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阙铭


嵩山阙铭

文章插图
嵩山阙铭【嵩山阙铭】汉篆书 , 20行 , 行4字 。在河南省登封县嵩山 。
阙为古代宫室、陵墓、庙观门前的特殊建筑 , 常呈对称形式分立于行道两旁 , 中间阙然 , 故名 。少室石阙和太室石阙、开母庙石阙合称嵩山三阙 , 均为石筑 , 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 。
基本介绍中文名:嵩山阙铭
行:20
每行:4字
字型:汉篆书
概述太室石阙 , 位于嵩山太室山前中岳庙南约一里处 , 分东西二阙 , 以条石及块石砌成 。有两段隶书铭文 , 行间均有直向界格 。阙身其余石面均满雕各种姿态生动的人物、车马、动植物等图案 , 为研究汉代绘画及社会风习的珍贵实物资科 。《太室石阙铭》的隶书圆润古朴 , 兼有篆意 , 为传世西汉碑铭之上乘 。少室石阙铭少室石阙 , 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六公里少室山下邢家铺村西 , 为少室阿姨庙神道阙 , 东汉安帝延光二年(123)颍川太守朱宠所建 。形制与太室阙相仿 。《少室石阙铭》刻于西阙南面 , 为篆书 , 存字二十行 , 行存四字 。西阙北面上部有双勾阴文篆书题额“少室神道之阙”六字 。东阙北面另有隶书题名四行 , 无年月.阙身其他石面亦如太室阙满刻艺术价值甚高之汉画像 , 因年深日久 , 剥蚀较重 , 尚可看出有赛马、踢球、射猎、斗鸡、角力及与兽相逐等图案 。《少室石阙铭》的篆书宽博朴厚 , 气象恢宏 , 有大家之风 。清王澍评云:“石甚租劣 , 篆文亦未尽善 , 然刻虽未工而字殊朴茂 , 商彝、周鼎、清庙、明堂 , 可以寻常耳目间珊巧之物同日而语乎?”(《虚舟题跋》)开母庙阙位于登封城东北三公里万岁峰之开母庙前 。这里有着名的古蹟启母石.开母庙本名启母庙 , 据说建于汉武帝时 , 武帝为避其父景帝讳 , 故改名开母庙 。开母庙阙亦为东汉延光二年颍川太守朱宠所建 。无额 。铭文篆书三十五行 , 前十一行 , 行七字 , 后二十四行 , 行十二字 , 铭文词意为颂扬夏禹治水以及启母的事迹 。《开母庙石阙铭》下方 , 另有东汉灵帝熹平三年(174)中郎将堂溪典《嵩山请雨铭》 , 隶书 , 十七行 , 行五字 , 字多剥蚀 。阙身有汉画像 , 与铭文书法交相辉映 。《开母庙石阙铭》的篆书 , 较《少室石阙铭》为严谨 , 比李斯诸刻方紧 , 而秦篆浑朴茂美之气 , ’尚依稀可见 。康有为称其“茂密浑劲”不为过誉 。平碑记杨守敬《平碑记》云:“汉(指西汉)隶之存于今者 , 多砖瓦之文 , 碑碣皆零星断石 , 惟《太室》、《少室》、《开母》三阙字数稍多 , 且雄劲古雅 , 自《琅邪台》漫漶不得其下笔之迹 , 应推此为篆书科律 。世人以郑文宝《峄山碑》为从李斯出而奉为楷模 , 误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