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中篇小说 茉莉香片


张爱玲中篇小说 茉莉香片

文章插图
茉莉香片(张爱玲中篇小说)【张爱玲中篇小说 茉莉香片】《茉莉香片》是张爱玲的一篇中篇小说 。它主要描述了从小都没有得到父爱的聂传庆,碰到了本能成为他父亲的言子夜的女儿言丹朱 。聂传庆从小是个怯懦、变态的男孩,有三分像女孩子 。言丹朱想帮助聂传庆 。聂传庆是个仇恨的人,待一切都是悲观的角色 。
基本介绍书名:茉莉香片
作者:张爱玲
类别:言情
人物介绍:母亲与传庆
内容梗概他心里总是有种很无奈,却很沉重的压抑 。故事就是围绕着聂传庆和言丹朱所发生的一些寻常且又与众不同的事儿发展的 。从中体现了“生之艰难,爱之凄凉”的风格 。文中的聂传庆,生在聂家,没有选择的权利,也没有爱的滋养,因了生父把对生母的憎恨迁怒于他,他跟着父亲生活20年,这20年无名的磨人的忧郁,製造了一个精神残废的聂传庆 。聂传庆的母亲碧落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 。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 。碧落嫁到聂家来,之后生下聂传庆,屏风上又添上了一只鸟,打死他也不能飞下屏风去 。即使给了他自由,他也跑不了 。聂传庆明白,那就是爱———二十多年前的,绝望的爱 。二十多年后,刀子生鏽了,然而还是刀 。在他母亲心里的一把刀,又在他心里绞动了 。聂传庆相信,如果他是子夜与碧落的孩子,如果他是一个生活在有爱的家庭里的孩子,不论生活如何的不安定,他会活得跟正常人一样 。可偏偏,命运捉弄人,母亲所爱的男人,也就是他惟一欣赏敬仰的对象,现在是别人的父亲 。言丹朱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她想帮助聂传庆,结果他却把她往死里打,一脚接一脚狠狠地踢在她身上,只管发泄内心的不满和怨恨 。按照聂传庆的想法,言丹朱根本不应该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仇恨,他就要找一个报复的对象,他就选定了言丹朱 。他憎恨天真少女言丹朱在学校里给他的温情,却又无法摆脱言丹朱给他亲近的诱惑,于是,他的精神陷入了病态……本文亦通过对言子夜的渴望,寄託了张爱玲对自己父亲的渴念,抒发了张爱玲无法用言辞表达的恋父情结 。人物介绍母亲与传庆传庆对于母亲的感情是有同情的,这里有段张很有名的比喻“她不是笼子里的鸟 。笼子里的鸟,开了笼,还会飞出来 。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 。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 。”但是更多的却是怨恨之情,母亲嫁到这个家里来,是一种清醒的牺牲,因为母亲知道,她是不爱这个男人的,但她为了家族的利益,为了媒妁之言,为了门当户对,嫁到了这个家里,她的牺牲是清醒的,但是自己出生在这个家庭里面,是没有选择的,是被动的,不仅被动,并且最后被母亲抛弃了,他母亲在他四岁时去世了,把他放在这样一个没有爱的家庭里面,让他生活在像古墓一样幽暗的房子里面 。他觉得自己如此悲惨的命运都是母亲造成的 。如果她再勇敢一点,如果她跟了言子夜……于是他剥了一个又一个“如果” 。虽然他也知道这种谴责是不公平的,但就是不可遏制地恨 。这是和张爱玲典型的恋父情结与有关的 。张爱玲从母亲离开跟随父亲相依为命地生活开始就在潜意识里肯定了为母亲抛弃的想法,和传庆一样,她觉得母亲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 。