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橄榄


中药 橄榄

文章插图
橄榄(中药)【中药 橄榄】橄榄,中药名 。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album(Lour.)Raeusch.的果实,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具有清肺利咽,生津止渴,解毒之功效,用于咳嗽痰血,咽喉肿痛,暑热烦渴,醉酒,鱼蟹中毒 。
基本介绍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芸香目
科:橄榄科
属:橄榄属
种:橄榄
别名橄榄子、余甘子、橄棪、忠果、青果、青子、谏果、青橄榄、白榄、黄榄、甘榄贮藏贮乾燥容器内,置阴凉乾燥处 。防蛀,防霉入药部位果实 。性味甘、酸、涩,平 。归经肺、胃经 。功效清肺利咽,生津止渴,解毒 。主治用于咳嗽痰血,咽喉肿痛,暑热烦渴,醉酒,鱼蟹中毒 。相关配伍1、治时行风火喉痛,喉间红肿:橄榄、生芦菔,水煎服 。(《王氏医案》青龙白虎汤)2、治酒伤昏闷:用橄榄肉十个,煎汤饮 。(《本草汇言》)3、治河豚、鱼、鳖诸毒,诸鱼骨鲠:橄榄捣汁,或煎浓汤饮 。(《随息居饮食谱》)4、治牙龈溃烂,诸药不效者:用盐榄二、三个,连皮带核,火中煅过存性,加冰片半分,搽之 。(《幼幼集成》)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熬膏;或入丸剂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油调敷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大便秘结者慎服 。炮製一、採集加工培育6-7年结果,8-9月待果实外皮呈绿色带微黄时採摘,洗净,鲜用或用微火烘乾 。二、炮製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乾燥 。形态特徵橄榄,常绿乔木,高10-20m 。有胶粘性芳香的树脂 。树皮淡灰色,平滑;幼枝、叶柄及叶轴均被极短的柔毛,有皮孔 。奇数羽状複叶互生,长15-30cm;小叶11-15,长圆状披针形,长6-15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全缘,秃净,网脉两面均明显,下面网脉上有小窝点,略粗糙 。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与叶等长或略短;萼杯状,3浅裂,稀5裂;花瓣3-5,白色,芳香,长约为萼之2倍;雄蕊6,插生于环状花盘外侧;雌蕊1,子房上位 。核果卵形,长约3cm,初时黄绿色,后变黄白色,两端锐尖 。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生于低海拔的杂木林中,有栽培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鉴别果实纺锤形,两端钝尖,长2.5-4cm,直径1-1.5cm 。表面棕黄色或黑褐色,有不规则深皱纹 。果肉厚,灰棕色或棕褐色 。果核(内果皮)梭形,暗红棕色,表面具纵棱3条,其间各有2条弧形弯曲的沟;质坚硬,破开后其内多分3室,各有种子1颗 。外种皮黄色,常紧贴于内果皮上,内种皮红棕色,膜质,胚乳极薄,子叶2片 。气无,果肉味涩,久嚼微甜 。以个大、坚实、肉厚、味先涩后甜者为佳 。药理作用抗氧化作用 。现代套用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相关论述《南方草木状》:“橄榄树身耸枝皆高数丈,其子深秋方熟,味虽苦涩,咀之芳馥,胜含鸡舌香,吴时岁贡,以赐近侍,本朝自泰康后亦如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