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弁


朱弁

文章插图
朱弁【朱弁】朱弁(biàn)(1085年—1144年),南宋官员、文学家 。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朱熹叔祖,太学生出身 。建炎元年自荐为通问副使赴金,为金所拘,不肯屈服,拘留十六年始得放归 。曾劝宋高宗恢复中原,得罪秦桧,官终奉议郎 。他在留金期间写下了不少怀念故国的诗作,深切婉转,是南宋初期的重要诗人 。有《曲洧旧闻》、《风月堂诗话》等传世 。
基本介绍本名:朱弁
字号:字少章号观如居士
所处时代: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徽州婺源(今属江西)
出生时间:1085年
去世时间:1144年
主要作品:《曲洧旧闻》、《风月堂诗话》等
人物简介朱弁青年时在太学,以诗见重于晁说之 。建炎元年(1127),高宗计议遣使金国,问候被羁金国的徽、钦二帝 。朱弁奋身自荐,受诏为候补修武郎、右武大夫、吉州团练使职,充当河东大金军前通问副使,于次年正月偕同正使王伦前行 。至金国被羁五载,金主忽提出议和,要来使遣一人回奏 。朱弁推让王伦返朝,毅然说:“吾既来金国,準备一死报效朝廷,岂能侥倖先回?”要王伦把图印留下,表示:“印即信也,愿抱印以守节,死不离矣 。”王伦走后,金人逼其投靠降金的伪齐刘豫,弁说:“豫国贼也,吾恨不食其肉!”金人发怒,断其饮食 。朱弁忍受饥饿,坚决不从 。金人压不能服,又以改换官职相逼,弁说:“自古兵交,使在其间,言可从从之,不可从则囚之杀之,何必易其官,吾今日有死而己!”誓不屈服,并做好捨生取义的一切準备,择了葬身地,喝了诀别酒 。金人无可奈何,遂罢劝降 。至绍兴十三年,宋金和议成,与洪皓、张邵始归朝 。朱弁羁金十六载,坚贞不屈,高宗诏为“忠义守节”,有司提议论朱弁之功应晋升数级,但秦桧专权,仅授奉议郎 。绍兴十四年四月病逝 。其侄孙朱熹写有《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朱文公文集》卷九十八),《宋史》即据此立传 。文学创作朱弁留金时所作诗歌,元好问《中州集》收入38首 。内容多为反映拘囚生活,感情真挚深沉,风格缠绵婉曲,颇能动人,如《寒食》写道:“绝域年华久,衰颜泪点新 。每逢寒食节,频梦故乡春 。”某些诗词鍊句甚见功力,如《春阴》的“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送春》的“结就客愁云片段,唤回乡梦雨霏微”,略似晚唐人风调 。朱熹《行状》说他“于诗酷嗜李义山,而词气雍容,格力闲暇,不蹈其险怪奇涩之弊”,是中肯之论 。《曲洧旧闻》写于留金期间,主要记述北宋太祖以来诸帝及名臣遗闻轶事,无一语及金,显然寓有怀念故君与家国之思 。其中保存了大量的文人逸事,对宋代文学的研究很有价值 。书中对蔡京等有所揭露,推崇司马光而对王安石不满,对名臣言行记述得甚为详细,兼有诗文与考证,亦有神怪谐谑之谈 。《四库全书》将该书四卷全部收录,称朱弁写《曲洧旧闻》“意在申明北宋一代兴衰治乱之由,深于史事,有补实 。”书中还不时回忆故国家乡景物,寄託自己对遥远的家乡的思念 。他写道:“新安郡婺源境中产一种草茎,叶柔弱而不长,叶类似甘菊叶,俗呼‘蔗’,今讹为‘遮’字 。吃起来有苦又有甘甜味 。性温、行血,尤宜产妇 。煮熟揉去苦汁,产后多服之无害 。因此,又叫‘苦益茶’ 。这里的医家无一人知道 。”《风月堂诗话》亦作于北地,论诗推重苏轼、黄庭坚,但又反对当时“句无虚辞,必假故实;语无空字,必究所从”的诗风,提倡“用□体功夫而造老杜浑成之地”,以此为“禅家所谓更高一着” 。他在诗话的序言中谐称自己“心空洞无城府,见人虽昧生平,必以肺腑相示,言语多触忌讳而招悔吝,所以每客至,必戒之曰:是间可谈风月,舍此不谈 。”“复以使事,羁绊漂河,阅历星纪,追思曩游风月之谈,号风月堂诗话,归诒子孙 。”所着《曲洧旧闻》10卷,有《丛书集成》本 。《风月堂诗话》2卷,有《宝颜堂秘笈》本及《诒经堂藏书七种》本 。《续骫骳说》作于晚年,亦属杂记之书,今仅于《说郛》中见到5条,已非全本 。宋史文载原文朱弁字少章,徽州婺源人 。少颖悟,读书日数千言 。既冠,入太学,晁说之见其诗,奇之,与归新郑,妻以兄女 。新郑介汴、洛间,多故家遗俗,弁游其中,闻见日广 。靖康之乱,家碎于贼,弁南归 。建炎初,议遣使问安两宫,弁奋身自献 。至云中,见粘罕,邀说甚切 。粘罕不听,使就馆,守之以兵 。弁复与书,言用兵讲和利害甚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