儘管她也知道母亲是一个不幸的女人,但是由于她太爱父亲了,她不捨得谴责父亲,她只能很不公平地谴责女人,谴责她自己的妈妈,她对自己的这种谴责,也是很抱歉的 。所以就有这样一段描写:他躺在床上,看到视窗有一个人,他先是以为这个人是自己,但是看着看着,这个人就变成了他的母亲 。这种写法其实是很有象徵意义的,因为张爱玲其实很明白,她虽然和母亲没有感情,她虽然是自恋她的父亲,但是她最终会是她的母亲,也就是说她和她的母亲在她的作品当中,她已经分不清了,她已经分不清哪个人是她自己,哪个人是她的母亲了 。子夜与传庆受够了这样一个阴暗潮湿的家庭里,聂传庆遭遇了言子夜,那无疑是一丝来自天堂照进地狱的曙光 。这个男子有学识有责任感,风度翩翩 。那宽大的灰色缎袍,那松垂的衣褶,在言子夜身上让他感觉到中国长袍的一种特殊的萧条的美 。他对他近乎狂热的崇拜与迷恋 。原来二十年前,他是有逃脱的希望的,这点燃了他幻想的熊熊烈火 。在子夜的身上,他能看到自己复活的样子,他能比丹朱更有思想更有内涵……这种近乎变态的幻想占据了小说大量的篇幅 。在他所谓“反省他的痛苦的根源”时他也曾想到负面后果,但是却被强烈扭曲的恋父情结所掩盖了——“不,只是好” 。在子夜身上投射的感情是张爱玲明显的恋父情结 。每个女孩子在她童年的时候,在她少年的时候,对父亲都有一种特殊的感觉,都有一种崇拜,每个女孩子,其实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恋父情结,但是大部分女孩子,在她成长的过程当中,她的恋父情结慢慢地会转移,她会成熟,她会投射到应该和她在一起的异性的身上,所以她往往是通过另外的一次异性的结合,来完成自己恋父情结的终结 。但是张爱玲她没有终结她的恋父情结,她以后不断地和别的异性结合,只是为了延续她的恋父情结 。她的恋父情结源于自幼与父亲相依地生活 。在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传庆被子夜斥骂时表现出“痛心疾首,死也不能忘记”,相比较被父亲打骂他都无所谓,因为他根本看不起父亲,但要是来自子夜呢,那是致命的 。就像张爱玲与继母发生冲突被父亲打并关进小屋,那种被背叛的痛楚,因为她是那幺在乎她的父亲 。丹朱与传庆丹朱是个美丽又活泼的姑娘,因为从小是在一个有爱的家庭里面长大的,所以她对所有的人,包括对聂传庆这样一个很变态的男孩子也是很关照的 。更关键的是,她是言子夜的孩子 。这就让传庆对她的感情矛盾又複杂 。一方面他渴望爱这个美丽的女孩子,但是同时他又痛恨,他觉得这个美丽的女孩子夺走了他的父亲,因为这个父亲本来应该是他的 。所以当丹朱向他表示温情的时候,他去伤害她 。当然还好这个女孩子没有被他杀死 。“他不爱看见女孩子,尤其是健全美丽的女孩子,因为她们对于自己分外的感到不满意 。”传庆自己得不到完美的爱,所以他羡慕妒忌甚至怨恨之情就可以理解了——妒忌你美,你聪明,你有人缘 。正如丹朱所说的“你老是使我觉着犯了法……仿佛我没有权利这幺快乐!其实我快乐又碍着你什幺!”当然是碍着了的,差一点他就是言子夜的孩子了,也许他就是言丹朱,有了他,就没有她,他们是不相容的 。他对于丹朱的憎恨,正如他对言子夜的畸形的倾慕 。这正如张爱玲的恋父情结,她不希望自己的家里会出现另外一个女人来瓜分她和父亲的感情,所以她和她的继母永远是天敌,永远不可能调和的天敌 。她在她的自传体的散文《私语》里面写到:姑姑把父亲要再娶的讯息告诉我,当时是在一个小阳台上,当我听到这个讯息的时候,我就觉得如果我的这个继母就在我的眼前,我就会把她从这个阳台上推下去,让她摔死掉 。联繫丹朱最后的遭遇,张的内心愿望在小说里得到了发泄 。