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河( 二 )


修河

文章插图
蚌湖:位于星子县南部,东止赣江,南止沙湖,西止扬柳津河,北止博阳河 。面积为87. 8平方千米,是候鸟重要栖息觅食地,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 。沙湖:位于星子县南部,东止蚌湖,南止修河,西止小鸡湖,北止沙湖山 。面积为21.8平方千米,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 。大湖池:位于永修县东部,东止丁山头,南止扁担塄洲,西止曲岸洲,北止修河 。面积为30.0平方千米,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 。南湖:位于星子县南部,东止红星圩,南止万家挡,西止栗山,北止响水岭湖 。面积约8平方千米 。朱市湖:位于吴城镇西侧,东止白马庙,南止狮子山,西止修河,北止芦谭洲面积为3.0平方千米 。长湖:位于杨柳津河下游左侧,东止白湖滩,南止窑墩,西止何家,北止白金圩,面积为7.0平方千米 。形成演变在距今7亿年的元古代,修河流域地区为海水淹没 。之后,经历了距今1.8亿年三叠纪末期的印支造山运动、距今1.4亿年侏罗纪的燕山运动和距今3000万一4000万年始新世的喜马拉雅运动,直至距今3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强烈隆起等地质构造运动,形成了现在干流自西向东穿行于九岭山和幕阜山之间,各支流发育于两大山系之中 。新生界第四系时期,喜马拉雅运动的多次作用,使修河流域进一步隆起,以切蚀作用为主的修河水系逐步形成 。广大山地和丘陵地区普遍接受侵蚀和剥蚀,山麓、河谷及低洼处则进行着第四系含金鬆散物的堆积 。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史中,内外合力多方面作用,形成了修河流域的今日地貌 。柘林水库、东津水库、抱子石水库等各类水库的建成局部地改变了修河流域的地貌格局,但总的地形西高东低,修河、潦河两大区块沿山峰向河谷倾斜明晰 。水文特徵水文特点降水修河流域地处长证中下游地区,季风气候影响较大,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降水量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 。低丘平原区(永修)年降雨量在1560毫米左右,高丘山区(铜鼓)在1850毫米以上 。降水量区域分布差异明显,年降水量西部山区大,东部平原小 。降水量的年季变化也比较明显,上半年逐月增加,下半年逐月减少 。第二季度最多,平均为705.4毫米,占年降水总量的44.83%,也称为“雨季”;第四季度降水量最少 。流域地区水面年蒸发量为1048.6毫米到1476.3毫米 。径流修河全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35.05亿立方米 。最大年径流量为1998年的272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为1968年的58.8亿立方米 。径流的年内变化也很大,4—9月径流占全年径流的74.2%,4—7月占64.4% 。枯水自唐元和二年(807年)至1949年流域发生枯水旱灾115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09年,又发生较大枯水位9次,主要典型年份有1978、1979、2004年等 。水质修河水质清澈透明、无色无味,一年四季丰、平、枯水期基本保持这种状况,唯有暴雨时节,局部水质呈黄色浑浊状,暴雨后一周左右恢复清澈 。泥沙由于上游渣津水支流河源地带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干流中游地区植被较好,又有柘林水库拦蓄;下游河势平缓,湖水倒灌,含沙量相对稳定,所以形成了上游河流含沙量较大,中、下游河清水绿的状况 。整个流域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0.113千克/立方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153万吨 。输沙量分布主要集中在主汛期,其中4—7月占全年值的84.7%,4—9月占全年值的89.3% 。水资源整个修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35.40亿立方米,最高可达272亿立方米;全流域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31.66亿立方米,其中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31. 23亿立方米,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0.43亿立方米 。水旱灾害洪水修河流域具有典型的南方山区性河流特徵,多暴雨且强度大,易发生连续降水,洪水起涨较快,洪峰持续时间短 。主要暴雨洪水多发生在4—6月,特殊年份受颱风影响,9月局部地区也会发生暴雨洪水 。据统计,自唐元和二年(807年)至1949年,修河流域发生洪水灾害183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09年又发生较大洪水14次,主要典型年份大水有1954、1955、1973、1998年等 。如1973年6月22日至24日,修河中上游普降暴雨,高沙水文站以上流域面雨量达320毫米,山洪暴发,铜鼓县受淹农田1837公顷,损毁水利工程4368处,沖毁桥樑863座,受灾人口1.47万人,死亡41人;修水县城进出公路水淹1米余,沖坏小型水利工程8896处,受灾人口13.4万人,死亡94人,高沙水文站出现有记录以来最高水位99.00米 。局部地区暴雨与洪涝年年都有 。乾旱自唐元和二年(807年)至1949年,修河流域发生旱灾115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08年,又发生严重的乾旱11次 。乾旱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而乾旱往往同时伴有高温,给人们生产生活也带来严重影响 。1978年的大旱,从6月下旬起到11月初,时间长达5个月,而后接冬旱,直至次年春旱,历史罕见 。全境受旱面积15万公顷 。其中永修县中、晚稻绝收面积2000公顷,武宁县155座蓄水工程除3座尚有少量底水,其余全部乾涸,多数村镇民众饮水困难,农田受旱面积超过80% 。流域概况气候特点修河流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平均气温17.0°C,无霜期260~280 天,年平均降雨量1629.8毫米,适于植物生长 。地质地貌修河流域经九岭运动和晋宁运动褶皱上隆为陆地,属于扬子地台,又经九岭花岗岩体入侵后,成为扬子地台基底,此基底上的褶皱构造均为複杂的複式基底褶皱 。在基底上沉积的地层受到后期造山运动的影响,褶皱上隆为陆地,形成“盖层”褶皱 。修河流域北部有幕阜一九宫山,位于省境边缘,是省际界山;南部有九岭山,为县际界山和分水岭 。两大山脉均呈近东西走向,多为500~1000米以上中低山,构成南北屏障 。中部则是连续展布的东西向丘陵、河谷平原地貌 。地形总体趋势由西部向中东部渐低,即由中低山地形逐渐过渡到丘陵、低丘岗埠、河湖平原地形 。整个地貌形成以修河为轴心,向南、北两岸延伸的平原、丘陵、山地阶梯式格局 。社会经济2008年底,流域内人口为235万人,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 。2008年,耕地面积98568.62公顷,其中水田70238.75公顷,旱地28329.87公顷 。红壤是该流域农业生产最基本的土壤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