侧悬挂着僧人樊树奎题写的长联;对联将周围地名嵌进,琅琅上口,广为传诵:推开清静禅门,仰视西南盛景,遥望万仙十佛,骑乘白鹤青龙,宛在云中观燕抛弃凡尘嚣事,隐居东北名山,喜迎八寨七贤,邀迎天鹅河螺,同斗来岭上看牛蹄待漏桥建于1920年,巧妙套用两岩拉近之势,石拱成桥作基,桥上三字“待漏桥”,乃乡绅金星翘所书,诗云:将军铁蹄夜渡关,朝臣待漏五更寒 。云山的和尚,诵经勤勉,寺规严密,并非“日高三寺僧未起”,意即对僧人们的讚颂勉励 。玉皇阁玉皇阁为重檐式攒灵歇山顶建筑,是当地古寺的代表 。这里原来供奉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托塔天王、雷公、闪电娘娘等 。登上玉皇阁,俯瞰此山,只见山下的屯堡变成一座彼岸,油菜花变成一个巨大的花海,而远处的山则变成了花海中的岛屿,真是春光无限 。如果从高处放眼远眺,西面苍山如海,东向良田万顷,不禁让人“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 。旅游信息1、门票价格:免费2、开放时间:全天3、交通指南:云山屯位于安顺城东20千米处的七眼桥镇之南4千米的云鹫山峡谷中,在安顺坐平坝方向的车,在七眼桥镇下,转三轮机车即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