当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爱时,他选择了毁灭 。这种极端性的情绪体现在张爱玲身上,按照心理学的分析,张爱玲被驱逐出了有父亲存在的具体的生活场景,而父亲、继母和自己三者之间,三个人是在竞争的,但是毫无疑问,她是一个失败者 。于是张就选择了不断地写作,在自己的世界里实现这种补偿心理 。而传庆呢,之于报复,他更想要一点爱——尤其是言家人的爱,既然言家和他没有血统关係,那幺婚姻关係也行,无论如何,他要和言家有一点关係 。这才是他渴望爱丹朱的真正原因 。所以,丹朱之于传庆,只是情结延续的一个爱恨共赋的特殊载体 。传庆其人聂传庆就是张爱玲,集恋父与自恋于一身,前面已经分析了他的恋父情结,现在来说说他的自恋情结 。在心理学上,我们把有严重的自恋情结的人,称为水仙子式的病人,就是顾影自怜,最后由于极度地自怜,所以死掉的一个人 。按照心理学的理论来说,一个女孩子她没有办法解开的恋父情结,就是没有可能得到回报的时候,她往往是会走向内心,她会从失去的当中找一种补偿,那就是自恋 。于是张爱玲在父亲的爱被别人夺走以后,她就形成了她一个水仙子的一个病态的人格特徵,就是自卑、自恋、自爱、自私 。他们的身世出奇的相似 。看过很多张爱玲的照片,是一个很瘦弱很苍白,肉眼看上去都是很病态的一个女孩子,这和传庆如出一辙 。张日后所有的书写其实都是为了宣洩恋父情结的得不到回报,都是对自己自恋的那种特殊人格的一种自我安慰 。而传庆呢,他的白日梦不正是宣洩的一种出口?他深恶痛疾那存在于他自身内的聂介臣,他讨厌现实中懦弱胆小的自己,他的无限自卑体现在他的自我封闭,但是他又幻想假如他是子夜和碧落的孩子是怎样的“积极、进取、勇敢”,与现实强烈的反差可见他的自怜 。他又是自私的,对于丹朱他表现出报复的恨意,甚至希望假借她对他的好施行精神上的绝密的虐待 。但结局是丹朱并没有死——他跑不了,命中注定他将一辈子与他的情结相生相死 。正如张爱玲自己说,我不断地舔着伤口,舔着舔着对伤口也有感情了 。所以这个伤口就伴随她一生,永远永远伴随她,永远永远地出现在她的作品里面 。透过《茉莉香片》,我们看到的是张爱玲一代文坛之星掩藏在光辉背后的苍凉底色,一个悲剧的人生,一个诡异、悲凉、悽惨的人生 。这一壶茉莉香片确实是太苦了 。点评鉴赏《茉莉香片》这个温馨典雅的名字背后,张爱玲讲的这个故事却是苦的 。故事本身并不曲折,对主人公聂传庆的描述仅是几个简单的场景、人物对白与心理分析,但却让人反覆咀嚼到了生命苦味—生命的无尽的悲与苦 。张爱玲擅长运用比喻来描蓦人物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 。本文对聂传庆的母亲冯碧落婚后生活的描蓦,就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比喻,很是别具一格 。文中写道:“关于碧落嫁后的生涯,传庆可不敢揣想 。她不是笼子里的鸟 。笼子里的鸟,开了笼,还会飞出来 。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 。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 。”冯碧落,一个有着如她的名字般年轻美丽的女子,曾经有过清纯可爱的生命,有过不多的一点人生理想的追求,有过青春朦胧的初恋,可是岁月无情走过,却成为也许正因为这个男孩子从小没有母亲,也没有母爱,才促使他形成这样一种自私与阴暗的心理 。他不爱自己的父亲,更不可能爱自己的继母,既没有朋友,更不可能有恋人 。在聂传庆眼里,他的父亲是一个暴厉与“刻毒”人,但是他既无法逃避,也不能反抗,他只是冷眼看着父亲,也冷眼看着自己,一点点的没有了自己,也没有了生命力 。