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体辐射现象

黑体辐射现象【黑体辐射现象】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1900年为了克服经典物理学对黑体辐射现象解释上 的困难,创立了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单位(能量量子)的整数倍的假说,即量子假说,对量子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
基本介绍中文名:黑体辐射现象
提出者:普朗克
性质:科学
类别:物理
定义【黑体辐射现象】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1900年为了克服经典物理学对黑体辐射现象解释上 的困难,创立了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单位(能量量子)的整数倍的假说,即量子假说,对量子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简介在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方面,如关于热力学定律的表述、非平衡态理论等,都有一定贡献 。当时他为了推导出一个与实验结果相符合的黑体辐射公式,普朗克把黑体辐射看作是带电谐振子振动时释放的能量,并假设这些谐振子的能量不能连续变化,而只能取一些分立值,如果振子的固有频率为v则它们只能有最小能量ε0=hv(h表示普朗克常数,物理学中普适常数之一,其数值为6.626×10∧-34焦耳/秒 。)的整数倍:ε0,2ε0,3ε0,…,nε0…,这些分立的能量值称为谐振子的能级 。能量的变化竟然是不连续的,这不仅对古典物理理论是离经叛道的,而且也为常识所不容 。量子论的出现,物理学界最初的反应是极其冷淡的 。人们只承认普朗克那个同实验一致的经验性的辐射公式,而不承认他的理论性的量子假说 。在当时的环境下,就连普朗克本人也对自己的冒昧行动惴惴不安,甚至一有机会就想倒退到古典立场 。用他的话说,这“完全是一种孤注一掷的行动”,“由于当时考虑到这个问题对于物理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必须不惜任何代价去找出理论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