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南肉桂


郁南肉桂

文章插图
郁南肉桂【郁南肉桂】郁南肉桂又称西江桂 , 产于广东省郁南县 。其产品有桂皮、桂油、桂枝、桂宗、桂顶 。肉桂全身是宝 , 用途广泛 。桂皮是名贵中药材 。桂油是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 是可口可乐等饮料的重要原料之一 。郁南肉桂产品质量上乘 , 桂油含桂醛量高 , 因而 , 桂皮、桂油为传统出口产品 , 民国时期已远销港澳、欧美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郁南肉桂
门:被子植物门
亚门:木兰亚纲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樟目
科:樟科
亚科:樟亚科
族:樟族
属:樟属
种:肉桂
分布区域:广东省郁南县
目录00001.1种植历史00002.2形态特徵00003.3生长环境00001.4分布範围00002.5繁殖方法00003.6栽培技术00001.7主要价值00002.?药用价值00003.?食用价值种植历史郁南种植肉桂历史悠久 , 据旧《西宁县誌》记载 , 在约公元1850年前后(清道光年间) , 就有张氏开山种植 。民国时期 , 郁南县已大量种植肉桂 , 1988年全县的肉桂种植面积已达9万多亩 , 年产桂皮斤千吨 。到2000年肉桂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43万公顷[1] , 有中国肉桂之乡称号 。[2]肉桂用途广、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 。改革开放以来 , 郁南县根据山区有十分适宜种桂的地理气候环境、种桂习惯 , 大力发展肉桂种植 , 建成肉桂产品生产基地 。[3]形态特徵肉桂 , 中等大乔木;树皮灰褐色 , 老树皮厚达13毫米 。一年生枝条圆柱形 , 黑褐色 , 有纵向细条纹 , 略被短柔毛 , 当年生枝条多少四棱形 , 黄褐色 , 具纵向细条纹 , 密被灰黄色短绒毛 。顶芽小 , 长约3毫米 , 芽鳞宽卵形 , 先端渐尖 , 密被灰黄色短绒毛 。叶互生或近对生 , 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 , 长8-16(34)厘米 , 宽4-5.5(9.5)厘米 , 先端稍急尖 , 基部急尖 , 革质 , 边缘软骨质 , 内卷 , 上面绿色 , 有光泽 , 无毛 , 下面淡绿色 , 晦暗 , 疏被黄色短绒毛 , 离基三出脉 , 侧脉近对生 , 自叶基5-10毫米处生出 , 稍弯向上伸至叶端之下方渐消失 , 与中脉在上面明显凹陷 , 下面十分凸起 , 向叶缘一侧有多数支脉 , 支脉在叶缘之内拱形连结 , 横脉波状 , 近平行 , 相距3-4毫米 , 上面不明显 , 下面凸起 , 其间由小脉连线 , 小脉在下面明显可见;叶柄粗壮 , 长1.2-2厘米 , 腹面平坦或下部略具槽 , 被黄色短绒毛 。生长环境肉桂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 , 喜光又耐阴 , 喜暖热、无霜雪、多雾高温之地 , 不耐乾旱、积水、严寒和空气乾燥 。栽培宜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酸性沙壤 。栽培于沙丘或斜坡山地 。郁南县地处北回归线南侧 , 以山地、丘陵为主 , 土层深厚且疏鬆 , 肥沃 , 土壤属于黄褐土壤 , 为微酸性土壤类型 ,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低 , 无农药残留 ,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夏长无严冬 , 气温偏高 , 热量丰富 , 日照时间长 , 年平均气温21.4℃ , 年平均降雨1433毫米 , 全年无霜期355天以上 , 非常适合肉桂生长 。分布範围目前郁南县内桂圩、建城、宝珠、通门、大方、千官、历洞、南江口等乡镇均有大面积的种植 。繁殖方法一般用种子育苗移植法 , 在种子成熟后随采随种 , 或用湿沙混藏 , 但不得超过20天 , 过期则丧失发芽力 。用条播法 , 行距约15cm , 沟深3-4cm , 每隔3-4cm播种子1粒 , 播种后覆土、浇水 , 上盖乾草 。苗高10cm时间苗 , 每6cm留苗1株 。3年后苗高约1m时定植 。栽培技术定植时间:在3月至4月 , 选择阴天或小雨天挖取苗木定植 。定植密度:每667m(亩)定植≤800株 。施肥:定植前每穴施不少于1.5kg有机肥和0.25kg磷肥;定植后 , 结合抚育 , 每株施不少于0.25kg氮肥或0.25kg複合肥 。採收:定植后5年或砍伐重新萌芽后3年方可採收 。採收时先在分枝处环割树皮一圈 , 深度达木质部 , 再往下≤50cm处环割一圈 , 然后在2个割圈之间纵切一刀 , 慢慢撬起树皮 。主要价值药用价值功能主治补元阳 , 暖脾胃 , 除积冷 , 通血脉 。治命门火衰 , 肢冷脉微 , 亡阳虚脱 , 腹痛泄泻 , 寒疝奔豚 , 腰膝冷痛 , 经闭症瘕 , 阴疽 , 流注 , 及虚阳浮越 , 上热下寒 。食用价值食用禁忌1.桂皮性热 , 适合天凉时节食用 , 夏季忌食桂皮 。2.由于桂皮性热活血 , 易损胎气 , 所以孕妇一定要慎食 。3.阴虚火旺、血热出血者也不宜食用 。4.月经过多、盆腔炎、咽疼及其它热病患者应忌食 , 有失血和遗精病史的人也应禁食 。5.用桂忌用诸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