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伯


葛伯

文章插图
葛伯【葛伯】葛伯夏朝时葛国国君 。夏末,商汤居亳(今河南商丘),与葛国(今河南宁陵北)相邻,商汤以葛伯不祭祖神、冤杀儿童为名,伐灭葛国,自此开始灭夏战争 。
基本介绍本名:葛伯
别称:葛国国君名称封爵40位
所处时代:夏朝
出生地:葛国
出生时间:共立国1800年左右
身份:葛国国君
出处:《史记.殷本纪》
出处葛伯见《史记.殷本纪》:汤征诸侯 。葛伯不祀 。汤使伐之 。汤日:”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伊尹日:“眀哉!言能听,道乃进 。郡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 。免哉免哉!”汤日:”汝不能敬命,予大罚殛之,无有攸赦 。“作《汤征》 。释义葛伯,嬴姓,是皋陶之子伯益的后代 。大约在公元前1700多年以前,曾有一个独霸一方的“葛国”,即葛伯国 。自伯益的大儿子大廉为第一任葛伯开始,封爵40位,共立国1800年左右 。虞舜时期,大禹为司空,受命治水,让颛顼的后裔伯益当他的助手辅佐治水,负责技术工作,相当于水利部部长 。伯益跟随大禹治水13年,左準绳,右规矩,定山川,图博物,察民俗,着有《山海经》18篇 。因治水有功,禹晚年把就伯益定为自己的接班人,欲效尧舜禅让之例让位给他 。禹去世后,伯益却谦让不就,避于箕山 。于是大禹的儿子启继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世袭奴隶制政权夏朝 。夏朝建立后,启也不亏待元老伯益,特封他的大儿子大廉为葛伯,此为葛被封国之始 。[1]《孟子·藤文公下》载:“汤居亳,与葛为邻 。”反过来,就是“葛与汤主邻” 。[2]葛国的葛城遗址在今河南宁陵葛伯屯 。此地以“葛伯之乐”闻名于商、周,是历史记载葛氏得姓的源发之地 。夏末,商汤居亳(今河南商丘),与葛国(今河南宁陵北)相邻,商汤以葛伯不祭祖神、冤杀儿童为名,伐灭葛国,自此开始灭夏战争,夏属葛国被商汤所灭 。西周时沦为鲁的附庸,后被宋所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