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服( 二 )


衮服

文章插图
大明皇帝衮服一、认为这种袍式的礼服“虽有十二章纹,但不是衮冕服 。……大抵在常服的基础上加以十二章等用作为次于衮冕服而高于常服的一种礼服” 。二、认为这是皇帝的常服 。三、 认草带前系蔽膝草带后系佩绶冕上衣下裳中单大带《大明宝典》是的衮冕服为是“明英宗改制后的衮服式样” 。这三种看法,笔者认为均不甚妥当 。因为,定陵出土的带有十二章图案的袍服,有的还保存有标籤,证明它们就是衮服 。其中,黄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衮服(文物号W232)的标籤上墨书“万曆四十五年……衮服……” 。另一件红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衮服(文物号W239)的墨书标籤书“万曆四十五年衮服一套收口” 。据此可以断定,这种饰有十二章图案的袍式礼服是皇帝的最高等级的礼服——衮服,而不是常服,亦不是次于衮服而高于常服的礼服 。又,《大明会典》修定刊布的时间在明英宗之后(弘治、嘉靖、万曆三朝明英宗画象先后编修、续修和重修 。其中,弘治《会典》于正德六年重校刊行,嘉靖《会典》未及刊布,万曆《会典》于万曆十五年刊行),但《大明会典》所载皇帝衮服却非袍式,而是上衣下裳式的 。据此,则从服饰的典章制度上讲,明英宗时虽出现了袍式的衮服,但上衣下裳式的衮服并未被废止和被取代 。故此,认为此种袍式的衮服系明英宗改制后的衮服式样的说法也是难于成立的 。那幺,这种袍式的衮服在明朝皇帝的冠服制度中属于什幺性质的礼服,它的服用场合是什幺,它与《会典》所规定的上衣下裳式的衮服又是什幺关係呢?一、上述这种袍式的衮服是与《会典》所载上衣下裳式的衮服并行的,可在祭祀天地、皇帝登极等盛大典仪场合服用,替代上衣下裳式衮服的,与上衣下裳式衮服等级相同的礼服 。其根据有二:第一,按照《大明会典》的记载,祭祀天地、宗庙时皇帝应服衮冕服,而文献却有皇帝祀天时服用黄袍的记载 。朝鲜《李朝实录·成宗康靖大王实录二》:“戊申十九年(弘治元年,1488)闰正月……戊子……上曰:‘闻皇帝法令严明,信乎?’思慎(朝鲜登极使卢思慎)曰:“然……先皇帝(指宪宗朱见深)或于用人间以私意,今皇帝(指明孝宗朱祐樘)则铨注登庸一出于正 。又性不喜宝玩之物,虽风雪不废朝会,临群臣皆以丧服 。惟祀天祭用黄袍…… 。”又 , 同书《中宗大王实录二章福寿如意衮服六》:“戊子二十三年(嘉靖七年1528)……三月……丙申,正朝使洪景霖复命 。上引见 。问曰:‘中原有何奇也?’景霖曰:‘正月十三日天子行祀天祭,十四日设庆成宴 。’……上曰:‘皇帝(指世宗朱厚熜)冠带何如?’景霖曰;‘祀天祭时则黄袍,常时则黑袍而黄色胸背矣 。’”以上记载为朝鲜使臣亲见亲述 。且按《大明会典》所记皇帝衮服的颜色,洪武十六年定製“玄衣黄裳”,自洪武二十六年始改制为“玄衣糹熏裳”,到嘉靖八年又重恢复为洪武十六年所定的“玄衣黄裳”之制 。⑩前引两例,一在弘治元年,一在嘉靖七年,正是“玄衣獯裳”的衮服制度时期,黄袍与之相较,在颜色上反差颇大,故朝鲜使臣将二者混淆似不太可能 。另外,袍式服装与上衣下裳式的服装在样式上也不难区别 。故此,朝鲜使臣的说法当是可信的 。又,按《大明会典》卷45《礼部三·登极仪》及《明史·礼志·登极仪》所记,皇帝登极时当服衮冕御奉天殿 。但明焦?《玉堂丛语》卷一《言语》则记载:“世庙登极之日,御龙袍颇长,上痒视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