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7禽流感


H7N7禽流感

文章插图
H7N7禽流感【H7N7禽流感】H7N7禽流感,甲型禽流感的一种亚型 。流感分为甲、乙、丙三种,甲型流感病毒的分类是根据其表面覆盖的两种具有抗原特性的不同纤突,一种是红细胞凝集素(HA),另一种为神经氨酸酶(NA) 。现在已发现,甲型流感病毒有17种HA亚型和9种NA亚型,都可从野生水禽中分离到 。甲型禽流感变异速度快,在感染禽类后病毒基因重配过程中获得感染人的能力,使人致病 。
禽流感根据对鸡只的致病程度分为高、中、低/非致病性三级 。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型毒株引起的疾病 。此次在中国大陆发现的H7N7禽流感属于对禽类非致病,对人高致病性,不同于以往世界其他国家出现的对禽致病的H7N7禽流感 。
新型H7N7于2013年3月H7N9禽流感在中国大陆爆发后,科学家追蹤病毒源头时发现 。中国大陆之前没有发生过H7N7疫情;目前也没有发现新型H7N7禽流感感染给人以及使禽类致病的疫情出现 。
基本介绍中文名:H7N7禽流感
外文名:H7N7
潜服期:约10天
最早爆发时间:1976年
爆发历史1976年,在澳大利亚,H7N7第一次被发现,当时只感染了鸡 。1979年,在英国、德国也相继发生了H7N7感染鸡、火鸡的事件 。1985年,澳大利亚又发现了H7N7感染的鸡 。2003年,荷兰、比利时、德国都发生了H7N7感染鸡群事件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中国大陆爆发H7N9禽流感之前,人类感染H7型流感病毒(H7N2、H7N3和H7N7)的零星个案,在1996年和2012年之间已在几个国家出现,主要症状是结膜炎或上呼吸道的感染,唯一的死亡病例发生在荷兰 。2003年2月底至5月荷兰发生了H7N7禽流感致人患病的疫情,有89人感染H7N7型禽流感,不过病情都比较轻,有78人发生(眼)结膜炎,5人除了有结膜炎外还伴有流感样疾病,2人表现为单纯的流感样疾病,还有2人无典型症状,只有一人因流感继发肺炎合併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徵而死亡 。新型H7N72013年3月,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出现后数周,科学家从上海周边鸟类和家禽市场採集样本,包括收集到鸡、鸭、鹅、鸽子、鹧鸪和鹌鹑等1341只禽鸟类的咽喉和肠道拭子,以及来自鸟类市场的1006份水和粪便样本中发现H7N7禽流感病毒 。新病毒特性研究显示,新型H7N7普遍存在家禽街巿内,且主要来自鸡只,病毒与H7N9十分相似,可以说是「表亲」,因病毒8条基因中、有7条与H7N9相似,当中的6条,与H7N9同样来自H7N2病毒 。H7N9及H7N7均损害上、下呼吸系统,潜服期约10天,第三天患者可出现病症 。但H7N7病毒的毒性浓度较H7N9多约20%,对下呼吸道的破坏最为严重,肺炎的程度较严重 。流行病学特徵传染源及途径研究人员对H7N9和H7N7两种病毒基因进行测序,并将它们与其他流感病毒株进行比较,发现H7N9病毒和H7N7病毒是H7N3及H11N9等野生欧亚水禽病毒的杂交病毒株 。研究人员推测,病毒先在家鸭体内交换了基因,然后传播到鸡,在后者体内又与一种常见的鸡病毒H9N2交换了基因,从而生成了H7N9和H7N7两种流感病毒 。从区域性来看,在山东发现了H7N9病毒,在浙江发现了H7N7新病毒 。这种杂交也提高了这些病毒在鸡群中传播的能力,也就是说,引发今春流感的病毒来自禽类,而且很多禽类既携带H7N7病毒也携带H7N9病毒,只是由于H7N9病毒引发了人的感染,而H7N7病毒没有引发人感染疾病,人们才只关注前者而不知道后者 。人群易感性研究表明,新型病毒H7N7会让雪貂患上严重的肺炎,而人与雪貂有某种相似性,这也就提示,未来H7N7病毒也有可能致人患病 。同时,根据雪貂实验结果,在国内发现的H7N7病毒可能比H7N9造成的感染更严重 。而且,由于几乎所有人都对H7亚型流感病毒没有抗体,一旦这种病毒引发疫情,会导致更多的人死亡 。因此,这种新型病毒儘管对人构成的威胁是潜在的,但却是巨大的 。流行季节现中国无人感染H7N7禽流感的病例,也无导致禽类致病的疫情出现 。甲型流感病毒多在低温环境中较为活跃,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预防措施(一)儘可能减少人,特别是少年儿童与禽、鸟类的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类的接触 。(二)因职业关係必须接触者,工作期间应戴口罩、穿工作服 。(三)加强禽类疾病的监测 。动物防疫部门一旦发现疑似禽流感疫情,应立即通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职业暴露人员做好防护工作 。(四)加强对密切接触禽类人员的监测 。与家禽或人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採集病人标本并送至指定实验室检测,以进一步明确病原,同时应採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