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蔚县苏官堡华严寺 华严寺


河北省蔚县苏官堡华严寺 华严寺

文章插图
华严寺(河北省蔚县苏官堡华严寺)【河北省蔚县苏官堡华严寺 华严寺】苏官堡华严寺位于河北省蔚县苏官堡(古称苏家疃)之北,与苏官堡之间为蔚广官道(明代蔚州至广灵驿路),古寺为蔚州高僧正顺创建,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华严寺
外文名称:Hua yan si
地理位置:河北蔚县苏官堡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
开放时间:全天
景点级别:暂无
门票价格:免费
着名景点:千年古松
位置华严寺位于河北省蔚县苏官堡(古称苏家疃)之北,与苏官堡之间为蔚广官道(明代蔚州至广灵驿路,设有郭家庄铺) 。华严寺历史古寺因碑文遭到严重破坏,因而始建年代不祥,当地史料中记载为蔚州高僧正顺创建 。正顺,元朝蔚州高氏之子 。当地老人传闻寺古址位于苏官堡西侧一高台,现为一片杏林,当地老人证实在该处挖井时曾挖到过砖瓦碎片 。而今现存建筑为明代,疑为中后期(并未考证),且现址位于苏官堡正北百米处,为新选址重建,呈长方形,东西长约47米,南北宽约71米,占地面积3710平方米 。在当地老人口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苏官堡康家的一位女儿信佛,且嫁得一位富人,建寺费用由康家女儿用家里一缸黑豆所换,等到寺院建好,这一缸黑豆也用完了,当然这个说法不免有些神奇 。
河北省蔚县苏官堡华严寺 华严寺

文章插图
明代布局古寺为中轴式对称布局,有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一次为天王殿、地藏殿、大雄宝殿 。山门即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五檩式,殿两侧为钟鼓楼 。过殿即地藏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五檩式,殿前直径0.3米古松两棵,殿两侧建有花垒墙、月亮门,将古寺分为二进院落 。第一进院落,东西分别建有配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一坡式 。正殿即大雄宝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五檩式,殿前直径0.3米古松两棵,大殿东侧为三间禅房和两间耳房 。此为为第二进院落,东西仍建有东西配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五檩式,在东配殿之后,为厨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一坡式 。南有一座小院,此为第三进院落,有客房三间 。寺院后墙外有一颗千年古松 。记载《蔚州志》顺治版(公元1659年)上卷祀典志坛庙寺观中记载,“华严寺在城西苏家疃 。”下卷外志玄释中记载“僧正顺州人俗姓高生而□□即受戒律咏华严经闻空中有言曰和春山水少会风雷豁然而悟于华严领创建华严院演法华严经忽谓□吾化缘□乃书□曰:历劫本无去住,套用何虑;转身笑破,虚空一切,是非不顾 。□□火化华严寺有浄业碑铭存焉 。”《蔚州志》光绪版(公元1877年)卷六志祠祀志中记载,“华严寺在城西苏家疃,魏学诚诗,知在万松际,云封何处寻 。渐听涛响近,忽见寺门深 。秋近猿啼峡,风声虎啸林 。老僧飞锡去,谁与证禅心 。”(注:魏学诚,清刑部尚书魏象枢之长子 。)大雄宝殿左侧墙壁石碑《华严寺创修厦首碑记》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记载“盖闻万事皆备无庸重为或有不齐尤贵再理即……清同治五年”公元1975年,华严寺被拆毁,用其配殿、禅房的砖、木材在其东南建了一所国小,院内所有石碑用于兴修水利 。古寺现存有三座主殿,即天王殿、地藏殿、大雄宝殿,地藏殿、大雄宝殿内仍存有精美壁画 。2009年古寺开始维修,面积由之前的3710平方米,违建到了40000平方米,占掉了东边原有的苏官堡义学(文庙)遗址,及大面积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