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少林寺 北少林


嵩山少林寺 北少林

文章插图
北少林(嵩山少林寺)【嵩山少林寺 北少林】少林寺一般指的是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传说源于达摩祖师,是中国禅宗的祖庭,少林武学的发源地 。北少林除了嵩山少林寺外还有一座天津少林寺 。据《蓟县誌》记载,北少林寺原名“法兴寺”,后又叫北少林禅寺,地处天津蓟县盘山东南麓“中盘”的开阔山坡上,始建于魏晋,至今已有1500年左右的历史,是蓟县县誌记载的当地最早的佛教寺院,也是天津最早的寺院 。据史料记载,元朝时期,崇尚道教,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道教造云子派其徒张志格到处选择观址,最终选中了盘山 。之后,道教一行人改名栖云观 。元仁宗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元仁宗降旨将栖云观恢复为僧院,更名“北少林禅寺” 。雪廷福裕禅师便教寺中的和尚修习少林武功 。南少林,大量的资料显示其的确存在过,但却在清朝时因参与反清复明活动被清廷镇压了,是彻底焚毁还是改名换姓,至今尚被研究者争论 。但可以确定的是:1.其的确存在;2.南少林在福建;3.它留下了不同于北少林的丰富武学 。拥有最多赞同者的是三座古寺,一为莆田少林寺,一为泉州少林寺,一为福清少林寺(至今为止,福建出现六座少林寺,仙游的九座寺、东山的古来寺、诏安的长林寺、福清少林寺、泉州东禅少林寺以及莆田林泉院)明朝时期有因倭寇侵扰,南少林曾派出僧兵在福建沿海抗击倭寇,因此后有武学回流一说,即明朝南少林武学回流给北少林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北少林
地理位置:天津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景点级别:AAA级
原名:法兴寺
历史:1500年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河南省登封市
简介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南北少林”之说,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南少林”即福建少林寺,“北少林”即嵩山少林寺 。但2007年初,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出面澄清:在少林寺所有的典籍中,从来没有看到过“南少林寺”字样,但“北少林寺”是有的 。不过,那个“北少林寺”,不是指嵩山少林寺,而是指天津市蓟县的北少林寺 。据东方今报2007年04月10日报导,少林寺计画用8至10年时间,与天津市联合投资1.6亿元,完成北少林寺的恢复重建工作,并把它建成世界名寺 。根据历史记载,元朝初年,蒙古大军南下,荼毒生灵 。为此,时任少林寺长老的雪庭福裕,日夜奔走,劝说蒙古人以慈悲为怀 。当时,在他的领导下,分别在和林、蓟州(今天津市蓟县)、太原、长安、洛阳等地设立“五少林”,除蓟州的以外,皆不以少林寺冠名 。而蓟县的北少林寺正是唯一以“北少林寺”冠名的少林寺 。其后,雪庭福裕的弟子奏请批准的少林寺护寺下院共有23所,皆在中原地区,也各有独立寺名,从未见到以“少林”冠名的 。这段真实的历史,在1336年所铸造的大铁钟上,有明确记载 。“北少林寺”是嵩山少林寺的分院,它在嵩山少林寺的北边,所以称它“北少林”,直到今天,少林寺依然正式承认它 。释永信说,除此之外,我们正式承认的还有位于三门峡熊耳山的‘空相寺’,它是我们嵩山少林寺的‘下院’ 。北少林寺自古有之,地处天津市蓟县境内的盘山东南麓 。在元、明、清三代尤其是元朝时期,由于确立盘山北少林寺地位的雪庭福裕大和尚被元朝皇帝封为国师,北少林寺影响日隆;同时,由于元、明、清三朝的首都都在北京,而北少林寺距离北京很近,地理、政治地位极高 。进入清代,皇帝朝拜东陵,必经盘山,在北少林寺下建起了行宫——静寄山庄,皇帝还亲自下旨经营盘山,整修寺院,所以,最后创下了康熙皇帝两次幸临,乾隆皇帝三十二次常住的记录 。当时,甚至出现了“南少林寺在嵩山,北少林寺在蓟州”的说法 。然而,就是这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寺院,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侵略者烧毁,如今只留下一些遗蹟 。蓟县盘山“北少林寺”是少林寺祖庭外历史记载最为清晰的少林寺分院,而且,在历史上,“北少林寺”的政治影响巨大;今天,少林寺又是中国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知名度,如果由少林寺祖庭来恢复重建“北少林寺”,可以扩大“北少林寺”的影响,也有利于少林文化的传播,为更多的人提供精神食粮 。少林嵩山少林即是现在的河南嵩山少林寺,位于登封市西北15公里处的嵩山少室山下,因为此地环境清幽,周围俱是密密匝匝的树林,所以得名“少林寺”,意为“深藏于少室山下密林中的寺院”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年间,以佛教禅宗祖庭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而着称 。少林寺相传达摩祖师从海上经广州、南京,然后“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在少林寺广召信徒,弘扬佛法禅宗,从此确立了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的地位 。到了唐代,少林寺又因一段“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而声名大振,在唐王的特许下,少林寺可以拥有僧兵,自成体系的少林武术于是成为中华武术的代表之一 。因为有这两方面的原因,少林寺历来颇受重视,现在寺内各殿都有很多文物 。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寺中的壁画,最着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罗汉毗卢图”,色彩艳丽、构图和谐,衣袂飘飘,展示了唐代壁画的极高水準 。现在少林寺占地3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少林碑林、天王殿、山门、大雄宝殿、千佛殿、方丈室、钟楼、鼓楼、立雪亭等 。天津少林据《蓟县誌》记载,北少林寺原名“法兴寺”,后又叫北少林禅寺,地处天津蓟县盘山东南麓“中盘”的开阔山坡上,始建于魏晋,至今已有1500年左右的历史,是蓟县县誌记载的当地最早的佛教寺院,也是天津最早的寺院 。据史料记载,元朝时期,崇尚道教,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道教造云子派其徒张志格到处选择观址,最终选中了盘山 。之后,道教一行人改名栖云观 。元仁宗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元仁宗降旨将栖云观恢复为僧院,更名“北少林禅寺” 。雪廷福裕禅师便教寺中的和尚修习少林武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