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杜鹃科【杜鹃科】杜鹃科(Cuculidae)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鹃形目中的一个科 。典型的杜鹃是最着名的巢寄生鸟类,羽色有些似鹰,食昆虫,是重要的森林益鸟,但杜鹃科的成员并不都是这样 。可划分为杜鹃亚科,鸡鹃亚科,地鹃亚科,犀鹃亚科,鸦鹃亚科和岛鹃亚科6个亚科,只有杜鹃亚科和部分鸡鹃亚科的种类有巢寄生的习性 。典型的杜鹃属于杜鹃亚科,广布于就大陆,其中最着名的种类当属四声杜鹃,以其如“割麦割谷”或“光棍好苦”的叫声而闻称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杜鹃科
拉丁学名:Cuculidae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纲:今鸟亚纲
目:鹃形目
科:杜鹃科
分布区域:美洲、欧洲、非洲、亚洲
分布鸡鹃亚科主要分布于美洲,有1属2种分布在东南亚,多是一些地面活动的大型杜鹃,如走鹃,在地面快速奔跑,捕食爬行动物等小型动物 。鸡鹃亚科中有少数几种有巢寄生的习性 。地鹃亚科包括在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的地鹃和分布于美洲的美洲鹃,地鹃是地面活动的大型杜鹃,美洲鹃和典型的杜鹃习性相似,但没有巢寄生的习性 。犀鹃亚科分布于美洲,只有4种 。鸦鹃亚科分布于旧大陆热带、亚热带地区,体型较大,常在地面活动 。岛鹃亚科分布限于马达加斯加岛,是鸽子大小的长腿杜鹃 。杜鹃科共有36属132种,我国7属17种 。杜鹃科(学名Cuculidae)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鹃形目中的一个科 。中国古代也称子归 。许多在欧亚非洲的杜鹃科鸟属于孵卵寄生物 。它们将它们的卵产在其它鸟的巢内 。杜鹃科也包括走鹃、鸦鹃等不进行孵卵巢寄生的鸟 。大多数不寄生的杜鹃科的鸟将它们的巢筑在高树上,鸦鹃是个例外 。这种比较大的杜鹃科将它们的巢筑在地面上或低的灌木中 。鸦鹃还可以捕食蜥蜴 。下属分类杜鹃亚科有12属50种 。广布于旧大陆 。我国最常见种为四声杜鹃Cuculus micropterus 。头顶和后颈暗灰色;头侧浅灰,眼先、颏、喉和上胸等色更浅 ;上体余部和两翅表面深褐色 ;尾与背同色,但近端处具一道宽黑斑 。下体自下胸以后均白,杂以黑色横斑,与大杜鹃相仿,唯黑斑宽度可达3~4毫米,斑距约6~8毫米 。常隐栖树林间,平时不易见到 。叫声格外洪亮,四声一度,音拟“快快布穀” 。每隔2~3秒钟一叫,有时彻夜不停 。杂食性,啄食松毛虫、金龟甲及其他昆虫,也吃植物种子 。不营巢,在苇莺、黑卷尾等的鸟巢中产卵,卵与寄主卵的外形相似 。见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从东北直至海南省;国外广泛分布于东南亚 。因嗜食昆虫(尤其是毛虫)而对农、林业有益,但对寄主的卵和雏鸟有相当害处,习性奇特,为鸟类中所罕见 。
文章插图
地鹃亚科有4属26种,包括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的地鹃和分布于美洲的美洲鹃 。地鹃是地面活动的大型杜鹃;美洲鹃和典型的杜鹃习性相似,但没有巢寄生的习性 。我国仅1种,即绿嘴地鹃Phaenicophaeus tristis,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国、东南亚及苏门答腊,喜栖于原始林、次生林及人工林中枝叶稠密及藤条缠结处 。鸦鹃亚科有1属28种 。分布于旧大陆 。以独特叫声而得名 。我国仅2种: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和小鸦鹃Centropus Centropus bengalensis 。美洲鹃亚科有4属18种 。分布于美洲 。犀鹃亚科仅2属4种 。分布于南美洲 。鸡鹃亚科有5属10种 。分布于美洲 。栖息环境该科鸟类主要栖息于热带与亚热带森林,多数为树栖者,能适应相当多样化的森林型态,自原始森林至各类树林、灌丛到高度开垦的农地 。适合的栖地除了食物(尤其是毛虫、昆虫等)必须丰富之外,鸟类型也要丰富以提供该科繁殖所需的寄主 。外形特徵小型至中大型鸟类,以中型居多,体长16~70厘米,体重17~550克 。身躯似鸠鸽而更修长 。喙略下弯,上喙拱曲,有些种类侧扁或上喙高耸 。不具蜡膜 。喙叉大而有弹性,基部有一红块,故有「杜鹃啼血」的说法 。多数有裸露鲜豔的眼圈,有些有头冠 。羽色变化多,具横纹、纵纹或纯色,亦有具闪亮金属光泽者 。翼尖长或圆短,具初级飞羽10枚、次级飞羽9~13枚 。尾长,多数成突尾,尾羽8~10枚,尾脂腺裸露 。跗跖短,具盾状鳞 。对趾足,趾2前2后,地栖者具强健的足,树栖者足较弱 。生活习性独居,多数为树栖性,少数为地栖性 。体型虽大但行蹤隐密,经常闻其声而不见其影 。其行动谨慎的习性一来有助于觅食,二来可减少被天敌,如猛禽等掠食的机会,三来可窥探寄主的行蹤 。少数地栖性种类在地面行动敏捷,可快速奔跑,例如走鹃(
- 中国市场前景报告2005
- 变形金刚:难以置信
- 猿公剑法
- 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车祸事件被害人 小悦悦
- 第四版 领导力
- 四六级考试写作範文与惯用表达
- 许浑
- 石家庄铁道大学自强社
- 范志红详解孕产妇饮食营养全书
- 0-3岁 幼儿早教大挂图:聪明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